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 地雷注意)

本章節 2697 字
更新於: 2022-06-01
私立皇嶺體育學院大學部 綜合格鬥(MMA)社

教練 嚴千聖(18)
體育推廣學系 一年級
本作主角。八歲習武,十四歲時於韓國釜山榮獲亞細亞盃青少年自由搏擊大賽輕甲級(52公斤以下)冠軍。
大賽後因心肌出現嚴重的纖維化症狀,放棄與國際知名集團簽約的機會。
面容清秀,體態纖細,對手容易低估其實力。性格外冷內熱,不善言詞,不好交際,是故初任教練時無法取得社員們的信賴。
武學:以泰拳、古流空手道為主,柔道、散打等亦有涉獵
弱點:地板技術、關節技

皇嶺五人眾
王曜輝(19)
擊技運動技術學系 二年級
學院長王泰祐之姪。面容俊俏,肌肉勻稱。好強、好戰、充滿幹勁。
甫見面便要求千聖傳授曾在亞細亞盃使用的極式「破空疾走」,遭拒絕後,埋下彼此的心結。直到與新北大學附設體育學院 混合擊技社5 VS. 5 車輪戰結束後,才逐漸收斂自身的傲性。
武學:極真空手道
弱點:打法過於制式、僵化

黃祥岳(20)
擊技運動技術學系 二年級
王之好友, 表面俊雅溫文、親善樂群,實則充滿心機、精於算計。
多番考慮後才入社,希望能在畢業前取得競賽佳績,免除家人對其報考警校的殷切期望。
武學:柔道、逮捕術
弱點:拳腳搏擊

瓦諾斯˙哈賓(21)
擊技運動技術學系 三年級
賽德克族青年。皮膚黝黑,五官深邃,身材高挑,骨架寬闊體型厚實。
雖同時加入籃球社,卻只是一名萬年板凳球員,後為專心修習格鬥術退出籃球社。
沉默寡言,認真務實的拚命三郎,虛心接受千聖的建議,逐日改善左右肌肉發展不均的缺點,是第一位服從千聖指導的隊員。
武學:跆拳、無門派(部落)格鬥術
弱點:招式雜而無力,偏廢於左方的攻防

吳蒙(18)
休閒產業管理學系 一年級
體態乾癟,相貌平庸,存在感極低的青年。
千聖的鄰居。母親為報答千聖對小弟吳起的搭救之恩,強迫其加入綜合格鬥社。
曾連續參加五屆少林武術研習營,得意招式為「寸勁」。資質不差,然性格十分膽怯畏戰,自嘲「吳下阿蒙」,口頭禪為「我超弱的,請不要打我。」
武學:少林
弱點:怕事,無法忍受痛苦

秦鴻(19)
擊技運動技術學系 一年級
香港中環人,因故輟學並離開香港,在台灣就讀大學。
於皇嶺與新北大學附設體育學院交流戰結束後登場,「不合時宜」的轉學生。曾在亞細亞盃擊敗千聖準決賽的對手,取得季軍的佳績。崇拜千聖往日的強大,盼有朝一日能與其一戰。
及肩中長髮,競技時會紮起馬尾。面貌斯文俊秀,性格樂觀奔放,頗富親和力與交際能力。
武學:截拳道、詠春
弱點:任性過頭,易犯規

學院長 王泰祐(48)
千聖過去的贊助者、皇嶺學院創辦人,收購破產在即的英嶺技術學院,改制為體育大學和研究所。比起企業家之稱,更喜歡人們稱呼其為教育家。
喜愛各式武術,但自認無緣成為個中好手,故而夢想培育出許多一流的體育人才。

顧問 洪春秋(52)
未婚,格鬥為生命的全部。虎背熊腰,粗曠健壯。
一路以來看顧、培育千聖的教練,在外經營自己的道館「春秋戰國」,教授空手道、泰拳、散打三類武術。
由衷希望千聖能從無法繼續習武、參賽的失落中振作,建議其轉任教練,並承諾在千聖成為稱職的教練前會全程陪伴。
年輕時為國內好手,戰績輝煌,曾出征奧運。某次比賽後,膝蓋韌帶與脊椎受創嚴重,遂放棄選手生涯,專心投身教職。
所教授的優秀學生多半在盛年時因傷報廢,故某家媒體譏其為「現代版喀隆 」。
武學:泰拳、古今空手道、散打、氣功等
弱點:年老體衰、舊傷

社團二軍

程子強(20)
擊技運動技術學系 三年級
萬年候補名單成員,於一軍選拔戰中落敗後,當眾斥責千聖應該把機會讓給畢業在即的學長。
多次批判千聖和顧問的作法,在PTT上興風作浪,反而遭到打臉。
武學:跆拳道
弱點:急躁、盲進,不懂戰術運用

戴元樺(22)
擊技運動技術學系 四年級
連續擔任兩屆社長,性情溫柔敦厚,深得社員們信賴。
在一軍選拔戰中敗給不被看好的吳蒙後,本執意退社並放棄格鬥,後在顧問的鼓勵下決心投入教育工作。
畢業後於「春秋戰國武道館」擔任總務兼教練,教授國小孩童跆拳道。
武學:跆拳道
弱點:套路千篇一律,不思變化

私立皇嶺體育學院大學部 女子格鬥社

陳宇臻(36)
社團教練,同為擊技運動技術學系跆拳道科的指導教練之一,前跆拳國手。
隨時面帶微笑、認真務實的斯巴達型教練,毫不偏袒自己的隊員。

游芬慧(21)
擊技運動技術學系 四年級
社長。擅柔術、反關節、窒息技術。
平時嚴肅少言、冷靜穩重,但在全隊與新北大學交戰後落敗時,留下悔恨的眼淚。

蔣淑蓓(20)
擊技運動技術學系 三年級
副社長。個性外向活潑,喜與男生社團交流切磋。
擅長跆拳道。

嚴家

嚴千實(24)
台灣體育大學 國際體育事務研究所一年級
千聖的哥哥,同時也是千聖的家教+死忠粉+最大支柱,收集千聖自小到大的報紙、雜誌剪報。理論派,本身不會任何武術。
雖希望千聖儘早振作,但不免感到擔心──向來只顧著自己變強的人,是無法帶領眾人前進的。

嚴家邦
千聖與千實的父親。以簡陋鐵皮屋搭建而成的「千千檳榔攤」養活一家四口。無力支付千聖龐大的學費和醫藥費,故百般勸說其接受王泰祐提出的條件。

蘇瓊慧
千聖與千實的母親。表面上對兒子們相當挑剔,私下十分以兩人為榮。

吳家

吳起(10)
與吳蒙相差八歲的弟弟。不顧父母的勸告在暗巷中玩耍時遭惡煞攔路,被抄近路回家的千聖所救,從此不時纏著千聖,欲拜入其門下。
受母親吩咐擔負監督哥哥練功之職,後受到千聖等人囑託,進入新北大學附設體育學院、台灣體育大學等校的格鬥社團擔任「間諜觀摩員」。

蕭愛珠
吳家兄弟的母親,強迫吳蒙入社。活體社區廣播器。


新北大學附設體育學院 混合擊技社

邵巖華
教練。洪春秋過去的手下敗將。
五短身材,體態圓潤,嗓音奇大,慣於用吼叫的方式訓練選手。
初時完全不把千聖看在眼裡,得知千聖的戰績後,立刻高掛免戰牌,認為麾下學生如現在就與這樣的人對戰,會扼殺日後的選手生涯。

劉毓琪/劉育麒
副將。重砲型選手,擅長相撲與投技,曾赴日拜師習武。
生理性別為女生,然心理性別則為男生,目前正接受賀爾蒙療法,期望不久後能成為真正的男人。
與皇嶺女子格鬥社的友誼賽中亦有出場,儘管本人希望這是最後一次與女生對戰,卻不被學校允許。

楊凱呈
社長,綽號腳倉(屁股)。身材瘦高,個性穩重,專攻散打,愛好穩紮穩打型的戰法。
久聞千聖之名,並言「能成為你退役之戰的敗將,是我的榮幸」。

王耀
北京人。精通少林武藝的搏擊高手,未曾於任何正式比賽中出場。
於交流戰後登場,新北學院贊助人自中國找來的秘密武器,技術與力道皆高出吳蒙數倍,最擅長令對手措手不及的零距離發勁。
因與王曜輝之名近似,使得體育媒體發生不少次名字誤植的亂象。

其他

何春旺
世外高人,洪春秋的舊識,前體委會幹部,退休後隱居台中梨山溫泉區。
在寒假集訓時教授皇嶺格鬥社社員們古流武術、氣功和太極拳。王耀輝曾向其請教縮地法的精隨,希望能藉此習得千聖的成名招式「破空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