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1
本章節 2566 字
更新於: 2022-09-15
兩小時前,第七過渡移民安置營,S-4D管制哨站 ……
在營區外圍設置的感測線受到重物觸發,使的最近距離的S-4D哨站內鈴聲大作,輪班的幾個衛兵從牌桌抬起頭確認牆上的時刻行程,並轉而望向目前手氣最好的同伴,被點名的衛兵搔搔腦袋,將手中的撲克牌往桌上一蓋,離席開始著裝禦寒衣物、束上裝備腰帶,最後走向雙門設計的出口。
離開哨站接觸到外頭的酷寒,衛兵忍不住一陣哆嗦,不過這純粹只是突然身處驟降70度環境的反應,他身穿本地標準的外出服裝:附有加熱襯底的全套衣褲、防止在冰層上打滑的雪靴、輕薄但兼顧保緩效果的手套、頭戴的是據說源自於古代地球上稱作蘇聯毛帽( Ushanka )的變形版本、臉部也有客製化的護目鏡和抗凍絨巾完全覆蓋,這是陶米特里人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三個多世紀以來所演化的裝束,沒有運用任何花俏的科技,而是以他們的樸質作風來面對這裡的自然環境。
衛兵在特別架高的站台上就位,他試著挑望傳來感測反應的方向,只能隱約看到地平線上的一個黑點,按今天是個沒有風雪的晴朗日子來估算視距,自己恐怕還得在這裡站上一段時間,無聊之下便四處張望起來,然而目光橫掃,眼中所及的只是一片荒蕪、毫無生氣的凍原;仰望天空所見的是正值中午的陶米特里之陽,不過這是以行星自轉為基準的說法,若是按照延用地球標準的24小時作息制度,現在算是日間班下崗回家的時段了,而且不同於他在學校所見的模擬地球景象,這裡高掛天頂的太陽只是一輪黯淡的橘紅光暈,對這片大地照射柔和、無感溫度的日光。
而在衛兵身後的是一面佔滿視野、直達天際( 以他的位置所能觀察的角度而論 )的高聳人工物體。安置營是個佔地超過百平方公里,加上挑高屋頂覆蓋的巨大密閉系統,並在支撐結構外鋪設一層高效隔熱材料,使的內部空間溫度勉強維持在接近冰點的水準。
遠在視界邊緣的物體終於接近哨站,那是專用於運輸大量乘客的極地廂車,比起一般自用的雪行車算是個龐然大物,也是陶米特里行星上城市之間跨境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此時所見的極地廂車有著螢橘色外漆,車殼以雷射反光處理打上境管總局的標誌,意味這是限制用來載運安置營居民的專用接駁車。
陶米特里政府為了將一般國民和安置營的世界區隔開而採取相當嚴格的手段。首先,從安置營輸出的勞動力只會集中投入到指定的工地,離開營區的交通一律使用這種橘色專車載運,返回時也必定清點人數,全盤過程都在境管總局的監控下進行。至於營區內部也強制施行一條禁止對任何載具加裝隔熱處理的車輛管理法,為的是杜絕居民產生逃出( 官方文件上的用詞是『 未經許可的遷移 』行為 )安置營的念頭。而這也就是需要衛兵離開哨站,頂著凍寒迎接極地廂車的原因,廂車被禁止進入營區,車上的乘客必須在哨站前下車,集合接受盤點,然後才能允許以徒步方式回到營區內。
極地廂車的八顆冰胎嘎然煞止,衛兵確認龐大的車身精準的切著站台邊緣停妥,舉起閃爍綠光的指揮棒朝廂車的對外鏡頭揮舞,讓裡頭的駕駛看到燈號,解除車體的絕溫模式,開啟車門。
「 所有人出來列隊! 」衛兵用缺乏耐心的口氣朝車內喝令。
三十多個乘客隨著命令走出車外,他們穿著和衛兵大同小異的禦寒裝束,拖著結束一整天勞動的疲憊身軀,自動在站台上排成兩列縱隊,他們都已經習慣這套流程,不需要電暈棍的提醒就知道要讓出一條讓衛兵通行的空間。
衛兵將指揮棒插回腰間,改拿起一台灰色的短柄狀機器,逐一確認乘車者的身份,他沿著兩條縱列的中間前進,雖然表情被護目鏡和絨巾覆蓋,不過姿態懶洋洋的,顯然對這工作感到麻煩又無趣,因為根本不可能有傻瓜會中途跳車,他過去在這裡核對名單唯一會遇上的變化就是某( 些 )人在工地發生傷亡而產生的空缺而已,而那種事也會由負責工地的監督人員上呈詳細的正式報告,坦白說實在沒有什麼理由需要他離開暖烘烘的哨站、還有手氣正旺的牌局,特地跑出來作二次確認。
然而今天的情況卻出乎意料,檢驗到剩倒數的第五個人時,衛兵手上的掃描機發出表示異常的嗶嗶聲響。
「 嘖,怎麼搞的? 」衛兵嘟噥著檢查機器上顯示的數值,接著用手指壓住戴在喉嚨部位的通訊器,朝車內問道,「 嘿,我這裡有個『 E805 』的代碼,到底是怎麼回事? 」
「 『 E805 』? 」從車內傳到衛兵耳際的回覆不是出自駕駛,而是某個總局派來押車的低階官員,語氣相當傲慢,「 你是想說什麼?如果不知道代碼就去翻翻手冊啊。 」
「 我知道『 E805 』的意思, 」衛兵忍著脾氣說,這些直屬總局的小渾蛋不管階級再低,對著他們這些衛兵時都跩得二五八萬的,明明國防衛隊和境管總局是不分尊卑的平行單位,但是現實上大家都得看總局的臉色行事,「 我的意思是為什麼這裡有個傢伙在三個標準時前被註銷登記身份了? 」
「 好啦好啦,我現在就查一下, 」官員不耐煩的說完便切斷通訊。
趁著討厭鬼向上級連繫的空檔,衛兵掃完其餘的乘客,仔細端詳起『 E805 』的模樣,他這才注意到對方年紀頗高,雖然距離所謂的人生黃昏還有一段落差( 自治領近代大量從聯邦引進醫學技術,目前的國民平均壽命已經從原本的80歲大幅提升到115歲的水準 ),但是就從事重勞動的工作者來說也實在太老了,而且按建檔資料上『 佐科˙洛茲森 』所顯示,他已經連續八年在雅魯吉礦區作業,這其中顯然有誤,因為就算是身體素質極佳的壯年大漢也少有能在那種環境熬上三年,更別說這位穿著禦寒大衣也難掩單薄的老人。衛兵當下便理解到原本的『 佐科˙洛茲森 』早已身亡,而眼前的老傢伙就是被分配來頂替身份的新居民,這是當局用來掩蓋安置營人口變動情形的慣用伎倆。
「 喂,你仔細聽好, 」通訊器再度響起官員的聲音,「 給那個老頭放行,上頭已經開了許可讓他和『 訪客 』碰面,別問問題,也不準跟老頭多說話。 」
「 …… 瞭解。 」衛兵答應,他這時已經可以大致猜出內情,撇向老人的眼神透出一絲憐憫。
這老傢伙可能來自聯邦,也可能是教圈,總之一定是惹了什麼麻煩才逃亡到自治領,以為可以在這裡隱姓埋名,但卻不知道一旦仇家找上門,只要開出夠高的價碼,陶米特里政府就會毫不過問細節的賣了他。
這一切對當局來說就只是純粹的生意罷了。
衛兵對此早已見怪不怪,縱使難免生出一點同情,也沒有去探究其背景的能力和動機,他和老人非親非故,也不知道對方到底以前闖了什麼禍,總之,作為一個熟悉這套制度運作的一份子,他早已學會不去在乎老人今天回到營區內的下場,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明天之後,會有另一個陌生人頂替『 佐科˙洛茲森 』的名字,站在這裡接受他的檢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