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龍的群居性

本章節 375 字
更新於: 2022-04-26
2021年古生物學家描述了阿根廷赤湖組(Laguna Colorada Formation)的大量鼠龍化石。在挖掘過程中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處於不同生長階段的80件化石標本和大約一百枚保存在巢穴裡的蛋化石,其中一些蛋還可以看到正在發育的胚胎,而這些化石都屬於鼠龍這個物種。
在化石當中有至少11具可能不到一歲的幼年個體,經研究顯示這些個體可能是在相近的時間內出生,但又在同一起突發事件中死亡並被迅速掩埋,除此之外還有9具標本被認為處於亞成年個體,2具標本為成年個體。
如此大量的個體、巢穴、蛋在相近的時間和位置死亡並被掩埋,讓研究人員認為鼠龍可能為群居動物,在群體內年齡相近的個體會組成小群體一起行動。其他早期的蜥腳形亞目如板龍、大椎龍等很可能也具有類似的習性。研究人員認為群居行為的出現有利於大型植食恐龍尋找食物、保護幼體,為其成功擴散至全球各地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