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應該知道,除了大眾文學的小說比賽之外,其實每年都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地方獎項可以參加。
這些地方性的比賽通常參賽者會比較少,而且內容較偏向於鄉土民情的部分,以前似乎會限定參賽者的戶籍必須要在當地,或者是有在當地求學經驗之類的才可以參加,所以競爭者少,而且得獎的金額頗高,可以說CP值很高。
就算是現在已經除去在地經驗和戶籍的侷限,只需要沾到當地的景物與設定即可參賽的狀態下,參加比賽的人數仍是不多。
為了吸引更多人參加,有時候會看到延長比賽時間,或者比上一屆徵稿時間還要長的狀況,就知道到底有多缺稿件了。
通常同比賽分成學校組、社會人士、黃金組,每一類別都有不同的要求,詳細情形可以在簡章上找到答案,有的要列印出來,有的會要求燒錄成CD,希望大家能張大眼睛仔細詳閱,務必遵守唷。
之前看過一位文學大大的影片,才明白地方文學似乎是滿多文學領域的人才「練功」的地方,文學界大佬很多都曾是地方文學獎的常勝軍。
所以推薦大家可以多方嘗試,先去看看歷屆得獎的作品風格抓個方向,接著就是多去嘗試投稿,剛好也可以促進一下地方文學的發展,當然若能得個獎項是再好不過的了,絕對是加分。
話說回來,那位文學界的前輩曾經透露,評審們在初步選作品是相當快速的,因為先淘汰掉一些文筆等基本功不及格的人之後,最後就是要從那些看起來很像「獎棍」的作品之中選出排名。
所謂的「獎棍」就是用雷同的作品,極可能是改個地名就到處去投稿不同地方文學獎,並以獲取獎金為目的的人,PTT曾經有人踢爆,曾經有人囊括了全台許多地方的獎項,結果統計下來他的父親身兼多職,什麼雕刻家、跑船的等等都有,一下住台北,一下又是桃園,甚至到南部,除此之外作品的格式很雷同,有規格化的趨向。
規格的部分,就例如用某場景回憶過去,然後串聯起童年的記憶與有傳統職業背景的家人,引起一些感情漣漪,接著最後用某一句話總結頓悟,與開頭呼應之類的。
之前曾與編輯討論過這個,他也搖頭苦笑,獎棍似乎早已不是新聞,就連屏東收件的窗口也曾經說過「想盡可能避開疑似獎棍的稿件」。
我想這可能是地方文學的一種弊病,以前有戶籍等限制,現在條件放寬成只要跟當地相關即可,又加上大家普遍比較少關心地方獎項的種種原因,都助長這樣的「獎棍」橫行。
地方政府每年都會不厭其煩地辦地方文學獎,無非就是為了鼓勵大家能多參與藝文活動,並且記錄下當地的記憶等等的美意,被有心人士如此利用,真是讓人無奈。
也許獎棍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吧,畢竟金額真的不少。
只是個人不太認同,我還是認為資源應該要給正確的人,然而要怎麼遏止「獎棍」歪風,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畢竟獎項都是在匿名的狀況下受審,實在不簡單呢。
你們覺得呢?
是說最近決定要將《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系列開放收費~
將在Penana率先發文,最新三章會鎖起來
這並不會影響到未付費者的權利──也就是說,有訂閱的人可以率先看前面新的三章,未訂閱的每周三也仍能收看文章,只是消息可能會更慢一些(?
總之,懇請有能力的各位能多多支持><
隨著訂閱的數量變高,兔子將會產出更多有意思的創作
也會陸續規劃福利唷!

歡迎加入成為粉絲>////<
https://www.penana.com/membership_plan?id=7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