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蟲是古生代節肢動物的演化支之一,雖然目前發現並命名的物種數量已經超過一萬五千種,但目前只有兩個物種的化石保存良好足以提供用腿呼吸的研究訊息。
而兩個物種分別是來自寒武紀伯吉斯頁岩(Burgess)的聳棒三葉蟲(Olenoides serratus)和來自奧陶紀比徹河床(Beecher)的三分節蟲(Triarthrus eatoni),而這兩個地點都具有不同的保存方式,從而保存了化石紀錄中通常沒有的解剖特徵。
儘管沒有完全保真的保存下化石,但是科學家通過運用各種成像技術,觀察到了兩種三葉蟲節肢分支的結構細節,這些細節表明其擁有呼吸功能,並且影響了三葉蟲的節肢進化。
化石材料表明三葉蟲節肢的前端有著鬚狀凸起,從最厚處測量寬度約為31~49μm,狹窄的部分寬度約15~26μm,相鄰鬚狀物之間相距約15~28μm。膨大的鬚狀物逐漸向中心區域傾斜,沒有明顯的邊界。
另外得利於CT掃描,研究人員得以觀察血液是如何通過這些微妙結構中的腔室並過濾的。而血液會在移動的過程中沿途汲取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