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後的睜眼

本章節 508 字
更新於: 2023-03-15

現在回想起來也是難以置信。

日日夜夜,無論是臨床還是影片,實驗室還是急診室,不管最後是兇是吉,目睹到生命起落已經不下數千次。

生命的生老病死是人一生必定要遭遇到的歷程,對醫者而言如果不去習慣的話,帶著情緒去診斷下個病人,那是不須多言的危險。

死亡。

雖然不常見卻還是會遇到,第二、三次時已經不會因為病人死去而感到哀傷,於第五次後,更不會再因為家屬的低氣壓而擾亂心思了。

重病。

反倒是安撫患者的情緒比較重要,據說患者的樂觀與否能有效幫助回復速度。只是內外科的醫生本業就是治病,還要精通安撫話術便顯得強人所難,幸好醫院的護理人員都很優秀,偶爾現身說法說說治療現況,通常不會帶來太多心理負擔。

衰老。

不時有不服老卻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或是倚老賣老對中年人頤指氣使,但畢竟萍水相逢,只要好好提出保養建議的話,下次再來看診的機會渺茫,一次就結束是重點。

出生。

……

…………

畢竟不是婦產科醫師,當然不會有機會遇到。

但而真遇到的當下,自己也不會是醫者,而是一名人父了。

與自己最愛之人共同的愛,變成具體真實的溫暖。

我想,無論多少次,那份對降誕的生命感動的心靈,編纂期望的文字化其名韙的祈使,應該永遠不會褪去吧。

「所以這孩子的名字,就這麼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