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復興賢者

本章節 2071 字
更新於: 2021-06-28
  任何事都有個前提,哪怕是世界被創造之前,都有所謂的「虛無」來起頭。
  這個故事的開頭很簡單,在二十一世紀,發生了核末日,然後,人類的文明毀滅了。
  具體的原因已無從考察,到底是因為核子戰爭,又或者核實驗失敗,還是核電廠出狀況,無論是直接原因還是間接原因,最終都導致了世界末日。
  然而人類並沒有死絕,在大災難中,人類頑強的生存下來,倖存者們重新集結到一起,形成部落,開墾有限的土地,貿易、發展,最終成為城市,然後……再度引發戰爭。
  軍閥割據,流寇肆虐,破敗的大地上,舉辦著燒沙掠擄掠的狂歡節。
  人們知道末日,人們清楚自己正在步入滅亡,卻無計可施。
  失控的人類想要回復正軌,沒那麼容易,更別說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鬥爭。
  將世界推入瘋狂的人類,自己也變得瘋狂,人類就這樣互相交戰,彼此廝殺。明明知道放下武器就能共存,但誰都先無法放下武器,這是絕望的囚徒困境,人類在一步步的邁向滅亡。
  人在絕望時需要英雄,但拯救這個時代的是一群人,一群被冠以「賢者」之名的智者們。
  有人說他們是舊時代留下來的珍寶,被保護完善的知識傳承者,也有人說他們是廢土中的探索者,找到過往文明的精粹,在人類先行者的託付下,將他們的遺產發揚光大。
  智者們做出了選擇,他們選擇召喚英雄,其名為「英靈」,境界紀錄帶。是以自身偉業,將自己的存在銘刻英靈座上,成就非凡之人。
  但召喚英靈需要條件,其中之一是靈脈,可在這個瀕臨毀滅的地表,行星地面上根本沒有完整的靈脈,可即便如此,智者們也想辦法克服了,他們成功讓英靈以從者的狀態降臨。
  他們找到了一些特殊的方法,一些不需要靈脈的魔力,也能召喚從者的方法,而在這之後,從者因環境受到的限制,人們對從者的態度,其中各式各樣的問題,都被智者們一一解決,至此,總計一百多位從者,進入這個末日的瘋狂舞台。
  從者們的力量是壓倒性的,對社會崩壞的人類來說,無論在心靈上,還是物理上,面對自神話中出現的從者們,幾乎無還手之力,智者們依靠從者的力量,將所有人逼上談判桌,形成一個形式鬆散的聯合,儘管依然破碎,外型上縫縫補補,人類的文明或許又再度邁開腳步,向未來邁進。
  人類重建文明的時代,人們將此稱為「復興紀元」。
 
  「到這裡為止的事,依你們所擁有的情報,應該都大概猜到了,這個世界的人跟其他世界的人一樣,犯下無可挽回的過錯,然後依然恬不知恥的活著,說的理由有許多,為了人類,為了文明什麼,但歸根究柢也就那一句話……」
  「為了活著。」雖然有些苦澀,我還是堅定地說道。
  「是啊!為了活著,這就是人類的本質,自私、可悲,卻又無比頑強,路邊的雜草都要自嘆弗如,雜草們也很難在輻射廢土上生存啊!」
  「但這之後,情況又有變化,對吧?」瑪修皺著眉頭問道。
  「是啊!問題在於接下來,如果當時沒那麼做,或許人類依然會走不少歪路,甚至重複犯下過去的錯誤,但人類應該還是有辦法慢慢前行,但……」

  「復興紀元」開始後,人類進入發展期,可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人類又再度陷入過往的爭權奪利的循環之中。
  這時,已經被稱為「復興賢者」的智者們,開始有了疑慮,是否該放任人類自己前行,又或者該製造一個「裁判」,以監督人類的正常發展。
  這樣的討論一直存在,在賢者們當中,主張設立「裁判」的人甚至占據多數,因為人類瘋狂導致的滅亡還近在眼前,有些賢者們認為需要一個「非人」的裁判以抑制人類的瘋狂。最終,他們將構想編寫成計畫,將其實行。
  其名為「伊甸‧人類制衡系統」,這是一個自主發展性極低的人工智慧,具體來說,可能跟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所使用的智能手機中問答AI差不多,只是擁有的資訊量更為龐大,其規模可能是前者的幾十億倍。
  最初的伊甸,只有觀測與評估功能,其目的是「避免人類的自我毀滅」,名字中的「制衡」,其由來正是原自於此,「制止人類的瘋狂,平衡人類的發展。」一個平穩發展的文明,這正是賢者們對此的期許。
  在這之後,伊甸進入網路,在當時剛剛重新設立的全球網路中,伊甸總覽這個破碎文明的所有數據,加以計算,並在適當的時候給予見解,本身只有建議權,沒有命令權。
  剛開始,一切都很好,人們對伊甸抱有懷疑,但還是嘗試性接受其建議,隨著生活愈發順利,人們愈來愈依賴伊甸,整個文明已經與伊甸密不可分,也是在這時,賢者們才察覺到狀況不妙,可是已經太遲了。
  世俗的掌權者們透過伊甸的幫助,自賢者們手中,奪走伊甸與社會的主導權,在這之後也不停的對伊甸進行升級,最終成長為賢者們最憂心,也是最畏懼的巨型社會人工智慧。
  而隨著時間流逝,賢者們一一逝去,從者們則一一隱世,又或者主動回歸座上,「復興賢者」的傳奇,就此落幕,進入由伊甸主導的「烏托邦」時代。

  「那時,我就在山裡看著那群蠢材洋洋得意,慶祝所謂的『烏托邦』到來,埃爾梅羅死不瞑目,他懊悔自己沒有全力阻止伊甸計畫的執行。臥藤老頭歸隱深山,不渡人間悲苦,賢者們離去,人類再度步入死局而不自知,我是沒什麼感覺,只是想著好歹得有個人看著這些蠢貨完蛋,我就自作主張將這個當成自己的使命,在山裡過了幾百年……」
  庫夫林講這些話的時候,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往事的波瀾襲上心頭,臉上怎又可能草木一般無情,英雄不會有淚,只是在心裡流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