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試探

本章節 4228 字
更新於: 2023-11-25
大明帝國這處海邊樹林發生的事,不僅牽動了清日英俄幾大世界列強的神經,其他外國勢力同樣也接到了消息~大明帝國第五十一區有什麼東西泄漏了出來。大多數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因為錦衣衛的赫赫威名抑制住了自己的好奇,但總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傢伙,比如德意志人,又或者美利堅人,這兩個,一個是上次世界大戰中被暴揍了一頓,正在韜光養晦積極謀划著復仇,一個新興的強國,想要在世界中享有更多話語權,可惜總是被舊大陸排擠,總之他們都是一群不甘寂寞的傢伙,跟幾大列強正面打擂台他們自問沒那個本事,所以跟在那些列前跟後面喝點湯還是可以的。

「那個裴卓武真的有能力把這件事處理妥善?」大明帝國的內閣首輔,正用左手拇指和中指壓著隱隱作痛的太陽穴,右手壓在錦衣衛剛送來的報告上,朝自己的老搭檔,也就是主管外交的內閣大學士問道。外交事務大學士,聽到自己的老夥計問自己,趕緊解釋道,「老實說,錦衣衛建立以來400餘年,還從沒表現的像這次這般拙劣,要是按照以往的規矩,肯定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事給處理乾淨了,但你也知道現在跟以往不同了,既然錦衣衛給出的評估認為應該由裴卓武來解決此事,那麼我們就應該相信錦衣衛,裴卓武作為第一批接觸者,對他們和我們來說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目前他們並未對裴卓武的處理方式作出任何回應,最起碼證明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不是嗎?當然如果你還有更好的建議,不妨遞交給錦衣衛,我想他們很樂於接受。」外交事務大學士似乎對起用裴卓武這個毫無情報經驗的軍人作為這次特別時間的直接負責人似乎沒有一點心理負擔。聽到自己的老夥計把鍋甩給了自己,作為大明帝國的內閣首輔,在政壇摸爬滾打了那麼多年,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去做什麼力排眾議的決定,因為風險太大,還是基於錦衣衛的評估做出對策比較好,這樣即便東窗事發,那最起碼自己也不用負全責,「既然錦衣衛已經有了這方面的結論,那我們還是聽錦衣衛的吧!」

作為與首輔相交多年的外交事務內閣大學士,似乎對這個結果毫不驚訝,又解釋起了關於龍尾嶼事件的情報,「另外,錦衣衛的心理研究室,綜合了各方情報之後,給出了一些推測,他們的領導者應該是一位懷有善意的人,所以為了維繫目前還算是友好的關係,我們也只能投其所好。當初龍尾嶼的平民被不明武裝屠殺時,他們的領導者毫不猶豫的出動了黑兵殲滅了那些不明武裝,從軍事的角度來考慮,這並不是明智的選擇,他們本可以繼續隱匿在黑暗中,採用更隱蔽的手段對我們進行滲透控制,但是他們最終選擇了正大光明的站在我們面前,這樣做,或許是因為他們並不把我們的武力當回事,又或許他們已經成功的完成了對地球的滲透,當然也有可能只是一時衝動,不過這種可能性倒是不大,錦衣衛和外交部都持這樣的態度,其實無論是哪種,我們沒有太多選擇。」

首輔大臣有些不明所以的聽著外交事務大學士的講解,外交事務大學是看著一臉困惑的首輔大臣又趕緊補充道,「不過錦衣衛情報分析部門經過研究還有些發現,地球上發生過的針對平民的屠殺事件何止千萬,但是他們唯獨對龍尾嶼這次事件反應如此激烈,因此錦衣衛心理研究室推測,要麼是龍尾嶼上有什麼他們在意的東西,要麼就是他們想把自己的情報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他們唯獨對我們展示力量,那說明他們是打算單獨與我們進行交流,或者展開合作。」聽到這裡首輔大臣臉上的疑惑終於有所消散,「老夥計,你的意思是他們想讓我們陳偉他們在這個星球上的代理人?」聽到這裡首輔大臣一瞬間心裡五味雜陳,做外星人的帶路黨?現在似乎不是要不要的問題,是已經開始做了。還是和地球人一起共抗外辱?看著報告中那些前赴後繼追捕尚英的傢伙,首輔大臣就知道這是痴人說夢,一旦公開難保不會有其他國家更加主動積極的和上面的那些天外來客尋求合作,到時候大明帝國在這場競爭中淪為末流?他沒那麼傻。

此時此刻,整個地球現在都處在外星人的陰影中,黑兵的出現,已經表明了那並不是什麼科技樹點歪了的菜鳥外星文明,天上的那些人根本就沒有留給大明帝國首輔什麼選擇的權利。現在雙方相安無事,大明帝國只要老實做事,日子也能將就著過,但是一旦事情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他作為作為大明帝國第一責任人又該怎麼辦?到那時,死亡對他來說都是一種解脫,他自己即便作為大明帝國首輔也背負不起葬送全人類的罪責,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把地球人無憂無慮的生活儘可能延長,有一天算一天。現在他們跟地球的接觸僅限於大明帝國,其他國家還不知道他們的存在。這對大明帝國來說,這既是機遇又是負擔,未來的合作肯定不會僅限於大明帝國,但是作為首個接觸對象,而且大明帝國又是這個星球上排的上號的大國,首輔相信,大明帝國會在未來的合作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最起碼作為大明帝國內閣首付他是稱職的。想到這裡,首輔大人總算有了一絲釋懷。

未來的合作中,整個地球勢力會有多大的話語權?老實說首輔大臣心裡並沒有數。也許能做一點點試探,但是這種試探肯定不能表現的太明目張膽,甚至不能有第二個人知道,他只能自己一個人來完成這事,首輔大臣思索再三,然後似乎是有了決斷。
天上那些人既然要控制情報的外流,那就意味著大明帝國作為小弟甚至是首席小弟,自然就有義務和必要阻斷這些情報的外流,如果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恐怕就會視為無能的表現了。其他幾大列強的底蘊與大明帝國比起來也不遑多讓,所以這其實是個很艱巨的任務。「唉~盡人事聽天命吧!」首輔的一聲嘆息后,也不知道是在感嘆地球的命運還是尚雅的命運。

綜合各種情報以及各部門的意見之後,首輔已經打定主意,不動用軍隊去救援身處險境的尚英尚雅兩姐妹,只能全權交給錦衣衛處理,準確的說是海邊的裴卓武。原因有三,一則是成建制的調動軍隊弄得滿城風雨,就不會再有秘密可言了,軍隊畢竟不是錦衣衛還做不到密不透風,其實連錦衣衛都不敢百分百保證做到這一點;二則是裴卓武作為首批接觸者,他想通過此事看看上面那些人對他們自己扔下的這枚石子是什麼態度。三則是首輔並不相信那些蠻夷能夠在大明本土有多強的力量,而且錦衣衛作為叱吒地球幾百年的老牌諜報機構,首輔大臣相信他們有能力把這事處理好的。

而大明帝國首輔和大學士口中的主人公,此時正在超新星號星港的旗艦船塢接駁處與丁以菱告別。為了保證超新星號的星港的安全,在勞拉的建議下,丁以菱必須最大限度的減少甚至是斷絕與星港的直接交流,所以她只能單獨帶領一支艦隊,展開對新地球的研究,這樣可以有效阻斷隱藏在黑暗中的勢力直接危害星港。

這個提議剛一提出,出乎陸佐為意料的是,丁以菱竟然對勞拉的這一提議表示贊同,因為長期以來,丁以菱的各種研究工作都離不開超級AI勞拉的協助,換句話說丁以菱在勞拉面前完全沒有秘密,所以對於離開「超新星號」星港在勞拉的監視之外開展工作,現在的丁以菱是很樂於這樣做的,特別是在接受了勞拉移交給自己的納米機器人的人體試驗之後。

陸佐為雖然滿腦子疑問,不知道為什麼丁以菱要離開自己去「前線」,但是他不好阻止,即便他有這個能力。丁以菱似乎是察覺到了陸佐為的「不舍」,至少丁以菱自己是這麼認為的,她的心頭竟然莫名的泛起了一陣暖意。雖然丁以菱很不屑於那些虛無縹緲的男女之情,但是有個人牽掛自己,好像也不壞。為了保障丁以菱的安全以及研究工作,陸佐為特意把「奧德修斯」號旗艦給了丁以菱。

「奧德修斯」號並沒有什麼出眾的性能,但是它卻有著強大的自我保障能力,甚至能自行生產行大氣層內使用的飛行載具,這讓丁以菱可以無視裝備消耗肆無忌憚的開展探索工作,恰好丁以菱在機械方面又是高手,所以也算是寶劍贈英雄。本來丁以菱是去進行研究工作的,憑藉「奧德修斯號」自身的火力就已經足以壓制整個新地球的土著文明,陸佐為還是按照慣例給「奧德修斯號」配屬上各型戰鬥艦作為補充,好歹「奧德修斯號」不再是赤手空拳了。星港的其他三大艦隊是不可能抽調出艦隊給丁以菱了,先不說勞拉能不能同意,就是陸佐為再白痴也知道優先保證自身的防衛力量,抽調主力艦隊的戰艦無異於自廢武功,所以最後只能把庫存能用的老式艦艇扒拉扒拉塞給了丁以菱的,勉勉強強湊出來的第四艦隊,雖然這個第四艦隊,連星港下轄實力最弱的第三大艦隊戰鬥力的1/5都不到,真的就只是一支科研艦隊,但是這並不妨礙丁以菱滿心歡喜的指揮著自己「第四艦隊」離開星港本釜地球。

先前停留在地球原地軌道上的探索艦,很好的配合了丁以菱的第四艦隊,由於丁以菱指揮的第四艦隊除了旗艦以外,其他艦船都是一堆老式的艦艇,所以並沒有強大的隱匿能力,需要擁有強大的隱匿能力的探索艦繼續留在地球近地軌道為丁以菱提供數據,而丁以菱自己則把自己的艦隊靜靜的停靠在了月球的背面同步軌道上,以目前地球的科技水平,確實很難發現他們的存在,當然只是很難而不是沒有,這個新地球上也不乏聰明人。

大明帝國科學院的一位白髮蒼蒼的天文學教授,在某一天驚訝地發現,來自月球背面的的反射光譜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雖然這種變化肉眼根本無法察覺,可是他身為大明帝國科學院的教授,他有常人難以想象的資源去進行自己的研究工作,甚至哪怕只是嘗試,而這要得益於大明帝國一直以來的傳統~從不輕率的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妄下結論,無論提出的問題有多荒唐,只要沒人能提出有效的論據予以否認,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別人進行研究,甚至還得提供幫助,曾經很多改變世界的科技就是這樣誕生的,為此大明帝國皇家甚至還聯合很多財團一起設立了一個科研基金,為很多看起來荒誕卻又沒有太多商業價值的科研項目提供資金。比如,之前有人說月亮上存在海洋,於是有人就想通過觀測來確認月亮是否真的存在海洋,很多人為此提供了幫助,倒也不見得都是為了探索什麼宇宙,其中有人覺得好玩,有人幻想著殖民月球,又或者僅僅只是為了反駁那些荒唐的說法。

丁以菱大概想不到,她的第四艦隊到來,甚至在大明帝國科學院內部引起了一陣轟動,很多人都在嘗試解釋月球發生光譜突然變化的原因,可是沒有人能夠拿出有力的論據。最後這份關於月球背面光譜變化的研究報告放到了大明帝國首輔,這位首輔大臣在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之後,把這份報告封存了,並且對所有知情者下了封口令。原本大家覺得這只是一種未知的天文現象,可是首輔下了封口令,大家一下察覺到事情不簡單,然後這事就引起了其他國家諜報機構的注意,同樣的報告也出現在了其他國家元首的桌案上,只是他們有些疑惑又有些失望,這麼一份關於月球背面的光譜分析報告到底有什麼意義,甚至讓大明帝國首輔不惜下封口令。他們當然是無法把大明帝國海邊的事跟月球背面的事聯繫到一起的,所以幾乎所有的國家元首都將這份報告束之高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