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你是記者還是律師?
本章節 844 字
更新於: 2022-07-04
15.你是記者還是律師?
「收容審查的條件針對的是身份不明、流竄作案。李彩蓮有名有姓,你們又能在其住所找到她。採取這樣……」一元的問題還沒有問完,就被陳科長搶過話頭:
「一元記者,公安機關有時為了能夠在較長時間內進行偵查,不得不借用收容審查的手段。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採用。關於這一點請你理解。不過,聽說國家馬上要頒布新的法律法規,使執法更加規範。」同時,他又把臉轉向高警官:「你們沒有證據材料證明李彩蓮的疑點上升,究竟有哪些?」從表面上看,這是陳科長他個人對此事產生了興趣,從另一個角度說,他也是替一元提出了很關鍵的問題。
「好吧!既然有上級領導在場,一元記者也是在一個門裡工作的同志,我就把相關材料拿出來。否則,就是省委宣傳部部長來,也不能把我們的偵查案卷公開。」高警官一面自言自語嘮叨一面打開檔案櫃,取出裝訂的卷宗,翻到「證據」一檔,向他們二人指指點點地說:「這是報案人呈送的書面材料;這是李彩蓮提供的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由於這只是複印件沒有原件無法確認真實性,更主要的是:經過刑事技術鑒定,報告單位、文號都是經過涂改的。用偽造的檢驗報告騙取貨主的信任,以及產品中摻有大量不明雜物,且數額巨大,給事主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由此認定李彩蓮構成了詐騙。」
「唔,是挺嚴重的!」陳科長站在案外的角度表示了對偵查工作的肯定。
但一元卻看出其中的漏洞:「高隊,根據現有材料我認為還不能輕易得出結論。」看到二位警官的眼珠都要瞪得迸炸出來。尤其是高義仁,臉色鐵青,從警多年來,大概還沒有人敢對他的「鐵案」說三道四。但一元不理會這個:「如果僅憑此『檢驗報告』作為立案的依據,那麼就會有個問題:這是否為李彩蓮親手偽造,還是從別人手中拿過來?也就是說,她也可能是個受騙上當的人.這是嫌疑人是否具有犯罪構成中主觀方面的關鍵點;其次,摻雜物是偽品還是劣品,煉出的全部是廢品還是部分廢品,其含量超過國家或行業標準多少,這個數據又決定著此罪與彼罪,罪與非罪的關鍵。」
「你是記者還是辯護律師?」高警官聽到這些問題,腦袋一下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