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旗津海水浴場的黃昏一景,攝於2023年。
旗津區位於台灣高雄市,包括了旗後和中洲這兩個主要聚落,當今地名源自於日治時代的本地詩社「旗津吟社」。
旗津本來是一座沙洲半島,南部與台灣本島相連,更是高雄市的發祥地。
在明末清初時期,旗後是打狗(今日高雄)的門戶,來自中國的帆船經常停泊於此,是內外船隻來往的重要轉運站。
不過到了1967年,為建造高雄港的第二港口,導致這座半島被切斷,從此變成了一座島嶼。
儘管有渡輪、海底隧道等建設,成為孤島的旗津仍獨立在高雄市區外,由於交通不便而發展受限。
當地人口呈現負成長,外移市區已成趨勢,但地方政府致力於發展觀光產業,以海產、海水浴場,以及舉辦大型海灘活動等方式吸引觀光客前來。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之「旗津區」條目。
高雄市旗津區公所之「認識旗津」的「歷史沿革」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