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分崩離析

本章節 6353 字
更新於: 2024-02-14
第一百六十八章 分崩離析



「正所謂蛇無頭不行,陽教主已經一年多時間沒了音信,教中總不能沒人主持大局!」

這一日幾大巨頭剛剛在光明頂議事大廳聚首。楊逍便忍耐不住率先說道。

「楊左使說的正是,不過這個主持大局之人究竟是誰,咱們還得好好思量思量!」

范遙也不甘示弱跳了出來,顯然對教主之位很是熱切。

按照明教教典規定,教主為一教之尊,如果教主出了事的話,沒有指定接班人或者接班人不能服眾的話,光明左右兩使便是下一任教主的天然繼承人,無論從實力還是地位上說都是如此。

「那兩位光明使者認為誰可做這主持大局的人?」

不待地位與左右光明使地位相當的三大法王發話,巨木旗掌旗使聞霖便毫不客氣搶先開口。看向楊逍跟范遙的目光滿是挑釁。

「陽教主不是定了金毛獅王謝遜為副教主,直接將外出的謝獅王請回來主持大局就是!」

我坐在末尾一臉不耐煩,沒在客氣直接插話說道。

我厭煩了這樣的爭吵,誰都不服誰也商量不出個結果來,那還說個屁啊直接散夥不就好了。

這半年時間我掌握銳金旗七成以上人馬,畢竟明教是個江湖門牌以武為尊,我強悍的武藝自然吸引得一干銳金旗底層弟兄紛紛投靠。

莊老大雖說還掛著一個銳金旗掌旗使的名頭,其實早已是名存實亡大家心知肚明。我也就一舉躍升為明教實權派高層之一,因為其一身高強的武藝說話分量可不輕。

「此事不可!」

楊逍臉色一變斷然否決:「謝獅王離開光明頂已有半年。對教中情況不清楚,就算回來了也不可能直接接手教務!」

「那楊左使你的意思是,你最適合做那主持局面的人?」

洪水旗掌旗使唐洪臉色一冷,目光不善瞪著楊逍道。

「沒錯。不論是按照教典規定,還是教中實力而言就應該如此!」

楊逍一向狂傲不羈,竟然直接點頭應承下來。

「荒謬!」

殷天正拍案而起,一雙白眉聳動目光銳利如鷹,聲音低沉卻十分洪亮:「楊左使你也太過目中無人了吧,我殷某人怎麼說都是四大法王之一。武功放眼在座除了林奕奇之外無人可及,這些年替明教兢兢業業,我才有這個資格!」

楊逍自然不甘示弱,表示日常教務本就是他一手處理,做這個主持大局之人理所應當,就算武藝不及你殷白眉也差不了多少!

沒等他們互嗆我猛然起身,不耐煩的對著殷天正跟楊逍等人道:「兩位還是自已慢慢討論,營中還有事我就不奉陪了!」

說完,我沒理會他們難看的臉色,頭也不回轉身就走。

「我們也有事務得處理,先離開一步!」

五行旗一向同進同退,此時我可說是五行旗聯盟的領袖,見我頭也不回轉身就走,也沒多大心思繼續耗下去紛紛起身離開。

這一次會議,鬧到自然是不歡而散。

「奕奇,你看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辦,要不要把謝獅王找回來?」

銳金旗林沙營帳內,五行旗五位掌旗使,包括一直沉默不言的莊老大都聚集於此,討論著五行旗的未來。

沒辦法,隨著以楊逍和范遙為首的核心實力派,以及以殷天正為首的殷派明爭暗鬥,為了明教下任教主的位置爭得不可開交,光明頂上的氣氛也越發緊張,楊派與殷派互不相讓,隨時都有可能打起來。

五行旗作為明教基礎武裝力量,人數眾多不假,可高手數量實在有限得很,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盡管有心也沒法將我推出去競爭。

「不用白費力氣,謝獅王好不容易躲出去,不可能在這時候回來的。」

我毫不客氣打斷了巨木旗掌旗使聞霖的幻想。

「那咱們五行旗接下來怎麼辦?」

洪水旗掌旗使唐洪傻眼道:「如今楊左使跟殷法王爭得激烈,眼下著火藥味越來越濃,說不定就會打起來了,到時候咱們五行旗幫誰都不好!」

「是啊,等一方獲勝騰出手來肯定也容不下咱們五行旗!」

厚土旗掌旗使顏釷滿臉憂慮開口道。

幾位掌旗使紛紛開口,就連滿臉憔悴的莊老大也說了幾句,表示了心中的擔憂。總之五行旗五位掌旗使都認為,五行旗此時的處境十分尷尬,無論光明頂上爭得厲害的兩派不論得勝,最後都不會讓他們有好日子過的。

此時可是關鍵事情,五位掌旗使也顧不得臉面不臉面的問題,無論面對楊逍還是殷天正都有些心虛,武力不如人只得矮上一頭。

但人在危急時刻,往往更加信任實力強勁的強者,眼下情況就是最好表現。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聽了五行旗五位掌旗使一番抱怨跟擔憂,我微微一笑說出了一個驚人建議:「眼下光明頂可能有一場火拚,反正教主之位沒咱們的份,還是老老實實避開免得礙到人家遭了忌憚!」

「可是,可是咱們五行旗的老巢都在光明頂附近,已經數十年了!」

巨木旗掌旗使聞霖滿臉目瞪口呆,一時被我的話驚得腦袋空濛蒙一片,結結巴巴半天才說了一句完整話。

「咱們不在光明頂待著又能跑哪裡去?」

洪水旗掌旗使唐洪也跟著附和道,臉上全是為難驚愕之色。

作為明教支持中原義軍的主要兵馬來源,五行旗跟中原義軍都有聯系,自然知曉中原現在是個什麼模樣,對他們來說稱一聲地獄也不為過。

「別老把眼光放在中原之地,西邊可沒有大股精銳元軍威脅,地方又混亂混沌得很,以咱們的實力占上一塊地盤自個當家做主不算難事,到時候是繼續聽從光明頂命令還是自行其事就是咱們說了算!」

我手一指西方,輕輕一笑說出早就準備好的方案。

「就這麼定了,光明頂的渾水咱們不攪和了!」

五位五行旗掌旗使面面相覷一陣,心思電轉不斷思索其中利弊,最後竟然是銳金旗莊老大率先表態......

..................................


就在楊逍與殷天正為了教主之位,鬥爭得越發激烈逐漸有開打之勢時,五行旗突然收拾行李牽車拉馬離開光明頂,猶如滾滾洪流向西域方向行去。

五行旗大部人馬的突然異動,一開始嚇了楊逍和殷天正一跳,五行旗人多勢眾,就算只用人海戰術也能將他們兩派完全淹沒。

可等他們緊張戒備之際,突然發現五行旗不是針對他們,而是毫無徵兆撤離光明頂,這一下他們鬆了口氣之餘又緊張起來。

「你們這是要幹什麼?」

難得的,楊逍與殷天正聯合一處,氣勢洶洶找到負責斷後的我,見面就毫不客氣厲聲呵斥。

「兩位不是爭鬥到了緊要關頭,怎麼還有心思理會五行旗的動作?」

我先是譏諷了句,見楊逍跟殷天正臉色大變一副隨時準備出手摸樣,笑了笑擺手道:「別火氣這麼大嘛,光明頂眼下情況你們比我更清楚,實在不是五行旗久留之地,所以只得老實先離開再說。」

「你們這是叛教!」

楊逍臉上青筋根根畢露,滿眼兇光直接扣了頂大帽子。

「楊左使!」

我臉色一沉怒喝出聲,一身彪悍氣勢毫不猶豫釋放而出,冷笑道:「五行旗依舊還是明教武裝,不管你和殷法王結果如何,咱們依舊是教中兄弟。可有些話一旦說出口,連兄弟都沒得做!」

「哼!」

楊逍臉色好不難看。剛才他話一出口就後悔了,眼下又被我警告了一回。盡管心頭怒不可歇。不過他還真不願徹底將五行旗得罪,只得扭過頭去冷哼出聲以示心頭不滿。

「你們五行旗這是想去哪裡?」

殷天正就老辣得多,本來心頭也憋了口怒氣,眼下見楊逍沒討到好,他也不打算自取其辱不著痕跡轉換了話題。

兩人之所以如此急迫找上門,不是因為跟五行旗的兄弟情誼,而是五行旗在明教的作用至關重要。

明教靠的不是絕世武功也不是數量龐大的教眾,而是作為反元的急先鋒存在。

現今天下局勢動蕩,起碼有十幾支義軍由明教或明或暗支持,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以及人員支持。

只要義軍能維持得住就成,關鍵還是人員上的支持力度不能減少。

而五行旗雖說不算明教核心勢力,屬於基層武裝與特種部隊混合,可不得不說五行旗對反元義軍起到的強大支援作用。

不說其它,某些完全由明教教徒率領控制的義軍,其中低層骨幹幾乎全部都是五行旗提供的支援人手,可見五行旗對各地義軍的作用之大。

眼下陽教主突然失去音信,短時間內可能還沒有什麼關系,可時間一長那些被長期壓制的武林大派。可能會對明教做出試探甚至直接攻擊。

這時候也少不得五行旗的威懾,而且那些名門正派暗中也有支持某支,或者兩支義軍人馬,就是看在這些人馬的份上。有五行旗在他們也不敢做得太過,免得引起義軍內部之間的混戰,白白讓元廷得了便宜。

「西域!」

「西域?」

不要說殷天正。就連扭頭表示不滿的楊逍,聞言都忍不住皺了皺眉。

「沒錯。就是西域!」

我坦然說道:「中原地區元蒙勢大。五行旗數萬弟兄一頭扎進去,或許開始時還能給元廷製造些麻煩,可時間一長消耗太大損失不起!」

殷天正跟楊逍聞言,不由自主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而西域就不同了!當年蒙古赦封的幾大汗國,到了現在不說名存實亡,對地方的控制里也衰落到極點,除了幾處重要城市以及周邊地區外,其餘城市和村鎮都掌握在那些地方實力派以及部落手裡。

西域的大致情況兩位心中有數,因為教義之爭以及利益之爭,只能用戰亂不休徵戰連綿來形容,早就是一盤散沙,正好讓五行旗去占幾塊地盤!」

說著,我還誘惑道:「別的不說,恢復大唐時期的西域四州應該是沒啥問題的,甚至如果形勢允許的話,我不介意率領五行旗弟兄殺入西域腹地,建邦立國!」

好大的野心!

楊逍與殷天正聞言臉色大變倒吸涼氣,心臟砰砰狂跳的同時,一種叫作野心的東西迅速在內心深處膨脹,眼神熱切異常簡直能放出光來。

與此同時兩人也暗暗鬆了口氣,林奕奇竄起的速度實在太快,而且本身實力又強悍得很,無論是殷天正和楊逍都不一定是其對手。

沒見五行旗短時間就奉其為首,基本的大致行動方針都是由他確定。眼下又表露出如此野心,讓他們眼紅羨慕的同時也心驚不已,幸好五行旗識趣離開,不然他們兩派說不定先會聯手將五行旗幹翻再說。

「況且....」

我笑瞇瞇繼續誘惑道:「西域之地別看戰亂頻繁,可卻是一塊油水豐厚地域,連通東西方陸路商道的主要通道之一,每年單單在商業上的流水可能比不得

元廷稅收,卻也是一個龐大到難以想象的數字!」

楊逍跟殷天正心動了,所謂錢財動人心,他們這樣的明教高層確實不缺錢花,可要是銀錢的數量多到了一定數量,他們也經不住金錢的誘惑。

沒法,手下弟兄都要吃飯,教中的財政收入都是固定的,有時候因為種種緣故還會少個兩三成,他們這些做老大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再說了,一口氣支援十幾支義軍,雖說只需在初起之時使勁扶持一把,需要不少錢糧物資支助,等到義軍人馬站穩了腳跟便可就地取食,不需要明教像個保姆般繼續源源不斷提供大筆物資支援。

可十幾支義軍加起來,每月都需要大筆銀錢付出,明教作為反元急先鋒又不能輕易斷了這個口子,實在熬人得緊!

「兩位放心便是。」

眼見楊逍與殷天正滿臉意動,我知道差不多了,便笑著保證道:「等五行旗在西域站住腳跟,自然會對教中弟兄放開商路,到時候能賺多少就各憑本事了!



幾乎同時,楊逍與殷天正之前氣勢洶洶跑來興師問罪的初衷早就拋到九霄雲外。

「可是五行旗這一走義軍那邊....」

楊逍早已負責教中事務多年,他知道明教能有眼下名頭,他們所支持的義軍起了關鍵作用,對義軍的支持卻是不能斷的。

「放心,反元本就是我明教最大目標!還是按照老樣子來,各地反元義軍要人的話,五行旗自會派出精幹人手支援,而且五行旗還留了部分人手在光明頂營地,有需求的話兩位可找負責人商談。」

這就好!

楊逍與殷天正不約而同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放鬆,這下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能祝福五行旗在西域能有個光明未來。

..............................................

正當五行旗大部隊氣勢洶洶殺本西域佔地盤當土皇帝,這邊光明頂沒了五行旗這股令人忌憚的力量,楊逍與殷天正的教主之爭越發激烈。沒過多久直接進入白熱化階段。

在五行旗攻略大唐時期的西域四州之時,光明頂楊逍與殷天正最終沒有忍住,在又一次相商無果的情況下,兩派人手在光明頂議事廳廣場大打出手。

這一場火拚當真慘烈,近千人混戰一團從早上一直殺到晚上,廝殺吶喊聲一直沒有停過,死傷慘重鮮血將整個光明頂核心廣場染成凄艷的紅色。

最終,還是楊逍一派取得了慘勝

楊逍與范遙兩大光明使聯戰白眉鷹王殷天正,盡管殷天正本身武功勝過兩人一籌,可惜手下鷹王部眾卻不敵楊派人馬精銳。為了保存實力殷天正不得不含恨退去,五天後帶領鷹王部眾離開光明頂。

楊逍取得了勝利也不輕鬆,手下精銳雖然在戰鬥中佔得上風卻也損失不小,又得安撫惶惶不安的底層教眾,等他好不容易將這些處理妥當,在手下心腹人馬的鼓動下,頭腦一熱準備直接一步到位坐上教主寶座。

結果又引來了五散人跳了出來,表示楊逍你作為光明左使統籌全局可以,但想要當教主卻是萬萬不成的。

楊逍此時很是志得意滿。自然聽不得五散人的警告,結果剛剛平靜下來的光明頂又鬧騰起來了。

五散人作為牽制五行旗的力量,手頭實力自然差不到哪去。

他們跟青翼蝠王韋一笑一樣。同時都掌握了明教的部分勢力,在中原也有幾支服從他們的義軍武裝。雖說沒有高手存在,但人手卻著實不在少數。

最後雙方交涉不果鬧翻了,這次五散人沒有帶人跟楊逍手下火拚,而是五人聯手對付楊逍與范遙,結果自然以慘敗告終。

畢竟是教事多年的弟兄。楊逍並沒有對五散人下殺手,只是剝奪了他們手頭的一切權力。

五散人心中憤恨也不欲在光明頂丟人現眼,竟是拍拍屁股帶著手下弟兄走人。至於青翼蝠王韋一笑,早在白眉鷹王殷天正離開光明頂不久便消失不見,顯然也是不待見楊逍的。

而紫衫龍王黛麗絲,早在金毛獅王謝遜離開不久,楊逍與殷天正鬧得不可開交之時,悄悄離開跑去私會她的情郎銀葉先生韓千葉,做人家媳婦去了,沒有了陽頂天壓著,她的心早不在明教和光明頂之上。

短短不足半年時間,原本風光不可一世,威壓天下武林的明教此分崩離析,連原本與楊逍聯手趕走白眉鷹王殷天正和五散人兩大勢力的光明右使范遙,也不知為何沒過多久離開了光明頂不知所蹤,楊逍成了光明頂真正的主人,卻也變成孤家寡人一個,手頭實力也縮水得厲害。

也不知道是不是感覺很不好意思,好好的一個明教被自己弄得四分五裂,楊逍盡管明知殷天正跟五散人對他不爽甚至仇視,他依舊沒有對他們使陰招手段,反而還暗示各地分壇盡可能幫他們立穩跟腳。

我也是接到了殷天正派人送來的信件,這才知曉光明頂所發生劇變的。

..........................


這段時間,西域原唐代安西四鎮龜茲、於闐、疏勒、焉耆被攪了個天翻地覆,當地城主以及部落武裝在五行旗的兇猛攻勢下紛紛敗退。

不過短短半年時間,五行旗兵分四路以摧枯拉朽之勢,首先將當地的權貴武裝全部剿滅,內裡外合拿下四鎮重城,基本上算是拿下了安西四鎮。

我這次算是見識到了明教五行旗特種武裝的厲害,各有各的手段各有各的能耐,出其不意輕松將當地武裝擊潰剿滅,在自身沒有多大損失的情況下,輕而易舉掌握了大半地盤。

作為五行旗唯一的一流高手,普通的戰鬥自然用不著我親自動手,只需坐鎮後方同時防備西域高手偷襲成。

這次的搶占安西四鎮之戰,我也見識到了西域高手的戰鬥風格。

因為體格以及力量天生強悍的緣故,四鎮效忠於城主以及部落的高手,一個個都是外功強悍之極的傢伙,又有各自的秘傳無技,盡管比不得中原武藝的繁雜多變,招式簡單但卻怪異了許多,殺傷力方面卻絕不弱於中原武學。

幸好這里是唐代故地,受中原文化影響深重,盡管天方教在此經營多年,卻比不得西域核心地帶的底蘊深厚,在我保證當地天方教在當地擁有自由傳教的權利後,所受到的民間抵抗程度不太激烈,輕鬆解決。

我從這些死去的西域高手身上搜出不少修煉外功的秘法,以及各種西域特產強筋健骨的秘藥,雖說對我自身用處不大,卻也是十分難得的傳承。

等到唐代安西四鎮地盤全部拿下,五行旗也停止了進攻之勢,緩和下來慢慢消化吸收剛剛得到的地盤,這也讓一干緊張不已的西域勢力鬆了口氣。

臨近有幾家勢力極弱的小城主,甚至主動派使者前來拉關系,希望五行旗不要打他們的主意,為此他們甚至願意每年拿出大筆錢財上供。

我跟五行旗五位掌旗使商量了一番,決定應下這些弱小勢力的請求。

反正五行旗人馬消化吸收剛剛打下的地盤,最少最少都需要兩到三年時間,在這期間除了必要的武力威懾之外,五行旗也不打算出兵吸引仇恨,真要引起西域一干勢力的恐慌,聯合起來甚至向元廷求助的話,吃不消的還是五行旗自己。

也在局勢稍微安定之際,白眉鷹王殷天正創立天鷹教的消息傳來,同時傳來的還有光明頂發生的一系列變故,還有一張邀請觀禮的請貼。

跟五行旗五位掌旗使商討溝通一陣後,我便帶著豐厚禮物急匆匆返回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