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時間幾乎停止的臨海小鎮③

本章節 3195 字
更新於: 2021-05-24
  「那麼重點來了。」子昂頓時提高興致,雙手在鼻前交疊,煞有介事地沉聲說:「草稿和定稿的內容幾乎沒有差異,就是改了幾個錯漏字,然而有一整篇的報導直接被拿掉了。」

  「胃口已經吊得夠久了,直接講啦。」

  「那是一篇關於失蹤事件的報導,失蹤的人是當時就讀這所高中的學生,周芳儀。」

  「知道為什麼沒有被刊登嗎?」

  「內容寫得很好,說是報章雜誌上面的文章也沒有問題,不過很顯然沒有寫完,後面草率且失去了原本的公正立場,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收尾,停在很奇怪的地方。」

  「那樣就是沒有刊登的原因了吧。」謙和頓時湧現被耍了的煩躁感。

  「別急著下定論,先看看內容再說吧。」

  子昂拿起用訂書針裝訂的草稿刊物,翻到其中一頁之後反嚮往前推。

  文章一開始節錄了古今中外關於人魚的傳說故事,基本上全部的內容都引用自其他書籍,洋洋灑灑寫了數頁之後突然提及小鎮一樁失蹤案。

  撰寫文章的當時可能距離案發時間不久,詳細寫明了調查經過,同時敘述警方與居民組成搜救隊入山尋找,然而筆調在提及山道某處發現大灘血跡的瞬間突然劇變,宛如換成不同人進行書寫似的,偏執地重複著「她看到了人魚」、「她被人魚帶走了」、「她被人魚殺死了」等等不明所以的內容,反覆重複,最後以一句「對不起」無疾而終。

  謙和凝視著最後那三個幾乎要穿透紙張的字,緩緩吐出一口氣。

  翻頁後的下一篇作品是謳歌愛情為主題的新詩,短短的,不到十行,筆法生澀卻充滿對於戀愛的豐沛情緒。如此懸殊的反差讓他忽然感到有些暈眩。

  「這種聳動的文章本來就不能刊登在校刊裡面吧,我如果是老師也會退稿……還是當時有哪名學生故意拿不存在的失蹤案想要寫成報導風格的恐怖小說?」

  「我問過一些人,失蹤事件是真的。」

  「等等,所以這篇文章的內容也是真的嗎?」

  「人魚的部分暫且不論,大致都是事實沒錯。十年前,這座小鎮有一位高中少女失蹤了。」

  「講什麼廢話,人魚那邊本來就不可能是事實吧……話說既然都在山裡找到大片血跡了,那樣就是誘拐或殺人案吧,嚴重很多耶。」

  「關於這點,其實處理屍體並不難喔,肉的部分能夠燒成焦炭;以強酸溶解;或是剁碎之後用沸騰的熱水溶解掉脂肪煮成肉糜,進而灑在海洋或者是埋進農田,主要的兩大問題點是耗費時間和味道很重,以及事後必須徹底湮滅證據……不過小鎮三面環山,深山裡面的工寮又剛好符合毀屍滅跡的各種條件,應該不成問題。」

  子昂流暢說完,聳肩補充。

  「當然啦,花點時間走到深處,隨便找個山谷扔下去也是一個簡潔明瞭的作法,此外也有海洋這個選項,只是貿然將屍體扔進海裡很有可能被浪打上岸。這點應該也可以判斷兇手沒有漁船,否則將屍體灌水泥扔到海裡是最萬無一失的辦法。」

  「誰在跟你討論怎麼處理屍體啦……話說為什麼這麼瞭解?有點恐怖耶。」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的時代,查完基礎知識之後就靠想像力了。」子昂搖了搖拿在右手的手機。

  「……你沒有否認耶。」

  「喔喔,那句台詞讓現場突然充滿戲劇張力了,這邊應該要下緊張刺激的背景音樂吧。」子昂勾起嘴角,不過頂著謙和的無奈眼神,很快就放棄演下去地搧搧手說:「十多年前我才六、七歲,別說處理屍體了,連誘拐高中生都辦不到啦,客觀看來不會是我做的,實際上也真的不是我做的,還請放心,你的青梅竹馬兼摯友並不是變態殺人魔。」

  「那樣真是太好了。」

  「講了這麼多,你有想起什麼可以寫成報導的事件細節嗎?」

  「你那個時候才六、七歲,換句話說,我也一樣是六、七歲,連當時人魚熱潮的事情都記不太住了,怎麼可能知道什麼細節。不如說,今天才第一次知道這個事件。」

  「大人們確實不會在我們面前刻意提到這些事情。」

  「聽起來你已經調查過後續了,最後有找到屍體嗎?」

  「我也是前幾天才發現草稿版本有所不同,尚未深入調查。」子昂無奈地攤手說:「不過剛才也講過小鎮附近到處都是山,分屍之後隨便找一個山壑扔著根本沒有人找得到,一段時間之後大概就被野狗、山豬之類的動物吃到只剩下碎屑了,老一輩的甚至說過山裡有熊……雖然從來沒人見過就是了。」

  「那麼大概真的變成懸案了。這篇文章因為內容問題,無法刊登在第二十八期的校刊,又因為到現在都還沒有破案的緣故,當時撰寫文章的作者本人當然也不可能找到兇手。」

  謙和蓋上草稿刊物,將之往回推。

  「結論就是這樣沒錯,如果你的數學有稍微分到國文方面才能就不用常常補考了。」子昂點頭說。

  「要你囉嗦,刻意提起這件事情要做什麼?」

  「我打算拿這篇報導當成本期校刊的重點。」

  由於子昂露出燦爛笑容說得理所當然,謙和微微張開嘴愣了好幾秒才恢復吐槽能力。

  「你打算拿這樁懸案寫成報導?這樣聽起來,一開始的新詩可能還好些。」

  「以現在的觀點和在校高中生的立場回顧、調查這起懸案有很多地方可以寫呀,而且根據草稿,這起事件的犯人和人魚有關,更是契合我們要捕捉人魚的主要目的。」

  「你居然真打算去捉嗎?」

  「當然,我向來一言九鼎,如果真找不出什麼新情報,大不了改成人魚解說第二版本,反正今年有這方面的專家凱晨學弟學第執筆,內容豐富程度絕對可以超越第二十八期校刊!」

  「你有候補方案就行……那麼敢問社長大人打算從何調查這樁懸案?」

  「首先從『周芳儀』著手吧。」

  「這樣不太好吧,怎麼說也是被害人的親屬,你拿校刊這種理由去打擾他們──」

  「你果然沒有認真看。周芳儀也是這篇報導的作者喔。」

  「……什麼?」謙和愕然拿起草稿刊物,翻回那篇報導的頁數看向作者欄位,遲疑地說:「所以失蹤者自行寫了這篇報導……當然不可能有那種事情,而是當時在校的某人刻意用『周芳儀』當成筆名,寫了這篇文章。」

  「越聽越覺得有調查的價值對吧?」

  「但是也無法排除作者是想要消費受害者的混帳的可能性吧。」謙和一邊說一邊將社刊翻到版權頁,掃了一眼問:「那麼這位……梁恕仁老師呢?會一起拍照就是校刊社的指導老師吧?」

  「我問過班導,說是好幾年前就辭職了,而且回答的時候吞吞吐吐,可能有某些隱情。畢竟看起來年記不大,轉到其他學校教書的話也不會使用『辭職』這個字眼才是,這點也是值得一探究竟的部分。」

  「看起來是什麼意思?你見過那位梁老師?」

  「根據校刊社的傳統,每年都會拍一張社員合照,讓每位社員在背面簽名……等等,我找找看,記得就放在這裡。」

  子昂蹲在書架下方的鐵櫃,搬出了好幾個紙箱放在地板,接著取出一本厚重的塑膠資料夾,翻找片刻才取出一張照片。

  謙和道謝接過照片,低頭看著照片當中十多位學生以及站在角落一位身穿白襯衫和西裝褲的男老師。從外貌判斷是剛執教鞭的年輕老師,戴著黑框眼鏡,單手搭著一位男性同學的肩膀,對著鏡頭露出大大的燦爛笑容。

  接著,謙和在記住人數之後將照片翻到背面,一一對照簽名,雖然數量符合卻沒有看到「周芳儀」這個名字,暗忖果然是刻意為之的筆名。

  「以前的校刊社有這麼多人喔?」

  「這張是例外,好像只要有投稿作品,不管是不是社員都集合起來拍照了,應該是當屆社長很有人望吧,第二十八期的校刊也是歷屆最厚的一本。其他屆的照片都是個位數的人,不如說光是有新社員願意加入就要謝天謝地了。」

  「真是淒慘。」

  「這座小鎮的學生人數本來就少啊。」子昂抿了抿嘴唇,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問:「謙和,發行這本社刊的時候,韶華姊應該是在校生,不然也才剛畢業沒多久……能夠幫忙問問看細節嗎?」

  「我試試,不過最好別抱持希望。我也和你一樣,幾乎沒有辦法聯絡上她,發的訊息都被已讀不回。」謙和無奈地說。

  「這點就順其自然了。」

  已經將近十年沒有親眼見過自家姊姊的謙和無奈嘆息:「說起來,校友的連絡方式去問老師比較快吧?」

  「試過了,然而不管我怎麼說都無法駁倒『個人隱私』這個論點。」

  「說得也是。那麼今天就這樣子吧,我想回家了。」

  「我留著再整理一下資料。」謙和彎腰從抽屜取出兩本用長尾夾夾住的文件,開口說:「這是兩個版本的影本,只有包含報導的部分,回去有時間可以研究研究。」

  「你做事還真的不留破綻。我可不保證啊,無聊的時候再翻翻。」

  「說是這麼說,不過我知道你會認真看完的。」

  「囉嗦,明天見。」

  謙和隨手將兩份文件塞入書包,瞪了一眼就大步離開社團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