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君主的治理之道

本章節 868 字
更新於: 2023-08-05

韓王安六年二月,韓非子在秦國這片異鄉的生活情況很好,甚至有時覺得較生活於韓國的時期更好.

今天,韓非子獨自出遊,欣賞一棵柳樹.他覺得這棵柳樹的葉子很優美.

後世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恰好可以形容眼前的情景.

片刻,韓非子聽到一把熟悉的聲音.

秦王說:韓非兄,不好意思打擾你了.想不到,我今天在郊野地方跟你不期而然,我只是向你問好,別無其他意思.

韓非子說:秦王,你言重了.我的愉快心情沒有被你影響到.有時候,一個人遊覽大自然的風景,別有一番風味.

秦王說:沒錯.

未幾,秦王的侍從告知秦王有國事急需處理,秦王只好打道回府.

臨走前,秦王向韓非子問道:上次,你跟我談論君主應該避免過份寵愛臣子.那麼,你覺得身為君主,應該以甚麼為貴,以及應該要如何治理國家?

韓非子說:我就長話短說吧.

君主的原則,以靜退為貴。不親自操持事務而知道臣下辦事的拙和巧,不親自考慮事情而知道臣下謀事的福和禍。因此君主不多說話而臣下就要很好地謀事,不作規定而臣下就要很好地辦事。

臣下已經提出主張,君主就拿來作為憑證;臣下已經作出事情,君主就拿來作為憑證。拿了憑證進行驗核,就是賞罰產生的根據。

所以群臣陳述他們的主張,君主根據他們的主張授予他們職事,依照職事責求他們的功效。功效符合職事,職事符合主張,就賞賜他們;功效不符合職事,職事不符合主張,就懲罰他們。

明君的原則,就是要求臣下不能說話不算數。因此明君行賞,像及時雨那麼溫潤,百姓都能受到他的恩惠;君主行罰,像雷霞那麼可怕,就是神聖也不能解脫。所以明君不隨便賞賜,不赦免懲罰。

賞賜隨便了,功臣就懈怠他的事業;懲罰赦免了,奸臣就容易於壞事。因此確實有功,即使疏遠卑賤的人也一定賞賜;確實有罪,即使親近喜愛的人也一定懲罰。疏賤必賞,近愛必罰,那麼疏遠卑賤的人就不會懈怠,而親近喜愛的人就不會驕橫了。

秦王說:韓非兄所言甚是,我們改天再談吧.

韓非子微笑地說:好的.

接著,秦王拜謝韓非子後,返回朝廷處理政事,而韓非子繼續漫遊大自然的風景.

待續.

參考資料

韓非子.主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