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前進

本章節 4123 字
更新於: 2025-04-27
因為有德意志軍事顧問,甚至是德意志士兵的親自參與,清軍的杭州灣登陸行動,竟然順利的成功了,在應天府守備的援軍還沒來得及抵達前線的時候,松江前線的防禦就被突破了。畢竟事出突然,雖然明軍徵集了儘可能多的民用車輛用於運載士兵,但是清軍的轟炸導致了很多道路難以行車,雖然工程部隊竭力搶修搶修,但是仍然沒有保證明軍的全速增援。

有小股零星的援軍抵達,但為了儘快趕到前線,他們丟棄了重裝備,他們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清軍登陸部隊,根本是杯水車薪,最後他們只能靠宙斯集團的鐵拳反坦克火箭,阻擊清軍的鋼鐵洪流,然而收效甚微。明軍的松江府守軍出現了大量的傷亡,已經接近部隊整體1/3,在清軍不計代價的攻勢下,最終清軍拿下了松江府,並控制了松江府的碼頭,於是更多的清軍士兵和裝備開始上岸。明軍知道增援已經沒有了意義,於是開始就地轉入防禦阻擊登陸的清軍,大明空軍增援也在此時趕到,開始輪番對松江府碼頭展開轟炸,企圖阻止清軍通過碼頭運輸士兵和物資,大明空軍確實很給力,他們擊落了數不清的清軍戰機,甚至對清軍地面部隊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傷亡,但是依然沒能遏制住清軍的攻勢。大清國的廣武皇帝對此次的南下統一之戰,決心異常的堅定,最起碼外人看來是這樣。由於大明空軍並沒有裝備魚雷轟炸機,所以他們並沒有擊沉船隻的能力,飛行員只能用航空機槍對著運輸船瘋狂掃射,當明軍飛行員被擊中的時候,也有人臨死前控制著飛機試圖與清軍運輸船同歸於盡,但很顯然威力還是遠遠不夠,炸船還是得要專門的魚雷轟炸機才行。

雖然大明空軍給清軍造成了巨大的殺傷,但是架不住清軍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軍隊,在滿族軍官激昂的口號以及威逼利誘下,依然組織起了聲勢浩大的攻勢。大明在松江府外的阻擊部隊,利用各種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打退了清軍一波又一波進攻,但好景不長,在清軍的重炮到位之後,陣地開始出現了動搖,首先開始潰退的就是隨同而來的民兵。由於是臨時構築的陣地,明軍在松江府外圍的阻擊陣地根本沒有防禦重炮的能力,很多明軍士兵被炸死。明軍士兵不得不撤退到清軍的重炮射程之外,與此同時清軍的重炮部隊在大明空軍不計代價的打擊下也損失慘重,失去了進一步之支援前線發起大規模突擊的能力。明軍很快強化了松江府外的第二道阻擊陣地,而且明軍的重炮也到了,甚至還構築起了防空陣地,掩護空軍對敵軍前線進行轟炸,明軍指揮官也組織了一次反攻,看到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之後,果斷放棄了繼續進攻,很顯然清軍裝甲師也不是吃素的,即便被打的遍體鱗傷,那依然是裝甲師。由於大明帝國空軍在戰爭初期與清軍的空戰中損失了太多飛機和飛行員,已經很難徹底壓制住松江府港口的清軍運輸線了,南方來的增援估計也要幾天之後才能到,在此之前明軍只能繼續跟清軍僵持,清軍也組織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但是在被明軍重炮和改進型75毫米高膛壓反坦克山炮的壓制下,也偃旗息鼓了。大清空軍歷來都弱於大明空軍,在經歷了跟大明空軍的連番鏖戰之後,更是沒有能力深入擁有完備防空體系的明軍後方打擊明軍的重炮陣地了。

大清的飛行員都是滿人,幾乎都是貴族出身,這並不是因為大清國的法律規定,而是因為只有貴族有足夠的知識水平成為飛行員,就算平民也有足夠的知識水平,但是他們也很難通過全都是滿人考官的選拔考試,因此大清國空軍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充滿了腐敗,很多貴族進入空軍只是為了拿到那分高額的報酬以及令人羨慕的身份,也因此大批背景深厚的貴族飛行員在家族的幫助下活動各種關係,在戰爭開始前就被調往後勤,而背景不夠的小貴族們就被推上了前線,其結果可想而知,起初那些小貴族們在聲勢浩大的進攻中,還能打打順風仗,圍毆數量少於他們的明軍戰鬥機,但是隨著大明空軍的增援逐漸到位,雙方的技術差距一下就體現出來了,在數量差距逐漸縮小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清軍戰鬥機被擊落,勝利的天平開始向明軍傾斜,明軍指揮部甚至都撤掉了後續的增援,用於鞏固長江防線,那些清軍的小貴族飛行員也搞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在之後的戰鬥中一旦遭遇明軍戰鬥機,他們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打光自己的彈藥,然後跟後方指揮部申請撤退,這也是為什麼清軍機動途中的地面部隊會傷亡慘重,基本上明軍戰鬥機在跟清軍戰鬥機空戰之後都還能剩下一點彈藥用來問候一下清軍地面部隊。

大明空軍的卓越表現並沒有改變應天府戰場的局勢,隨著長江防線被突破,越來越多的清軍被送到了南岸,明軍兵力本就處於劣勢,還不得不四處堵截這些四處亂竄的清軍,由於抽調了太多的正規軍用於阻擊在應天府周邊流竄的清軍,應天府城內的民兵比例已經開始超過城內守軍的半數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幕燕山還在明軍手上,也因此明軍的戰線在這裡形成了一個長長的突出部,將應天府戰場一分為二,在明軍發現宙斯集團的建築異常的堅固之後,就在這些建築的基礎上加固了各種陣地,這個戰場中心的制高點已經成了明軍的眼睛,也不知道哪位將軍的冒險之舉,一個重炮團被部署在了幕燕山,明軍重炮利用山上宙斯集團的建築作掩護,跟北岸的清軍炮群展開炮戰,已經消滅了三倍於己的敵人了,隨後清軍也就放棄了繼續啃這個硬的跟鐵疙瘩一樣的制高點,也因城內的明軍在後面的戰鬥中也能時不時還能獲得一些重炮支援,雖然因為交戰條例的限制,重炮使用很有限,但還是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

上官歸云所在的連隊終於不再是那個突兀的突出部了,他左右兩側的友軍在重炮的幫助下也逐漸的將戰線推進到前面,雖然大家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戰局總算是有些起色了。而且上官歸云,根據從尚雅那裡得來的經驗,也總結出了自己的新戰術,他跟上級要了幾個狙擊手,由於這個時代的狙擊手還沒有脫離神槍手的職能範疇,戰術價值並不高,因此他的上級很爽快的答應了,然後上官歸云將這些狙擊手安排在自己後方的高樓里從各個角度注視著自己對面的敵人,這些狙擊手的主要工作已經不再是狙殺敵人了,而是觀察敵人,並且將敵人的一舉一動通過手中的攜帶型電台報告給自己,攜帶型電台可是宙斯集團的新產品,還沒有大規模普及,至少在明軍中還沒有普普及到班排一級,就更別說普及到單兵了,所以他手裡的這幾部電台,還是因為跟尚雅有些交情才從宙斯集團那裡搞來的。

然後上官歸云就發現這玩意兒在實戰中的效果出奇的好,敵人的動向不說是了如指掌,至少是八九不離十,而且就算那不了解的一二,也能通過戰術彌補,就這樣上官歸云所在的連隊成了進攻速度最快傷亡最少的連隊。這一表現隨即引起了上級的注意,然後他就寫了那份影響深遠的《超級戰士單兵作戰系統》報告,明軍自然是沒有什麼長航時靜音光學迷彩無人機,所以也只能用狙擊手來勉強替代無人機的作用,但是攜帶型移動電台還是能實現的,畢竟這事宙斯集團的主營業務,於是乎明軍把工程營補充到了陸佐為的生產工廠里開始大規模生產這種攜帶型電台。
之前因為跟陸佐為接觸的都是一些「知情人」所以基本上沒人跟陸佐為提過什麼「無禮」的要求,可這次負責裝備採購的負責人級別有點低,並不知道內情,所以他按照以往軍隊採購招標的路子,給宙斯集團提出了一大堆意見,去掉了很多他們認為「多餘」的設計,比如那個解放雙手,將電台背在身上,同時又不耽誤收訊的有線耳機,他們覺得那玩意兒容易損壞,還妨礙行動,所以就給取消了,又比如去掉了那個充電功能,直接採用換電池的方式來補充電力,而且新換的電池甚至比電台本身都還要大打出三倍,原本「每天一充」的設計被改成了「3天一換」,帶一塊備用電池,甚至能堅持一個星期,至於重量增加導致了攜帶型電台不再便攜了,於是大明帝國軍方決定專門派個士兵替狙擊手拿著,順便當個學徒,培養出新的狙擊手,這麼一番折騰下來,攜帶型電台已經沒有了原來的樣子,然而大明帝國軍方採購部門卻異常滿意。

陸佐為聽著窗外傳來的陣陣的槍聲,一言不發若有所思的坐在沙發上,然後丁以菱走了進來,只見她在手腕的交互終端上簡單的操作了幾下,來自屋外的槍炮轟鳴聲戛然而止。「我們就這樣看著嗎?」丁以菱隨口詢問道。陸佐為只是靜靜的拿起一個數據交互終端,翻閱起了第四艦隊指揮中心傳來的明清兩軍的戰況分析報告,「他們應該還撐得住,既然他們沒有向第四艦隊尋求幫助,我們又何必多事,我現在只是宙斯集團的大明帝國分公司總理事。

隨後陸佐為又扔給了丁以菱以一疊紙質文件,丁以菱不明所以翻開一看才知道,是大明帝國兵部送過來的合作研發協議,就是基於上官歸云提出的《超級戰士系統》計劃而來的合作研發協議。經過兵部下轄的幾大相關部門的聯合研討之後,已經初具雛形,文件中給出了具體的指標和發展思路,甚至連連能夠用上的技術儲備都給予了備註,並列舉出了實現這個計劃存在的技術障礙。丁以菱快速的翻完了一疊文件,臉上不由得露出幾分佩服的神態,」他們反應還算快,這些技術至少領先他們這個世界20年,但是他們已經看到了這些技術的應用前景,並且很準確的提出了改進意見。那我們直接把技術轉交給他們,換取我們想要的東西嗎?「

陸佐為他搖了搖頭,「不能這麼給,起碼不能全部給,一個國家一個世界的工業體系升級改造需要時間,我擔心直接給他們全套技術會,會猛烈的衝擊他們的科技體系,甚至讓他們誤入歧途。如果他們的科學研究陷入了誤區完全淪為我們的附庸就得不償失了,我們需要這個世界的人類依然保持著創造力,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丁以菱聽完陸佐為的話之後,不由得點了點頭,」不愧是我的總指揮官大人,我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能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機。那我針對他們提出的幾項技術難點給予一些提示,除此之外的研發工作全交給他們了,你看可以嗎?指揮官?「丁以菱一臉正色道。

看著一本正經的丁以菱,陸佐為突然開口道。「其實你可以叫我的名字,陸佐為,或者佐為。」丁以菱當然明白稱呼的改變,特別是直呼姓名的改變,表示兩人關係的越發親近,她當然很高興跟陸佐為更親近,但是突然改口叫「佐為」好像又有點肉麻了,而「陸大哥」已經有人叫,而且聽上去有些生分,她不喜歡。看著丁以菱一臉糾結的樣子,陸佐為以為她不樂意,「額~如果你不喜歡,還是叫我指揮官,也可以。」「不是,我是,我……」丁以菱意識語無倫次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我還是叫你哥好了。」聽到丁以菱這麼一說,陸佐為覺得也對,畢竟自己名義上算是她的大表哥,「嗯,好主意。」聽到陸佐為毫不猶豫的接受了,雖然有些怪怪的,但是好歹結果算是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