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穿插8下內容:化學反應
本章節 799 字
更新於: 2022-01-26
◎焦點一:化學反應的現象與表示法◎
◎化學變化◎
1.定義:物質發生反應時,本質改變,原子重新排列(分子結構被破壞),產生新物質(新分子),常伴隨著較大的能量變化。
◎化學反應的表示法◎:(化學反應方程式Chemical Equation)
1.基本型式: A + B → C + D
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使用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加號和箭號等符號,來簡短描述實際發生的反應。
(2)方程式必須根據反應事實,由實驗得知,不可憑空臆測。
(3)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及生成物之化學式與其因果關係:
因反應物(化學式) → 果生成物(化學式)
(4)必須遵守質量守恆定律:每種原子總數在方程式兩側需相等
3.撰寫技巧:
(1)先寫出反應物與生成物!(由實驗得知,不可憑空臆測)
通則:a.見碳(C)遇氧(O)→產生二氧化碳(CO2)
b.見氫(H)遇氧(O)→常產生水(H2O)
c.見碳酸根(CO₃²⁻)遇酸(H1+)→產生二氧化碳+水(CO2+H20)
d.國中雙原子分子:氫(H2)氮(N2)氧(O2)氟(F2)氯(Cl2)溴(Br2)碘(I2)
e.常見的沉澱(溶解度極小):2A族遇CO3、SO4產生沉澱
MgCO3、CaCO3、BaCO3、CaSO4、BaSO4、PbSO4、PbI2、AgCl
(2)均衡係數:
原理:a.質量守恆:反應物(原料)的總質量等於生成物(產物)的總質量。
b.原子不滅:反應前後,成分物質的原子種類原子數目皆保持不變。
技巧:亂做!(隨便找一下手,若為分數,在化為整數即可。)
(3)標明適當反應條件:如:狀態、催化劑、沉澱、加熱。
例:雙氧水製氧時,常加入催化劑(如:二氧化錳)加速分解
Step1:用適當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反應物過氧化氫,生成物是氧和水
H2O2→H2O+O2(係數尚未均衡)
Step2:均衡化學反應式:使反應式符合質量守恆,必須加上係數使兩邊原子數相等。
2H2O2→2H2O+O2(係數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