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上士殺人
本章節 4551 字
更新於: 2021-07-07
<第一百二十五章>
時序已進入三月下旬,四處都是春天的氣息,萬花齊開草木翠青,春風已經帶著幾分溫暖醉人之意,甚至有一點點夏天的感覺。
十日前,儒教配合官府發動總攻擊,採用避重就輕、剪其羽翼之戰術,避免與邪蟒至尊、十步殺正面對決,專注在減少基層士兵人數,經過兩日血戰,終於將十重殿逼回山谷內。
血戰之後,儒教與十重殿的兵力都受到損傷,儒教固然損失不少菁英,但十重殿的傷害更大,剩下的五劍八刀都還在,但十三太保跟三十六鐵衛都損傷過半,三千鐵騎只剩不到四百,可用之兵更是只剩三千,這樣的兵力只能收縮在一地防守,無力向外發展,儒教是名門正派,每年都有新人加入,但十重殿卻沒有這種優勢,損失的人力難以補充。
而隨著邪蟒至尊的敗退,官府勢力奪回大部分的土地,並在險要之地建立據點將十重殿的勢力圍堵在西北方的群山溪谷之中,灣河的運輸當然也就暢通無阻,各種糧食雜貨開始運向灣河鎮,阿加草原的需求很快就能得到滿足。
此時,之前逃到灣河鎮、州府避難的十數萬民眾在官府的護送之下紛紛回到故地重建家園,而且現在種稻種菜時猶未晚,民眾回去農作不但能生產糧食,還能幫忙運送補給,確保各據點有充足的戰力資源圍堵十重殿。
雖然現在情勢對邪蟒至尊很不利,但要將他剷除也很不可能。
原因是,就算迷瘴谷已經沒有瘴氣保護,但十重殿本就是將山挖空而建成,絕對的易守難攻,而且邪蟒至尊復原之後仍然少有人敵,加上手持蟒邪的十步殺,只要他們堅守十重殿,也沒有什麼方法能在短時間內將他們剷除。
另一邊,戰後的明倫堂突然發動輿論攻勢,到處誇大明倫堂的貢獻與犧牲,將自己說成為國為民的正道支柱,當然也編造故事指責其他人怠惰無智軟弱冷血扯後腿,大小戰役從征討赤煉蟒到十日前的血戰,沒有一個放過,而且拔鳥毛一事果然上榜,指其為無智無用之舉,還刺激敵人發動攻城,徒增傷亡,更汙衊韓九重與洪飛雨偷襲十重殿之關鍵一戰為失敗之作,指其臨陣退縮,沒有佔領十重殿,否則現在藺君卿早已無家可歸,不日間就能消滅。
一番顛倒黑白的言論不但量很多、各地都有、還出自名家手筆,所以快速在整個太滄界流傳,經過幾日,相信的人竟然漸漸變多,而忙著諸事的前線眾人與儒教其他五堂一時不察就中招了。
眾人萬萬料想不到邪蟒至尊尚未消滅,明倫堂就已出手,而且這麼快速猛烈,如同野火延燒,這其中若沒有更大的人物與勢力支持,真是鬼都不信。
結果眾人因為要忙著圍堵十重殿,又要忙著安排民眾回鄉後的治安居住糧食等事宜,實在沒有充足的時間與人力來反擊明倫堂的輿論攻勢,致使信以為真的無知閒人越來越多,還在立信岩貼上"檄文"公開要求治罪以平"民憤"。
犁承家、洛星垣等人早就猜到明倫堂會做此無恥之舉,但沒想到會掀起這般驚滔駭浪,無奈他們人少嘴巴少,口水沒有人家多,苦思良久都找不到良策為自己辯白,至此,他們才明白「上士殺人使筆端」這句話的真義。
事情一直到四月上旬快結束才有了轉機。
半月法王下文書抓了幾個明倫堂的大人物,說他們收了前任灣河縣令的錢,還幫他送錢給幾名"大官",目前已取得那幾名"大官"的認罪口供,然後有小道消息傳出,這件事水很深,好像…還牽涉到"魔族餘孽"。
所謂的魔族餘孽便是仙魔大戰時未能回歸魔城而遺留在太滄界的魔人。
事情牽涉到魔族,那震撼實在非比尋常,海嘯一般的輿論突然在三日內平息,平常一日三篇文章痛罵官府辦事不力、儒教五堂畏縮軟弱的各地"名士"突然同時封嘴停筆,只剩下少數幾個不怕死的還在亂講。
過了幾天,半月法王又下文書"邀請"了十幾個"名士"去問話,好死不死,有一位與明倫堂親近的"名士"拒絕"邀請",隨後與司法庭的人爭吵,然後演變成交手,交手途中竟然使出魔族的功夫,最後寡不敵眾,趁隙服毒自盡。
這件事情很快被公布在立信岩上,隨後輿論風向逆轉,明倫堂很快就成為風暴的中心,加上前年崇文台大比也有魔人滲透儒教並且圍攻凌煙閣未果的消息,兩事相加,造成各種陰謀之說流竄,輕則說魔人影響儒教的運作,重的說儒教已被魔人把持,種種風言風語,將儒教教主弄到一個頭兩個大,不得不出面澄清,大力教訓明倫堂"識人不清、交友不慎",同時嘉勉其他五堂的辛勞。
但是半月法王好像不滿意,再度邀請十幾個"名士"去問話,沒多久就傳出"有人幫魔族餘孽收買官員"的消息,結果軒然大波再起,有人開始懷疑儒教教主好像"手腳不乾淨",一直在偏心"某一群人"。
至此,儒教教主不得不下重手處置明倫堂,勒令關閉部分直屬明倫堂的書院解散院生,並徹查相關人士的交友往來,日後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此時已是五月末,禁魔海大陸北方已經完全入暑,灣河鎮更是人人薄衫短袖,洛星垣剛為管泰山鍛造完成一副銀色拳套,主要材料是變異雷紋虎的皮、霜紋銀、兩根刺骨雕的尾羽以及三級靈獸白頭虓的爪跟牙。
拿到拳套的管泰山很爽,因為這是一副有意志的中級法寶,還是比較強烈的那一種,給元嬰修士用都可以,真是不枉自己花費偌大心力收集的材料以及二十天輔助鍛造的辛苦。
洛星垣也很累,他上個月已經為斐季純鍛造了一副拳套,雖然也是中級法寶,但卻沒有意志,這讓他感覺抱歉,斐季純看起來也有點失望,然後洛星羽見師弟為難就出來說話了,他讓斐季純用心思考《迷蹤拳》是拳套在打還是人在打?是法寶的意志在打還是人的意志在打?
這兩個問題敲醒了斐季純,《迷蹤拳》是一套內外兼修的武功,真正的本體是他自己而非拳套,所以最適合他的法寶反而是沒有意志的法寶。
想通這個關鍵,斐季純馬上找洛星羽、岳散雲等人切磋,幾日之後,斐季純對《迷蹤拳》的領悟更深了,而修為也提升到築基第九層。
但管泰山的情況不同,《虎嘯皇拳》乃模仿虎的動作、吞吐靈氣的方式而創,而管泰山的武骨名為《虎魄》,是公認最適合修習虎形拳的武骨,他辛苦收集白頭虓的爪牙便是為了鍛造一副有猛虎意志的法寶來配合他的武功及武骨。
見任務順利達成,洛星垣心頭重擔放下,決定好好休息十天,此時正好儒教教主勒令關閉部分書院的消息傳來,眾人自然大感爽快,決定好好慶祝。
眾人將談笑樓的吟風閣包下,打算爽爽的吃一頓,洪三笑也過來作陪。
酒過三巡,貝大海忍不住感嘆:「我真是想不通,明明還未消滅邪蟒至尊,為何明倫堂就要造謠言爭功扯後腿呢?」
「為了官位啊。」犁承家語氣帶著十分的不滿:「藺君卿被趕回迷瘴谷,原先被佔領的七個縣收回,那就是有七個縣令的缺要補,但若把我們趕走,那就多了一個縣令跟一個太守的缺,最近幾年灣河鎮關稅那麼賺,他們不將官位奪下,如何有機會收到好處呢?」
「原來如此…」貝大海飲了一杯酒,呼出一口氣:「他們那麼白癡,戰略戰術都不對,死了一堆人還要我們擦屁股,結果還敢造謠抹黑,原來就是為了錢跟官位啊…」
「不只,他們主要的目標應該是伯雷格。」易九秋淡淡一笑:「聽說明倫堂的"大師"最近又有新的領悟,改善了他們的《正氣訣》,有幾個修為好幾年沒進步的結丹修士都有一點點提升了,關鍵因素聽說是伯雷格,所以…呵呵…」
洛星羽聽了,感覺驚奇:「改善了他們的《正氣訣》?」
「是啊,你不知道嗎?」易九秋笑著端起一杯酒:「聽說根本原因還是前年大比之時,他們得到前輩英靈的傳承,讓那幾個"大師"有了新的領悟,改善了結丹修士所修習的《正氣訣》,但還是需要伯雷格幫忙。」
「那就難怪了,唉…」岳散雲輕輕一嘆:「他們練的是《正氣訣》,行事手段卻是陰謀奸詭,這…算是笑話嗎?」
「唼!你替他們煩惱做什麼?」斐季純不以為然:「多行不義必自斃!做人跟修行一樣,講的是誠意正心,他們亂來,失德的是他們,有一日被人看破手腳,就是眾叛親離的下場,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世人了解他們的真面目。」
斐季純一說完,眾人都嚇了一跳,想不到一個只知道練武的武癡,能將事情看到這樣明白透徹。
「說得好!」管泰山高舉酒杯:「簡單直接,我敬你一杯!」
一向寡言少語的向還棋也開口了:「風雨加身而不亂,謹守靈台清明,照見正理,這是棋藝二品坐照之境,想不到你已臻至這等程度。」
話聲一落,眾人更驚異了,紛紛舉杯向斐季純敬酒表達"恭喜"。
斐季純嚇得半死連忙求饒:「沒有啦!我隨便唬爛的啦!那些陰謀機巧太麻煩了,我一想到就頭痛,所以都不去想,你們再灌下去我就要醉了,我還沒喝到銀耳蓮子湯,你們別再灌了!朋友一場,別相害啦!」
眾人聽了都哈哈大笑,那蓮子湯是灣河鎮夏天常吃的湯品,銀耳就是白木耳,產量很少價格很貴,是滋補聖品,富貴人家才吃得起,對修士的幫助也很大,因為是素的,所以道教與佛教的人也愛吃。
洪三笑聽到他父親失血過多又不想喝四物湯,發動全部的人脈找來一斤多的白木耳給洛星垣煮冰糖銀耳紅棗湯,但洛星垣說黑木耳對補血更好,所以才有多餘的白木耳煮成銀耳蓮子湯。
因為難得,所以大家都不想錯過最後才出的銀耳蓮子湯。
一陣喧鬧之後,斐季純被灌了幾杯,臉也變得很紅,說話都有一點不清楚了,洛星垣見了連忙出手制止:
「大家節制一點啊,他酒量很不好,再灌下去就傷肝了,接下來,以白開水代替酒吧。」
說完,拿了一壺白水放在斐季純面前,同時倒了一大杯讓他先喝下。
其他人也是有眼色的,之後就找了其他話題開始亂聊,話題仍然離不開半月法王整治明倫堂的手法,這是宦海求生之道,儒生容易遇到的問題。
洪三笑也是不善說話的人,一開始還陪著眾人喝,後來就漸漸想著心事。
洛星垣見他狀態不對,便倒了一杯茶給他:「怎樣?在擔心琬兒他們還是你阿爹他們?還是為你的噴雷馬心痛?」
洪三笑嘴角勾起溫暖的角度,接過茶杯喝了一口:「琬兒他們總共一百多人,有羅白雪前輩帶人護持,加上兩百匹噴雷馬,掃蕩北方七縣領地內的十重殿餘孽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所以是你阿爹?這也不用擔心啦,你阿爹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洪三笑輕輕搖頭:「我擔心的是漢千里,他突然就消失了,到底為什麼?」
「等你阿爹找到他不就知道了?」
「這樣說也沒錯…」洪三笑雙眉微鎖:「但過年時,我家憨長老叫我去陪他吃糖餅,跟我說…糖餅要好好藏起來,族人也是,不然會被人搶走。」
「你家憨長老說的啊…」
洛星垣真的被嚇到了,短短幾句話,含意多到嚇人,不但關係到洪家失落的族人,還說會被人搶走,難怪洪三笑煩惱憂心,想到這裡,洛星垣忍不住問:
「所以…漢千里真的是…」
「應該沒錯…」洪三笑舉起茶杯,若有所思:「他那支圓棍中藏的那一把劍是獅咬劍,名叫《中土》,我家九名先祖其中一人的配劍。」
「那不就是真的了?」洛星垣聽完更加驚嚇:「要怎麼把人找回來?」
「要找誰?」臉有一點紅的解行步突然插話:「需要幫忙嗎?」
「要找漢千里。」洛星垣搶先回話:「但要私下進行,官府的力量目前應該不夠,你有辦法嗎?」
「現在沒有。」解行步呵呵一笑:「但過沒多久應該就有了。」
「為什麼?」洛星垣不懂。
「因為…」解行步一邊笑著一邊用手指著向還棋等六人:「包含我在內,我們七人都有進士功名,北方七縣的縣令應該會從我們幾個人當中選出幾個。」
話一說完,全部的人都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