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的文字玩家 篇

本章節 1427 字
更新於: 2021-12-25
作品名稱:永恆迷途的我與交錯世界的你
筆名:青色的文字玩家

想請老師告訴思思和讀者,您的創作TMI!

創作經歷有多長?什麼時候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高中時開始寫一些零碎的短篇。短短的字數,都是那種很簡單的,基於一個印象、一個畫面所延伸完成的故事。比方說在落滿大雪的大樓頂端,一名少女仰望天空祈禱,與在街道上和無數陌生人錯身而過的失落的少年的故事。
大學的時候開始正式寫長篇。比起幾個小時就能寫完的短篇,長篇寫起來更吃耐力跟構築,要以月為單位去評估故事的進展。但終究也是寫完了。之後基本上都以長篇為主了,短篇就偶爾寫給自己和朋友看,自娛娛人。

喜歡什麼類型或是走向的故事?

讓角色成為角色自己的故事吧,只要有劇情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感動到我我都能接受。像是經歷了一場慘烈的大戰,摯愛的朋友或是戀人陣亡了,有的角色會與倖存下來的夥伴把酒言歡,彼此療傷,迎向被許諾的未來;有的角色會盡可能避開自己認識和認識自己的人,在黑暗中默默舔舐的傷口,等待可能不會到來的癒合的那一天。兩種可能我都喜歡。這種在同樣的十字路口做出了不同選擇的場景,我覺得很有魅力。

創作上如果遇到瓶頸會怎麼解決?

果然還是要看瓶頸的種類吧。如果是不確定接下來的情節要怎麼發展,那就要重新回到一開始,仔細想一下寫這個故事的初衷,是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或想法。如果是已經想好的段落卻無法順暢的化為文字,那我通常會盡量勉強自己先寫完。反正總是要寫的。現在寫得再怎麼慘不忍睹,之後狀況好時再回頭修改就好了。

今後在創作道路上的目標或期望

希望能持續寫出自己喜歡的作品。畢竟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感動,又怎麼能要求讀者被自己的故事感動呢?
另外也希望每本作品都有能某種新的嘗試。例如某種以前沒寫過的風格、以前沒寫過的角色,或以前沒用過的表達手法。

有沒有影響創作很深的作品?

光看這次的參賽作品可能看不出來,不過西尾維新的《戲言》系列對我影響很深。以前有過一陣子,總覺得自己的作品會不經意的在各種方面去模仿《戲言》,要等到跨過去之後才能真正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風格。
還有就是野村美月的《文學少女》吧。不過因為我是七瀨派的,記憶中我一直停在第五還是第六卷,始終沒有把剩下的卷數看完的勇氣。

好想知道參賽作品的創作契機唷~~

創作本作的契機或動機?

一開始單純是想寫人與非人之間的感情。故事最初是設定成奇幻風的走向,但構思的時候覺得雖然劇情主軸不同,之前已經寫過相當數量奇幻世界觀的作品了。所以後來又改動了一些元素,變成帶有科幻風格的劇情。這是我第一次嘗試這種風格。

作品中的角色是怎麼創作,或是否有參考藍本呢?

就如同上一題所說的,一開始單純是想寫人與非人之間的感情,井青岫跟龍學姐這兩個角色因此就確定下來了。其他的角色則是一邊想後續的劇情一邊一個個自己浮現出來的。至於參考的藍本,說起來可能有點怪,關於兩人分隔的思念或許有一點新海誠《秒速五公分》的味道。當然《永恆迷途》裡面沒有出現電車就是了(笑。

設計情節的訣竅或堅持

說是訣竅或堅持都可以,就像上面回答創作瓶頸時提到的,個人在寫作時,如果不確定接下來的情節要怎麼發展,通常都會回到一開始,也就是問自己之所以寫這個故事的初衷。重要的想法或情感確定了,該如何表現──也就是情節,一般來說就會自己浮上表面。
個人經驗是如果不這麼做,只是一味糾結在本來就難產的接下來的劇情,最後修改時通常都會特別痛苦。

★ 給讀者們的一句話

謝謝你。在還沒有被閱讀之前,故事是沒有完成的。是讀完故事的各位和我一起寫完了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