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獨孤求敗的遺產

本章節 3428 字
更新於: 2024-02-13
第一百五十九章 獨孤求敗的遺產





在某個早晨,我揹著包袱離開了村子。

我之前就和村民們說過了,以訪親的名義前往襄陽。表面上我是訪親,實則是去尋找獨孤求敗隱居的山谷。

我花了大把時間,並參考了小說的劇情,並考慮到楊過斷臂後行走的距離,花了十天終於找到了獨孤求敗的住處。

確認四周環境沒其他人後,我當然是先祭拜獨孤求敗,然後發現一個問題,獨孤求敗的墳墓,依然是一堆亂石。

獨孤求敗死時,只有大雕陪侍在身側,沒有棺槨,沒有墳墓,大雕不會打造那些,只能銜來一些石頭,堆在獨孤求敗的屍體上。

楊過既然繼承了獨孤求敗的衣缽,為何從沒想過給獨孤求敗重新修整墳墓?不說豎碑立傳,至少也該好好挖個坑埋了吧?

既然楊過從沒想過做這些事,我想到了,就不能當做和自己無關而置之不理。

於是我立即在附近的石壁上找出一塊長條狀的巨石,用攜帶的工具開始製作石棺。

因為我沒有做外觀裝飾,很快就打造好一口堅固、耐用的石頭棺材。

將棺材抬進事先挖好的大洞里,然後將勉強算是獨孤求敗墳墓的亂石堆搬開,收拾獨孤求敗的屍骨。

亂石堆搬開後,就露出了下面的乾枯屍骨。

獨孤求敗已經死去多年,只剩骨頭了,連穿的衣服都快爛光了。

但在屍骨的懷中,有一個不大的鐵匣,雖然滿是灰塵和鐵鏽,但整體卻完好無損。

我拿起鐵匣,擦了擦上面的灰塵,發現從外觀看不出什麼,也沒在意,隨手放在一邊,繼續收拾獨孤求敗的屍骨。

將屍骨放進石棺中,將棺蓋合攏,就在原地挖了個大坑,將棺材埋下去。

之後立起一塊石碑,上面只寫了簡單的一行字"劍魔獨孤求敗之墓",落款是"林奕奇立"。

弄好這些我用清水洗了洗手臉,清理了一下身上的石屑,煮了一些吃食。

一邊吃著東西,我一邊將鐵匣打開,鐵匣內有一包東西用泛黃的白布和數張油紙小心翼翼包著。

我費了點手腳才解開,發現裡面是兩本冊子。

一冊較厚,是獨孤求敗多年的劍法心得,另一冊較薄,則是獨孤求敗自創的一門內功心法。

劍法心得並非全是獨孤九劍和重劍劍法,而是像筆記一樣,記錄獨孤求敗對劍法的思考和探索,總結與歸納。

可從筆記中可以看出,獨孤求敗的劍法簡單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博大精深"。

大雕曾經傳授楊過劍法,走的是重劍的路子,楊過仗著一柄玄鐵重劍,連鐵掌水上漂裘千仞都打敗了,可見重劍之法的厲害。

然而到了《笑傲江湖》中,獨孤九劍就變成了以破招為主的劍法。

除了總決式之外,其他八式都是以"破"字開頭,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等等,全都是以巧妙的招式打敗對手。

兩種劍法的路數完全不同,但卻都出自獨孤求敗之手,對正常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但看了獨孤求敗的筆記後,我不由得驚憾,獨孤求敗豈止是有兩種風格,實際上他將所有風格的劍法都探索的很深。

普通人看獨孤求敗的筆記,只能看到自己能夠理解的一部分。

比如大雕,它只能理解以力壓人的重劍之法;再比如傳承了獨孤九劍的人,只看到了破招之法。

而獨孤求敗的所有探索都盡在眼前。

看完筆記,我簡單的總結了一下,發現我居然能整理出十套劍法。

而且這些劍法最差的還都是能開宗立派的那種一流劍法,像獨孤九劍那樣的絕頂劍法也有四套之多!

再之下的劍法還有,不過我就懶得整理。

或許是獨孤求敗長年隱居,從大自然中領悟了不少道理,進而創出這些劍法,就比如這套一流的《柳絮劍法》。

顧名思義,這套劍法的宗旨就是模仿弱柳,整個人輕若柳絮,敵人越是用力,帶起的風勢越大,就越打不中自身,整個人輕飄飄的好似全無重量一般。

而所謂的絕頂劍法,就是能跟五絕和張三豐這個層次的人對抗的劍法。

重劍之法肯定是其中之一,獨孤九劍也算,另外還有兩套。

其一是類似大唐雙龍傳外號「奕劍大師」傅采林的"奕劍術",如果說獨孤九劍是尋找對手的破綻來打敗敵人,那奕劍術就是設置陷阱,將對手引進陷阱中來克敵制勝。

從理論上看,似乎奕劍術更高明一些,因為對手即使沒有破綻,也有辦法對付。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想要設置陷阱何其難也?尤其是遇到高手時,更加不會輕易踏入你的陷阱,你該如何克敵制勝?

最後一套劍法,確切地說,只有一招,我命名為"殺意劍法"。

這套劍法已經脫離了招式、劍法、劍器等等的束縛,直接用"劍意"殺人!

獨孤求敗認為自己修的是劍意,但在我看來,他的修煉方式走進了岔道,修的不是劍意,而是殺意。

殺道劍法沒有任何招式,純粹是以"意念"殺人,就是那種看你一眼你已經死了的方式。

獨孤求敗畢竟只是在武俠位面稱雄,很多東西只能自己猜測、摸索。

我就不同了,經歷的多了,豈能不知殺意的本質?

說白了,就是精神力的延伸。

這套劍法就是這個原理,用眼神、氣質、精神等等,將自己的意念傳達給對方,讓對方相信他已經被殺死了,對方就真的會死。

說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確實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了,必須得兩者的精神力相差甚遠才行,要是對上精神力很強的高手,這招就不靈了。

看過了獨孤求敗的劍法筆記,我又拿起心法秘籍。

在看完之後,我忍不住贊嘆不已。

獨孤求敗一生鉆研劍法,連內功也是專為劍法服務的。

根據秘籍的描述,練成這門內功,能輕易的發出劍氣,讓劍法的威力能憑空大一倍。

甚至還涉及到劍意的修煉,只可惜天不假年,獨孤求敗早早的去世了,要是讓他有黃裳的壽命,說不定他能以一己之力,將《射鵰英雄傳》結局改寫。

不過這門內功的威力是大了,卻舍棄了養生的功效,甚至還會傷害自身。

到了五絕的層次,除了練功出岔子的王重陽,拼的油盡燈枯而死的洪七公和歐陽鋒,剩下的人無不長命百歲。

而獨孤求敗呢?

根據他的自訴,縱橫江湖三十餘載,如果從二十歲算起,他才五十多歲而已。

還有他利劍、軟劍、重劍、木劍的層次劃分,也是四十歲後,不滯於物,卻沒說五十歲後又到了什麼境界。

由此可見,獨孤求敗很可能就只有活到五十多歲。

我估計,很可能和這門功法有關系,恐怕是獨孤求敗為了追求威力,不在乎是否長壽了。

不過想想就明白了,獨孤求敗本來就因為找不到敵手而寂寥難耐,要是活的太久,豈不是更加難受?長壽反倒是受罪。

將筆記和功法都重新收好,隨手放在一邊,我將注意力集中在吃喝上。

吃完飯後,我搭了帳篷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起來,就在附近閒逛起來。

看過獨孤求敗葬劍之處,又看了楊過練劍的瀑布,還嘗了嘗菩斯曲蛇的味道,盡興後,就將獨孤求敗的筆記和功法抄錄一份,原版的放回鐵匣並獨孤求敗曾居著的石洞內找地方收好,然後飄然而去。


........................................................................


下一站我來到絕情谷,悄悄進入谷中偵查了一下,偌大的絕情谷的面積不小,等確認這裡居住的人都已經離開了,我這才在谷中仔細探索。

絕情谷和原文相比有了不少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情花都被鏟除了!

我覺得有點可惜,如此神奇的植物,怕是全世界僅存的了,結果還是絕種了。

不知道楊過、程英、陸無雙三人為什麼一定非得把情花都鏟除了,或許是因為拿情花泄憤?

我沒有繼續再想,將公孫止等人居住的房屋整理一下,自己住了進去。

安頓下來之後,我又出谷去買了一些米麵糧油、鹽茶糖酒等等東西,最重要的是兩大卷手臂粗的麻繩。

吃飽喝足後隔天一早,我就將兩捲麻繩連接起來,來到小龍女跳崖的地方,將繩子的一端系在一株合抱粗的大樹上,自己沿著繩子下到谷底。

谷底的面積不大,一個水潭就占據了八成的面積,怪不得從崖上跳下來,一定會落入水潭。

谷底溫暖如春,有不少常開不敗的奇花異草,但我沒心思多看,找了合適地方,一躍跳入水中。

隨著不斷的下沉,水下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沒有氧氣瓶的情況下,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住。

幸虧我現在的功力也算深厚,應付起來自然不成問題。

下沉到一定深度,我發現黑沉沉的水底有一處透光的地方。

向光亮處游去,從另一個山谷的谷底鉆了出來。

從水中出來的一瞬間,讓我搞懂了小龍女跳崖的地方,和絕情谷中間隔著一個山頭。

既然找到了小龍女生活十六年的地方,也就不用再從懸崖這邊下去了,將繩子重新固定好,就可以隨時下去,在水潭裡捕魚。

光有寒潭白魚還不行,我又特意去尋找小龍女在此地飼養的玉蜂,並將所產的玉蜂蜜取了一些過來。

絕情谷四季如春,更適合昆蟲生活,玉蜂到了這里,繁衍的更好了,玉蜂蜜也更多了。

這幾天我吃了不少白魚配蜂蜜,親自體會了一下這種食材的功效,想要搞明白這東西為什麼能給小龍女解毒。

可惜我吃了不少,卻始終沒什麼感覺,只是這樣吃下來,只覺得有些溫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