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看雪上合歡山

本章節 1167 字
更新於: 2022-05-23
應該是1978年初吧,升上大三的寒假,放假在家當然無聊,不過老天總會找事讓你做。
新聞報導,合歡山下了80年來最大的雪,積雪超過 2公尺。已經忘了是誰的提議,大家決定立刻上合歡山賞雪。我家在台中,其他四位同學都住北部,所以大家就到我家會合,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上山。
五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不要說什麼禦寒的裝備、到雪地登山的鞋子,甚至連住的地方在那裡都沒想過,大家穿了毛衣、夾克、普通的登山鞋,就冒然出發了。還有一位同學甚至連登山鞋都沒帶,我臨時在家裡找了一雙平底的皮靴,讓他將就著穿。
我們搭公路局的客運車到梨山,因為再上去客運車就不開了。在梨山,我們五個人找了一輛計程車,跟司機說要去合歡山。司機說,車子只能開到大禹嶺,再上去的路都積雪,我們只能自己走上去。花了500塊坐到大禹嶺,大禹嵿的路有積雪,不過已經清除過了。
到大禹嶺是中午左右,從大禹嶺到合歡山是12公里的上山坡路,對我們這群20琅璫歲的學生而言,又算什麼。上合歡山的路兩旁的積雪真的超過2公尺,大家看到都超興奮。
雖然已經剷過雪,但因為天氣冷,我們走的並不是柏油路面,而是結有一層冰的路。穿登山鞋的我們走在冰上,雖然有點滑,不過只要小心一點就還好,那位連登山鞋都沒帶的同學,穿了平底的皮靴子,可就吃足了苦頭,幾乎是寸步難行,每走一步都像是要滑倒。
12公里的上坡山路,我們從中午開始走,到松雪樓時已經過了晚上8點。如果要說體會所謂的「肌寒交迫」,這時的我們應該要比人生的任何時刻都更有深刻的感受吧。背包裡帶的一些麵包早已吃完,剩下的只有兩瓶大瓶的金門高梁。
松雪樓大廳裡,大概擠了幾十名我們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房也沒訂,連打地舖的睡袋都沒有,不知如何是好。
松雪樓當然不能見死不救。當時合歡山有寒訓部隊,經過一陣協調之後,我們這群人被安排到寒訓部隊的營房去過夜,總算解決了住的問題。只是軍營能有什麼設備,大家被分配好打地舖的舖位後,各領了兩條棉被,一條用來舖,一條用來蓋。棉被摸起來是溼冷的,但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呢?大家還是嘻嘻哈哈地,沒有人抱怨。晚上的溫度是零下12 度,尿尿就直接在營房外面解決,一尿到地上,馬上就變成黃色的冰塊。
這時候兩瓶大瓶的金門高梁,成為我們最後的依靠。大家拿著酒瓶就著嘴喝,只有當高梁酒下肚的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一絲暖意。5個人竟然把二瓶金門高梁都喝光。
第二天下山就輕鬆多了。太陽出來了,雖然天氣還是冷,但陽光普照的雪地高山,可是年輕人的遊樂場。我們一路玩下山,不走道路,反而沿著山坡滑雪下山。怎麼滑雪呢?很簡單,因為積雪很厚,我們就把背包放在屁股下,然後坐在背包上滑下去,碰到樹擋住,只要調整一下就過去了。大概只花了兩三個小時就回到了大禹嶺。
年輕就是有大把的時間精力可以揮霍,讓人生留下無法忘懷的回憶。年輕不去揮霍,才是最大的揮霍和浪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