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前線急缺運輸工具 謝老率眾戰略南下

本章節 1200 字
更新於: 2023-02-04
建國初年,東北的工業烽火彌漫,摧毀殆盡,自從中蘇條約簽訂以來,「旅大」迄今為蘇軍所佔,蘇聯人掐住了重要的咽喉要塞大連港,意味著各國商船皆不能前去此地,事實上早已等同於封港。這對共軍來說是極其不利的,外面的物資運不進來,國內的東北工業基礎設施又被蘇軍洗劫一空,共軍不得不面臨窘困,這段時期韓國局勢惡化,中蘇之間彼此都聞到了朝鮮戰場上彌漫著的硝煙。

順便說下旅順和大連港,「旅大」關乎國家的存亡,如果蘇聯人不肯還,美國人又覬覦了去,那麼也就意味著中國的東北亞海上戰略物資通道將徹底被它國切斷,筆者認為共軍可以用出兵入朝作戰以此為由向蘇聯人討價還價,也好作為籌碼讓蘇聯人能夠把旅大早日還予中國,雖然共軍內部林彪反對出兵朝鮮,然而上頭大佬還是力排眾議,出兵朝鮮就這麼鐵板釘釘了。

我們在鳥瞰當時的臺灣基隆港,一萬噸級的輪船可出入無阻,有停船碼頭十八處,浮筒六個,可同時停靠三千噸級以上兩萬噸級以下輪船24艘,沿港碼頭皆設有起重機,屋內設有升降機,且有活動棧橋可接通船上,尤稱便利。倉庫前後並有鐵道連貫,港內有浮式起重機和小貨船若干,方便了物資運輸。反觀共軍,唯一能夠從海外獲得戰略物資通道的就只有南邊的香港。

會議上,陳雲大致交代了朝鮮前線戰事,只見他點了一支雙斧牌香煙,猛吸了幾口,皺眉緊蹙的說:在座的各位,現在前線戰事吃緊,美軍冷不防地從仁川登陸,撕開了一個口子,我軍有被包圍殲滅的風險,現在前線急需物資,而我們的交通運輸工具又捉襟見肘,蘇聯人給我們的運輸車數量有限,我們還得發揚自力更生的傳統,自己動腦筋想辦法。

謝國棟舉手發言道:我當年在北平任襄理的時候和宋子亮頗有些交情,我認為我們可以調配一支人馬去香港和宋子亮談判,我想我們可以從他的孚中公司購買一些交通運輸工具。

齊慕棠接過話來:我認為謝老的辦法可行,既然國民黨可以問英國人手裏買下伏波號炮艦,我們為什麼不能買他們的戰列艦。

陳雲繼續說道:現在英法等國都是站在美國這邊,我們從英國方面訂購的兩艘戰列巡洋艦此刻已經化為泡影,你就別再重提此事了,現在我擔心的是英國人如果阻止宋子亮把交通運輸工具賣給我們怎麼辦?根據我得到的情報,美國已經下達通牒,要求在港的公司履行承諾,任何輜重都不允許用來資助我們,其中就包括交通運輸工具。

謝國棟:這個我有辦法,我們可以把整車拆卸下來,運到廣州再行組裝,這樣就可以避開香港出入口署的視線,他們只寫了不得整車出售給共軍,沒有寫汽車的散裝部件不得出售給共軍,何況我們此去香港是以民間商人的身份去和宋子亮談買賣,我想只要我們不透露任何風聲,沒有人會調查買主的身份背景。

陳雲:還是謝老想的周到,那我們事不宜遲,儘快安排人手去香港。

會議上陳雲欽點了謝老、齊慕棠和衛玉英等幾位同志,謝國棟搖身一變成了煤運公司的謝老闆,衛玉英則變身成為謝夫人,一行人喬裝打扮成商人的模樣,開始南下趕赴廣州,又從廣州輾轉至香港,準備幹出一番驚世駭俗的成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