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河生物群,一直是帶羽毛恐龍的熱門發現地,為何當地會有如此之多的帶羽恐龍也是很多恐龍愛好者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而北京地質大學則在去年對該地層中的土壤進行碳酸鹽同位素的分析,結果顯示這些碳酸鹽約在4至6°C形成,當時的年平均氣溫約在5.9±1.7°C,而這與對恐龍化石分析後所得出的結論大致相同。同時經過分析顯示白堊紀時期的熱河群海拔約在2800至4100公尺。
這顯示白堊紀時期當地的恐龍可能長期生存於高海拔比較涼爽的溫帶氣候中。之前的研究顯示恐龍能維持較高的體溫,接近現代內溫型恆溫動物,並高於當時的氣溫,因此對於當地的恐龍而言羽毛的第一用途應該是為了保暖而非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