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卡鷹鼠鯊

本章節 556 字
更新於: 2021-05-25
2021新種鯊魚

學名:Aquilolamna milarcae(屬名意指其寬闊的胸鰭如老鷹一般,種名暫不清楚含義)
目:鼠鯊目(存疑)
科:鷹鼠鯊科
屬:鷹鼠鯊
模式種:米蘭卡鷹鼠鯊

正模標本為INAH 2544 PF17

描述:
該物種發現於墨西哥阿瓜努埃瓦組(Agua Nueva Formation),生存年代為晚白堊世土侖期。 其最大的特徵在於寬闊的胸鰭。 鷹鼠鯊的正模標本約為1.66公尺長,不過胸鰭完全展開卻可以達到1.9公尺寬,這對誇張的胸鰭可能是為上下撲打提供動力,同時鷹鼠鯊的化石上展示了發達的尾鰭,這說明它們會像正常的鯊魚一樣採用尾鰭驅動身體前進,可能存在的胸鰭動力也許只起到了輔助的作用。 在化石上,鷹鼠鯊只保留了胸鰭和尾鰭,鷹鼠鯊身上各鰭的缺失,有可能只是因為化石沒能保留。由於鷹鼠鯊長得很詭異,因此該物種的分類是一大難題,基於脊椎和尾鰭的骨骼結構,其被暫時置於鼠鯊目下。化石上顯示的多種特徵表明該物種是濾食性的。 該物種是中生代晚期軟骨魚多樣性的一個見證。該物種的出現將鷹形遠洋的軟骨魚在蝠鱝之前推進了3000萬年,該物種很可能在6600萬年前的隕石撞擊中同恐龍一道絕滅,與鷹鼠鯊一同退場的還有中生代富有代表性的濾食性魚類厚莖魚目。在這之後,遠洋的巨型濾食生態位由巨口鯊、姥鯊、鯨鯊、蝠鱝和鬚鯨等所佔據並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