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新地球的新計劃
本章節 3812 字
更新於: 2023-07-14
很快這次行動就被作為新聞在星港內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這顆星球也被正式命名為「新地球」,討論新地球發生的一切,似乎都成為了星港里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節目。要不是星球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病毒,有些人估計就興沖沖的自己跑去「一日游」了。總之,大家都很期待著接下來會發生些什麼,也熱烈地討論著,該以何種方式對待新地球上面的文明,出人意料的是絕大多數人都不贊同武力征服,也不知道是因為這些土著有著跟人類一樣的臉,又或者是因為懼怕新地球上那些恐怖的病毒,又或者是因為那令人咋舌的人口數量,又或者因為曾經遭受過帝國的殘酷剝削,所以大多數人對這種行為都是嗤之以鼻的。
離開神經鏈接室之後,陸佐為終於擺脫了那種不踏實的虛浮感,似乎是意識在兩個身體之間切換,給心理上造成了一丟丟的不適感,陸佐為還是到醫療室做了個簡單的檢查。丁以菱早早的在醫療室的出口處等待著,看到陸佐為,便忙不迭的上前招呼道,「指揮官,怎麼樣,我的機器人能不能大量生產?剛才的實戰測試已經表明它們幾乎可以勝任在新地球的所有工作,只要大批量生產,我們對於新地球的各種研究都能快速推進。」
丁以菱滿心期待,可惜有個聲音否定了她的提議,自然是跟丁以菱不怎麼對付的勞拉, 「利用現有的民用機器人庫存進行改造已經足以,我們當下的主要任務仍然是保障星港的安全,對於新地球的武力征服,根據輿論統計,已經是被否決的方案,最起碼我不能在當下的情況下進行,因此機器人的大規模量產並非最緊迫的工作,大批量生產僅僅適用於新地球大氣層內用途的武裝機器人,是一種浪費行為,對新地球病毒的疫苗研究也正在穩步推進,一旦完成,針對新地球的研究工作也可以馬上全面展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政治手段整合地球勢力為我所用,不需要浪費寶貴的資源製造戰鬥力不高的機器人。」
丁以菱自從上次接到陸佐為的救駕密令之後,就感到自己與陸佐為的關係越來越親密,自然的與勞拉的關係就越來越冰冷,因此面對勞拉的反對,她一點都不感到意外,隨即毫不客氣地還以顏色,「你根本就沒意識到新地球的重要性,我們初步探索之後,在這個星系發現了12座星門,我從這些星門上發現了我們的技術痕迹,但星門全都遭到人為破壞,這說明這個星系很久以前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交通樞紐才對,不知道什麼原因被人為封閉,而且大量的證據表明,這些事跟新地球有關,我從他們的古代遺跡中找到了一些證據,但是有大量的古迹正遭到當地土著民破壞,所以我需要儘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這些地方,防止這些證據的毀滅,而機器人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丁以菱幾乎是怒目而視,但是勞拉畢竟是勞拉,作為高級人工智慧,她很自然的做出了不以為意的表情。
「我贊同丁少尉對於新地球的重視,目前我們對這個宇宙知之甚少,整個星港都處於不確定的狀況中,潛在的危險難以估量,一旦我們遭遇力量遠超於我們的敵人,我們將無路可逃,因此星門的調查和修復才是「超新星號」星港的首要任務。」勞拉作為星港的副官,考慮的首要問題永遠都是星港的安全,看起來她是在贊同丁以菱的理論,實際上她卻在對星門修復的問題上有著不同的解決方法,作為人工智慧她永遠都是簡單直接的用資源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她認定應該將資源集中在對星門的修復上,而不是繞一個大彎子,先去整合新地球,搞清楚前因後果,再去修復星門,那完全是浪費時間,至少在勞拉看來是這樣的,總之她是不打算擠出資源給丁以菱搞什麼機器人大軍了。
感覺還不夠,勞拉又補充道,「我們已知的技術並不適用與這些星門的修復工作,所以我們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重新掌握這些星門的技術原理,科研中心正在著手此事,星門的調查工作已經展開,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量的資源消耗,所以我不建議指揮官花費過多的資源在新地球的事務上,畢竟就算整合了新地球,我們要把新地球的生產和科技水平提高到能夠幫助我們修復星門的程度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而我們現在並不確定還有那個時間。我支持在新地球的高空軌道上建立一座行星哨站,但丁少尉所說的機器人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行為,因此我不建議吧星港的生產力用於生產這些機器人,現有的庫存足以達到丁少尉的要求,而且……在隱藏於暗處的未知敵人所帶來的威脅沒有消除之前,除了控制機器人的製造規模以外,對與新地球的調查也必須是與星港完全隔離的情況下進行,在必要的情況下執行1710號協議,目前星門修復工程的子任務恆星哨站工程也即將展開,只有完成恆星哨站之後,我們才能真正的進入對星門的修復工作,而新地球的行星哨站我們可以派遣一直調查艦隊來完成,利用艦隊自身的生產能力建設新地球的行星哨站,同時對新地球展開調查,我將此擬定為1711號「新地球獨立調查協議」,請指揮官予以授權。」勞拉看起來是有所退讓,還迅速給出了解決方案,其實是把摳門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很多旗艦都有生產能力,但是跟星港的生產能力是完全不能比的。
雖然勞拉和丁以菱的最終目的都是把星門重新修復,但是卻有著不同的思路,勞拉說的有理有據,但在丁以菱看來,只有搞清楚12星門和新地球上的事,然後才能搞清楚其他事,就像讀一本書一樣,只有把這本書讀懂了,事情才能順利,才能防範未知的風險。而勞拉的思維過於簡單粗暴,陸佐為思索再三,最終還是決定聽從勞拉的決定,這自然是引起了丁以菱的不滿,但是人類不同於人工智慧,就在於人類是有感情的,所以在陸佐為的一通忽悠下,又是保證,又是誇獎,又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好說歹說,總算是把丁以菱說服了。
其實丁以菱並不是真的對自己的方案有多堅持,她只是覺得自己作為指揮官的親信,應該被重視,當陸佐為放低姿態對她連哄帶騙時,丁以菱感受到了這種重視,所以她也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陸佐為的央求。
陸佐為知道勞拉的提案是最理性的選擇,有時候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反而是最有效的,對於丁以菱的虧欠,只能從其他方面彌補了,「我打算組建一支負責探索和研究的艦隊~第四艦隊,用於建設新地球的行星哨站,以及對新地球的研究工作,我們不能大規模生產機器人,但我們可以直接利用新地球的力量來幫助丁少尉來進行她的研究工作,不過就像勞拉說的新建的第四艦隊在必要時需要堅決的執行1710號協議,行星哨站建成以後你們直接駐紮在其中,換句話說你們會成為誘餌。」陸佐為也算是活學活用了,很快就把勞拉用在尚英尚雅姐妹身上的招數用到了丁以菱身上,陸佐為不知道丁以菱是不是會知難而退,隨即寬慰了幾句,「當然這只是一個備選方案,我們也可以等恆星哨站建設完畢之後,再進行新地球的研究與整合。而且我認為丁少尉對於氪金的研究同樣也很重要,甚至優於新地球,所以丁少尉你也可以先放一放新地球的事。」這話說的丁以菱眉毛一揚,她似乎沒有聽出陸佐為是在給她台階下,反而心中的勝負欲突然高漲,「恩,新艦隊?這麼說我陞官了?我覺得這個計劃不錯,但是勞拉必須把所有關於新地球的計劃轉交給我。」丁以菱並不是意氣用事的人,她認真思索著陸佐為的建議,氪金那玩意兒雖然作為材料實用性極其廣泛,也確實如陸佐為所說會引領一場材料革命,但是開採、提煉再到大規模應用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相比之下,對新地球的研究,對她更有吸引力,而且還能夠擺脫勞拉的掣肘,成為領軍一方的封疆大吏,也許將來自己就真的成為了指揮官背後的強大盾牌,丁以菱相信自己能幹出一番大事,她不想在陸佐為面前表現出過於柔弱無能的樣子,所以她一口答應了陸佐為的建議。
一旁的勞拉對丁以菱的要求也是一口答應了下來,根絕她的計算,丁以菱帶著一群舊船組成的艦隊去展開研究並不會對星港造成太大的損失,而且作為誘餌的收益遠遠高於那些舊船,隨後她又幫著丁以菱作了補充,「我們可以先把接觸規模控制到最小範圍內,確保隱藏在暗處的敵人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第四艦隊的真正情況,從而把風險降到最低。」很顯然是想給丁以菱確立一個明確的規範,保證自己的計劃不受影響。「比如……?」丁以菱面色有些不善,但她也無可奈何,因為心底里她也認同星港的安危是最高事項。「我們可以先找一個國家合作,利用這個國家來掩蓋我們的行動。」勞拉言簡意賅的答道。丁以菱思索再三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也許能行。」看到這兩位氣氛緩和,陸佐為趕緊拍板決定,「那就這麼定了,對了,那個裴卓武說不定能幫上忙。」本來陸佐為還想說,勞拉跟裴卓武有過一面之緣好說話,但是陸佐為隨即意識到那只是勞拉的一副軀殼而已,話鋒一轉,「勞拉的軀體你或許應該用得上。」陸佐為瞟了一眼勞拉,發現她沒有反對,算是同意了。
丁以菱在取得了陸佐為的同意之後,迫不及待的準備去掏空庫存中所有的機器人,然後對這些機器人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改造工程。勞拉得知消息后,果斷的限制了丁以菱從倉庫中繼續獲取機器人的許可。在勞拉的邏輯中,陸佐為的命令已經完成,畢竟星港也是需要機器人來維護的,這關係到星港的正常運轉,而維持星港的正常運轉也是勞拉的最高原則的構成部分,除非擁有全部許可權的最高指揮官下達自毀命令,不然誰都不能違背這一原則。
陸佐為終於有了閑心和時間在基地的各種部門中來迴流竄,曾經那些只存在於CG上的場景,當自己置身與龐大的建築群中時,陸佐為這才感受到科技和生產力革命帶來的震撼。陸佐為一開始最喜歡在空港觀看川流而不息的宇宙飛艦,時不時的還登上那些旗艦,去感受大艦巨炮的魅力,這應該是所有男人夢寐以求的事。可是當夢想變成現實,漸漸的也就淡然了,現在陸佐為最喜歡的還是在探測中心偷窺新地球上的一舉一動,當然也沒忘了瞧瞧裴卓武,以及尚英尚雅兩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