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鄰燈塔龍

本章節 416 字
更新於: 2022-10-30
2021新種蛇頸龍

學名:Plesiopharos moelensis(屬名前綴plesio意為接近,pharos意為燈塔,合起來指標本於燈塔附近發現,同時前綴也暗指該物種與蛇頸龍的親緣關係,種名為其標本發現地)
類群:蛇頸龍目
屬:鄰燈塔龍
模式種:摩爾鄰燈塔龍

正模標本為ML 2302

描述:
該物種發現於葡萄牙科英布拉組(Coimbra Formation),生存年代為侏儸紀早侏儸世辛涅繆爾期。其正模標本已成年,體長約2.5至2.8公尺。同時其也是目前伊比利半島所發現最完整和最古老的蛇頸龍類。該物種除了有基礎蛇頸龍亞目的特徵,亦同時含有類似上龍科與彪龍科的特徵。由於顱骨是蛇頸龍目的主要判定條件,而鄰燈塔龍缺乏顱骨,所以對其分類位置的判斷需要更謹慎,系統發育分析顯示鄰燈塔龍可能為蛇頸龍亞目的基礎成員。辛涅繆爾期的蛇頸龍類化石紀錄在全球都不豐富,而其中大部分又都在不列顛島,因此該物種的發現對於填補早期蛇頸龍類演化過程的空缺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