24│南投日月潭

本章節 512 字
更新於: 2023-07-06

上圖為日月潭一景,攝影者為黃儒柏,發布於文化部典藏網《國家文化記憶庫》,由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提供。

日月潭是臺灣最大的半天然淡水湖泊,亦是水力發電用的水庫,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
這裡的美景自古以來受到讚賞,在日治時期更被列為臺灣八景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但也存在許多外來物種,比如兇猛的魚虎。

在人文方面,日月潭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生活的主要地區之一,被他們稱為「水社海」。
如今廣為人知的日月潭,來自於日潭和月潭的合稱:潭面以湖中小島「拉魯島」為分界,東側形如「日」,西側形如「月」。
除了這個名稱,日月潭也有「水社大湖」、「龍湖」、「珠潭」、「雙潭」等別稱。


上圖為日治時期的明信片,臺北生蕃屋本店印行日月潭全景,發布於文化部典藏網《國家文化記憶庫》,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傳說故事中,日本政府在1930年代選定日月潭建立發電廠,不料工程驚動居住在當地的靈獸──地龍。
由於工程進度受阻,更讓附近居民受到驚嚇,日本政府特地請來一位高僧處理。高僧建議在湖中玉島(今日的拉魯島)上興建神社,並且主持了一場大法會,才終於平息了怪事,讓日本政府得以順利蓋完發電廠。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之「日月潭」、「地龍 (日月潭)」,共計兩項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