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朱玄訂盟

本章節 2037 字
更新於: 2021-09-29
人世一錯過就是一生。但那些無辜的嬰孩在戰亂中,甫一齣世,連一生都不曾看到。昭辰看著一路瘡痍,又取出懷中若兒的碧綠耳墜。他看了看,來不及傷心,策馬朝黑埏城飛奔而去。
青龍海的這一來一回,已是一月半功夫。黑埏城如今已是朱雀王軍的囊中之物。除朱雀上將軍毛利外,朱雀王軍總將暗影也到了城下。當越來越多的朱雀王軍將黑埏城圍得水泄不通時,百姓紛紛收拾東西,準備逃難。危急關頭,經過清遠一番勸說,玄武武侯何岳還是到了黑埏城,雖然他覺得無望:兩軍勢力懸殊,不過是步昔日安勇侯、還有他族叔何嵩的老路罷了,便拼盡一身老骨頭,為國盡忠吧。
何岳到後,民心稍安。但玄武朝堂向黑埏城的運糧官路,被暗影切斷,城中僅有有限的儲存糧食,一切岌岌可危。而齊坤,則整日提心弔膽。他信不過武侯何岳,想著何岳萬一也同安勇侯一般戰敗呢?那自己作為郡守,豈不會重蹈磬岩城郡守何嵩被活埋的覆轍?危急關頭,也顧不得那麼多了,齊坤丟下一府的嬌妻美妾,攜了搜刮來的金銀珠寶,棄城而逃。

朱雀王軍到齊後,暗影帶領軍隊進攻黑埏城。何岳下令堅固城門,讓守城向砸石,並在箭矢上點火,向朱雀軍射去。朱雀王軍也加大了進攻力度,用城錘猛攻城門。
眼看黑埏城門就要被朱雀軍用城錘撞開,千鈞一發之際,一將著紅衣,殺入朱雀軍。前方撞城門的朱雀軍也受到影響,減緩了攻城速度。那將便是昭辰,他從磬岩城外的樹林繞道,單槍匹馬提著青龍刀,從朱雀軍後方沖了進來,破壞了陣法,打亂了朱雀軍的陣腳。
昭辰沖著黑埏城牆上守城的將士們喊道「與子同袍!」守城將士受到鼓舞,也燃起了鬥志,不顧傷痛與血流,繼續作戰。何岳感嘆贊賞:「長江後浪推前浪。有這名少將在,黑埏城可守住了。」他捋了捋鬍子,註意到昭辰手上的刀,頗為訝異,心想道: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青龍刀,此刀塵封已久,竟然再現人世。
何岳派出一支精銳隊伍,推出刀車,殺出一條血路,支援昭辰。毛利拍馬來挑戰昭辰,被昭辰一刀砍傷胳膊,朱雀士兵連忙上前救下毛利。暗影見局勢已變,攻下黑埏怕是頗為困難,便下令撤退。此一戰,玄武國小勝。

之後兩方軍隊仍有戰役,勢力相搏。玄武軍雖有昭辰的青龍刀助力,威風許多,但玄武兵力畢竟不夠,且兵士營養不足,體質較差。三個月下來,雙方不分勝負,各有損耗。但黑埏城中的糧食已經沒了,百姓以樹皮草根為食。於是何岳再派使者與朱雀軍談判。朱雀軍吃了敗仗,不再有之前囂張的氣焰。朱雀要求三日後於郊野會盟,彼時定下盟約。
盟約當日,玄武國武侯何岳與平文公子宋清遠一同前往。站在會盟臺上的,是朱雀國總將暗影,暗影帶來繚王軒戈的口諭:「兩國若要停戰。可以降低之前的要求,不再要玄武國的土地。」何岳逼問:「那磬岩城呢?磬岩城也是玄武百姓的土地。」暗影答:「十日後軍隊會撤出。」
何岳點點頭,暗影繼續說:「但條件是,玄武國需得向朱雀國稱臣,進貢美人和珠寶。且美人,必須是楚煙鈴。」清遠聞後,捏緊了拳頭:「不可能。」暗影勾勾嘴角:「那麼,大可再戰,奉陪到底。」何岳一把拉過清遠,向暗影賠了個不是。
何岳將清遠拉下盟台,給他分析局勢:「青龍刀固有神威,昔日青龍族之所以能稱霸群族,真正靠的是強盛的兵力。而如今的玄武國,已經不起這樣的消耗了。」清遠糾結:「可是煙鈴…」「小不忍則亂大謀。毛利殺了我族叔何嵩,我又何嘗不想生食其肉、渴飲其血。但如今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生靈塗炭的困境,這點小情小愛又算得什麼?」何岳頓了一頓,「等我們養精蓄銳、招兵買馬,有了兵力,加上青龍刀的威力。不出十年,定可攻下朱雀。到時候,你與楚姑娘不就可以雙宿雙飛了嗎?」
宋清遠雖已被說服,但總覺得凡事沒有何岳說的如此簡單。他悲哀地問:「只有這一種出路了嗎?」何岳嘆氣:「現下逞一時之勇,無非是兩敗俱傷罷了,誰知道會不會是漁翁得利呢?」
宋清遠與朱雀國使者終簽署協議。朱雀王軍退出磬岩城。玄武國向朱雀國每年進貢,以先安勇侯之女楚煙鈴,封公主,兩國通婚。自此罷戰。

煙鈴經過了近半年的幽禁,每日只是喃喃自語。獄卒當她瘋了,且如今黑埏城人人自保,後來也就放鬆了對她的戒備。煙鈴逃了出來,她一步一血印地爬出地牢。別人見她一身血污,當她是流浪兒,也都紛紛避讓。
她不知去向,又害怕遇到對頭,每一日都東躲西藏。那一日,她似是聽到有人提到清遠的名字,便不顧一切走上去。那裡有許多百姓,圍在一張告示前,百姓們交頭接耳:「多虧武侯和平文君家的公子,簽訂了盟約,這近一年的戰事終於要結束了。」「聽聞盟約的條件是讓安勇侯的女兒和親?」有人問道。這時一個略為尖細的聲音說「可不是,那可是會盟時他們一筆一劃,在盟約竹簡上刻下的。唉呀,楚家那個狐狸精,害死了自己的父親。早把她送給繚王,不就那麼多禍事了嗎!」大家也都默不作聲,似是附和之意。
煙鈴看著他們,無限心寒。他們都不過是趨利避害罷了,世態炎涼,冷暖自知。
煙鈴撥開人群,走到告示前。告示上黑紙白字寫著:「今玄武國平文公子宋清遠與朱雀國總將軍暗影,簽下朱玄盟約,兩國訂盟,自此停戰。」煙鈴摸著告示紙上的「平文公子宋清遠」這七個字,眼中刺痛,流出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