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

Part 10

本章節 1406 字
更新於: 2022-02-21
十天後,巴庫爾行星,軌道電梯接駁航站『 瑟拉芬 』 ……

大約80年前,聯邦開始對巴庫爾行星推動大氣改造計畫,在之後近半個世紀的過程中,工程所有的電力供應都來自一顆佈署在同步衛星軌道上的太空太陽能衛星,舉凡是在地表吃下岩石製造氧氣的自動工廠,或是在空中阻隔陽光並將二氧化碳還原成水和碳的浮空平台,全都仰賴這顆衛星以遠距微波供電的方式來運轉,之後在改造工程結束並遷入移民,太陽能衛星便自然轉成為早期開發的殖民地供電。

在此話外一提,在同時期展開的軌道電梯工程,便是利用已經布署在同步軌道上的太陽能衛星作為接駁航站的作業平台,並且因為衛星本身伸展的六片太陽能板的外型,成為接駁航站被命名為『 瑟拉芬 』的由來。

總之,直到後來距離巴庫爾市1200公里處的大氣改造設施完工,其內建的反應爐不僅足以驅動人工重力場來將巨型冰山發射至太空,也能同時供應市區的電力需求,因此在刪減開支的考量下,便決定讓太陽能發電系統正式退役。。

但是在發生冰山墜落事故後,原本大氣改造設施的所在位置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直徑1.5公里、深300公尺的巨坑,這個設施的毀滅不僅表示行星的濕熱氣候還會至少持續半個世紀,更迫切的問題是殖民地失去了主要的供電來源,因此,巴庫爾政府在別無選擇下擬定了重新啟用太陽能衛星的方案,不過在實際執行上卻因為公家機構特有的僵化制度而受限重重。

首先是接手管理相關作業的問題,以往負責太陽能源的部門早已裁撤多年,當自治政府好不容易在人事上拼湊出臨時的管理團隊後,接著又得面對技術層面的障礙,這包括為棄置已久的微波發射器進行恢復功能的檢修作業、重新架設早已拆除的輸電接收平台,更新老舊的遙控介面和編寫控制軟體,但是官方的行政制度無法迅速解決這些具有時效急迫的問題,因此只能動用緊急預算委託民間企業來解決。

相關的整建工程毫無意外由『 科代爾 』承包,這家公司是為太空設施負責維護作業的固定簽約廠商,因此不論是職員的專長和既有的裝備,都達到勝任這項工程的期待水準,唯一的問題在於『 科代爾 』是夏柏雷商會旗下的子公司,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自治政府也別無選擇,因為商會勢力在這幾年已經壟斷本地太空相關業務的行業,結果所有符合競標資格的公司企業全都和夏柏雷脫不了關係。

在委託立案後,承包商便陸續派遣工程團隊進入『 瑟拉芬 』已經關閉超過二十年的封存區域,他們以手動程序啟動操作系統,同時為主電腦安裝更新用的軟體,因為考慮到巴庫爾市經過這些年間的成長規模,他們必須將六片翼面進一步擴建以裝設更大面積的光電膜,這也是整個工程中最耗時的階段,在這段期間,巴庫爾市的各分區只能依賴緊急供電系統配合節電措施來度過。

當硬體部分終於完工就緒,自動系統在接收指令後調整光電膜的展開角度來捕捉從巴庫爾之陽放射的光子風,再以微波集束的形式射向地表的接收平台,轉化成電伏的能量被導入趕工架設的超導傳輸管線,最後流進整個城市的電力網路。

在最後一個分區回報關閉緊急供電系統時,衛星控制中心的人員無不發出紓解的歡呼聲,他們被臨時拼湊來處理這次供電危機,在這段期間直接承受著最迫切的民生需求問題所帶來的壓力,因此所有人都只一心樂見計畫能提前兩周達成的結果,而鮮少會有心思去檢討技術層面的問題,控制中心主任雖然暗自納悶著『 科代爾 』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限內編寫出完美的控制軟體,以至於衛星能在上線後幾乎不需經過除錯修正就能立刻運轉,但是受到各部上級輪番致電的讚賞轟炸後,他也將這樣的疑問拋諸腦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