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仗瀘險 兩軍對峙 起內鬨 三度遭擒

本章節 3354 字
更新於: 2024-10-10
看人家帶頭將領全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又瞧隨己盡陷圍困的兒郎正一個個身中連弩落鞍,他霎時間亦沒了主意;已徒步死戰的孟優等揮「螭尾金雀斧」殺退了首撥官兵,即擋於兄長身前提醒說:「二哥,快率領著親衛隊衝出包圍!錦帶山便在那裡不遠處---;你回去再整人馬,來此接應咱們!」

真是一語喚醒了夢中人,孟獲縱使極為不捨這一向力挺的胞弟,如今卻也不得不壯士斷腕,儘量把停損點降到最低的程度;於是待一咬牙後,召集三萬多名心腹的他就暫撇了孟優火速朝錦帶山撤退------。

俟情形均符算計的諸葛亮復領軍攻擊一陣,群龍無首的洞蠻們兵敗如山倒,被生擒者無數;而回顧族親一一躺下的孟獲心似刀割又無法可想,只能忙往錦帶山急馳,不料才奔至十餘裡外忽喊聲大起,關羽、張飛更分從兩側趕來,他引部將奮力廝殺方始得脫,而奔走之際又聞前面人語喧囂,攔路一彪軍的為首將領正是陳到、甘寧、黃忠、黃旭!

「我等奉軍師將令,早在此處久候多時了!」孟獲見狀不由得臉無血色,揚鞭即朝小徑逃遁,所剩萬餘騎大都遭漢軍活捉;疲於奔命的他瞧追隨之人已不滿千仍未放棄,覷準了方向便繼續在叢林間趕路。

看看終於來到了山腳邊,倖存的諸將、衛侍方要鬆口氣,那廂候伏在此的幾隊官兵就由孫策、馬超指揮現身,一齊喝道:「蠻王早降!」

差點嚇得魂不附體,慌不擇路的孟獲一見只剩下山谷可走,即與部眾棄馬步行的紛往裡面竄逃,而負責逼他進谷去的孫策、馬超亦不窮追,捉拿了大部份落單將士便牢牢地守於入口處,任由他自投另一羅網。

在這地勢陡峭的半山腰絕境中,孟獲料想勁敵不會急著來趕反倒安了顆七上八下的心,轉頭就對眾親信說:「那劉漢小元帥雖擅用謀,終究漏算了此處;咱得快些回後寨去調動預備隊,好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正說話間,久候於此的夏侯淵已先率眾自潛藏澗溝裡列隊而出,跟著與伏兵從一旁樹林走來的夏侯惇更是哈哈大笑道:「追隨孔明先生征戰誠乃人生一大樂事;看,這個傻瓜不又乖乖落入軍師的神算中嗎?」

心裡頭頓時涼了大半截,事到如今他甚至連攀山越嶺的逃命念頭都不敢再想,即和走投無路的無奈下屬們一起棄械遭縛;而諸葛亮待折騰整天卻再度被擒的孟獲一解回了大帳外,便先對案下包括孟優在內的董荼那、阿會喃等蠻將溫言說:「汝等皆是漢藩的好百姓,不幸被他用權勢所拘集,今飽受無端戰禍驚嚇,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門而待,若聽知敗陣,定然割肚牽腸、徹夜難眠;吾今盡放各位回去,以安家眷之心。」

言訖,各賜酒食米糧而遣之;群蠻深感其恩,皆跪地泣拜而別。

沒多久,居高上坐的孔明又喚武士押過孟獲來問道:「這次服了沒?」

「山僻路狹,誤遭汝手,如何肯服?」怒瞪著銅鈴眼珠子,他脾氣特倔的答說:「講好要光明正大的對決一場,你卻用這難登大雅之堂的伎倆來坑人,我死都不甘願;有本事就放我走,和孤家一較高低!」

「枉你深通韜略,竟不曉得『兵不厭詐』的道理---」冷哼一聲的諸葛亮隨即道:「罷了,我便再讓尊駕離開,做好準備與吾決戰吧。」

已鬆綁的孟獲也不跟他客套,憋了滿肚子火一返抵洞丁聚集處,立刻欲回距此不遠的「邛都」暫駐另做打算;不料殘部才剛到城外,昂首一看牆上豈止早遍插了敵軍旗幟,那偕宗岳、李嚴、李通、高定、鄂煥居高臨下睨視的徐庶更說:「軍師已命吾等先佔領這座城了;他要咱轉告尊駕,我大漢決不容許異族欺凌,請蠻王回去想個清楚!」

那股子窩囊氣莫說多嘔就有多嘔了;他見人家把唯一的立足點都已搶了去,即連夜渡過蜿蜒瀘水,下妥寨柵會合各洞酋長盡搜船筏於南岸一帶另築土城牆,要藉高豎敵樓儲備的眾多弓弩、石塊,與官兵做長久鏖戰之計。

漢軍接著便拔寨長驅大進;途中哨馬忽飛報道:「瀘水之內並無其它船隻;又兼水勢湍急,隔岸一帶已築起城垛,牆內皆有蠻兵守把。」

時值增援的大將嚴顏奉州牧盧植軍令押送解暑藥至營,孔明就偕眾至瀘水邊觀看;劉備怕他又如同拐騙馬岱般叫此君做探險的實驗品,隨即提點的說:「當今炎天,河毒盡聚瀘水,兼且日暑甚熱、穢氣正發,有觸水者必中其毒,飲之則必死;若要渡時須待夜靜水冷,毒氣不起,並飽食過之方可無礙。」

諸葛亮聞言便差精壯士卒五萬名隨著馬超、孫策左右先鋒來到瀘水沙岸,紮起了木筏半夜渡水果然無事,二將領著壯軍令土人引路,逕取蠻洞運糧總路口夾山谷而來;這谷拗兩下是峭壁,中間小路只容一騎人馬可過,官兵佔據此谷就分撥戰士立寨,洞蠻丁渾然不覺正自解糧到,被他師兄弟倆前後截殺奪了糧百餘車,蠻哨急忙報入孟獲大帳中。

話說他在新造寨內終日飲酒取樂不理軍務,並醉對眾酋長道:「孤若與其硬拚必再中對方的奸計,今靠瀘水之險要深溝高壘以待疲乏;來敵受不過酷熱必即退走,那時某與各位隨後擊之,便可擒辱狡猾的孔明以雪舊恨。」

班內一酋忽建議他說:「該河水淺,大王當分軍守把以防敵人過渡。」

舉杯豪飲的孟獲笑問道:「汝乃本地老鄉,怎會不曉得其厲害?吾正要未明這河毒變化的孔明盡引人馬涉水,渡則必皆死於水中矣。」

「倘有土人說與夜渡之法,當復何如?」另一酋長亦擔憂的問。

「不必多疑;咱境內之民,安肯助敵耶?」正說話間忽報劉漢的軍隊已暗涉瀘岸,更打著左右先鋒旗幟絕繼了夾山糧道;他就尷尬的笑答:「量此小輩,何足懼哉!」,語罷即遣將領引數萬後備兵員直奔山谷截迎。

兩師兄弟見雜沓不齊的洞蠻已陸續踵至,遂把隊伍一字的擺開在夾山前,兩陣對圓處蠻將出列,遂與驟馳而來的馬超交鋒;只一合,被超挺「飛翼槍」刺於馬下。

眾蠻兵大敗虧輸的來帳下細言其事,孟獲又喚諸酋問說:「誰敢去戰馬超、孫策?」言未畢,董荼那出班道:「某願往。」;他嘉許之際復授三萬兵應付,又恐這渡岸之舉再度發生,便遣阿會喃率另一支軍去守把沙口。

孫策遙望復來的董荼那兵到,就縱馬向前罵問說:「無義背恩之徒!軍師多次饒汝性命,今卻又領這行伍不整的烏合之眾背反,豈不羞愧?」

心虛的董荼那無言可答,不戰自走,師兄弟倆趁這其退走機會又掩殺了一陣;董荼那回帳覆命道:「漢軍將士均頗英勇,咱抵敵不住。」

「孤家知道你頻受奸巧無比的諸葛亮恩惠,故怯戰詐敗,這正是賣好之計!」酒醉怒問的孟獲遂喝教推出斬首示眾,待群酋再三哀告方准其免死,叱令將他打了三十大棍放歸本寨;諸多酋長不豫,皆往董荼那洞內議勸說:「我等雖居南方,未嘗敢起絲毫拓疆的念頭侵犯中原,今因畏他勢力逼迫不得已而出兵,想孔明神機莫測,況且咱皆曾受其活命之恩,無可為報;如今欲捨死殺愎用孟獲去投劉漢,以免各洞百姓蒙承滅族的厄運。」

忍痛的董荼那瞧大夥看法一致,待約結拜的阿會喃也共同參與,即手執鋼刀引了百餘心腹直奔大寨;當時酩酊大醉的孟獲正臥睡帳中,眾酋長持刃而入將他執縛已定,便駕船直划過北岸埠,先遣使者報孔明知悉。

因有細作早探得了這事情,諸葛亮就重加賞勞並用好言撫慰;一囑董荼那、阿會喃及群酋先行回蠻,才令刀斧手推孟獲來問道:「服了嗎?」

「此非汝善戰之能;乃孤的手下人等昧著心自相殘害,導致某失察被擒,叫我如何肯服?」他現在早已清醒了,深惱醉酒誤事之餘,即忿忿不平的說。

「既然如此---,亮便親自送你出寨柵吧;」已有聽到這種答案的心理準備,不以為忤的孔明就陪著解繩對方邊走邊道:「尊駕既為一方霸主,所許之諾形同千金;待下次倘又失手,切莫再食言而肥了。」

見此君神情間甚是敷衍,他亦不怎麼生氣,僅於沿途逛看庫屯時閒逸的問說:「你不降漢,真乃愚蠢;吾有精兵猛將和充裕的糧秣軍械,君安能勝哉?若早降,某當奏聞天子令汝子孫世代永鎮蠻洞,意下若何?」

「某雖肯降,無奈洞中之人未肯服從;若小元帥能打贏我,孤當招安本部人馬同心合膽,方可歸順。」表裡不一的孟獲低頭答道。

擅長觀顏察色的諸葛亮假裝欣喜,即喚士卒牽來馬匹贈他;孟獲返抵了寨子便先伏刀斧手在帳內候命,差心腹到董荼那、阿會喃居洞賺二者至此就盡皆屠戮,一棄屍溪澗後更悄向胞弟密諭說:「孔明的虛實吾已盡知,今夜三更你即領一支部隊前去劫寨;他屢勝之際必不設防,孤隨後便來接應。」

依命而行的孟優當晚就照兄長指令統率五萬多膽大之士,前往漢營外準備摸哨,而瞧對方果真疏於警戒,遂通報他火速來這偷襲;久候的孟獲再不耽擱,親提二十萬族人即夾帶著怒熾復朝敵兵奔去------。

孟優不等他那部主力後軍來援,撞破了寨阻拒馬便待舉火燒帳,不料才闖入就嗅出異味,殺進營棚亦發覺全是澆過菜油的碎柴;驚駭間正欲撤離,埋伏外頭的宗岳已現身喝道:「賊番奴,你又中我家軍師之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