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

本章節 2111 字
更新於: 2021-01-29
  一一二四。

  「第一城」北面淪陷區,中部區域。

  把「第一城」外周遭一百公里定義為內環,淪陷區域邊緣往內算起一百公里定義為外環,外環與內環之間便是中部區域。

  「敵策局」在這區域投放了三個機甲大隊,整整三千台機甲兵就是為了撕裂敵人的防線,在「雷光作戰」進入第四階段,也就是成功打開南面潛入路線的現在,這三個機甲大隊接下來的任務便是維持戰線。

  說白了,就是各隊伍竭力炫耀自己的存在,讓「警戒者」不得不留在這個區域。

  考慮到需要主動吸引敵人好炫耀自己的存在,每個機甲大隊的主力軍是以紅色機甲兵構成,配備50毫米機關炮的這類機體因為彈藥承載量難免速度較慢,表面看起來似乎不適合誘敵作戰,但實際上這才是最妥當的策略。理由很簡單,即便機關炮無法打穿「警戒者」的外皮,大口徑子彈的火力還是能夠一時妨礙對方的行動,質量這個法則也適用於敵人身上。

  與其單方面地拚命閃避,倒不如以多個小組搭配火力壓制與掩護移動,這才是現代軍事,又或者該說人類的戰鬥方法,再加上戰鬥管制系統處理情報與提供值得信賴的指示,可謂達成「上帝之眼」這種等級的支援,因此至今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的戰鬥,每個機甲大隊的損耗率壓制在百分之二十之下。

  五分之一,六百台機甲兵脫離戰線,就數字來看是挺尷尬的,雖不至於稱為潰散,但考慮到剩餘機體也必定有相當損傷的話,某程度上可以判斷作戰能力大幅下降,假若以精神的層面來說,失去六百名同伴也會對駕駛員造成相當大的打擊。

  然而,北面戰線完全沒有任何潰散的跡象,歷經兩個多小時激烈的戰鬥,即便不可能像作戰初起時那般生猛如虎,但放眼現在整支陸軍依然順暢地完成其任務,之所以發生這麼夢幻的情況,全賴於兩個因素。

  第一個是作戰的訂立,從一開始到作戰每個階段早就預估過損傷率,目前的狀況一如作戰開始前的計算。想當然士兵被告知有多少人會脫離戰線並不意味著就不會受到打擊,相反甚至會給人一種死亡任務的印象,感覺被當成犧牲的數字,而扭轉這個觀念——把戰術層面情報也與士兵分享的理由,便是豪言保證「零陣亡」的宣告,這亦是第二個因素。

  這應該是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戰爭經驗吧,指揮官居然從一開始就向陸軍宣告了只要確實執行作戰計劃的話就不會有人陣亡,全部士兵都能活著回來,而這並非是只為激勵士氣的空談演講,當中有著仔細的規劃從而令人信服,這甚至比當時守衛「第一城」更為誇張,最終這個訊息順利傳達給了三個機甲大隊每一名駕駛員。想當然理論上說得通,感情上還是很難全盤接受,只是在作戰開始一個小時後,得出損耗率只有接近百分之五時,那個宣告得到印證,自此全軍的士氣就高昂得不得了。

  「警戒者」正如其名,是屬於警戒局部地區並作出反應的敵人,本體屬於操控肢體的指揮官而沒有太大破壞力可以暫且不論,屹立在地上的肢體才是能夠撕裂機甲兵金屬裝甲的存在,只是這個撕裂除非發生了糟糕的事態,否則一般而言在機甲兵高速行駛的狀況下,要正面硬吃一擊也不是常見狀況。

  因此在作戰計劃中訂立了一個駕駛員們很難想像的條件,就是當機體失去一定戰力時可以主動捨棄機體,不過光是如此也沒什麼,畢竟器具壞了要捨棄本來就是對的,總不能叫失去武器的士兵還繼續主動衝上去和敵人肉搏,所以重點在於如何幫助失去機甲兵的駕駛員撤退。

  以一般論來說,戰場會被認為是個相當混亂的地方,充滿戰爭迷霧不說,在戰鬥發生時也很難確保所有狀況並且有所反應,因此要一邊前進、擾亂敵人之餘,還要確保撤退路線什麼的,可謂癡人說夢。只是這種認知只適用於人類之間的戰爭,畢竟就算有常理、情理可言,卻不存在任何鐵則,可是和外星敵人的戰鬥卻不是如此。

  從知道敵人存在威脅判斷順序的時刻起,人類當然徹底地研究過,想當然也會徹底地利用,也就是說只要周遭一定距離內有機甲兵存在,不攜帶武器的人類只用雙足行走的話可謂百分之百安全。

  引誘敵人移動本來就是這三個機甲大隊的任務,如今為同伴多開闢一條回家的路也不過是順便,因此只要駕駛員捨棄機甲兵,由同一個小隊的同伴又或者後續部隊護衛的話,那就沒有死亡的可能。

  因此用機甲兵損耗率來形容是最貼切的,目前未有任何駕駛員陣亡,要說有什麼意外的話,就是戰術分析官、機甲兵研究人員與整備人員都無法準確預估出這些損耗的真正原因。

  目前為止損耗的機甲兵超過九成都不是因為與「警戒者」的直接戰鬥所導致,而是各式各樣的故障迫使駕駛員只能放棄機體。

  那些相關人員無法準確預估的不是想不到會發生故障,倒不如說他們大多都知道在這次「雷光作戰」中機甲兵應該會不勝負荷,就只是想不到故障與戰鬥受損比例是如此誇張罷了。

  始終機甲兵是為了特化在「第一城」的防衛戰而設計的,即便它使用四輪驅動,像一個長方形鐵盒子的機甲兵也很難說是適合走野外崎嶇不平的路,而且為了能夠靈活地進行城市巷道戰以及利用空中軌道運送,再加上主旨是急速的短期作戰,自然捨棄了很多長時間作戰所需的設計,諸如散熱與其他持續作戰能力相關項目就是一大問題。

  當然這些人員都知道「雷光作戰」而需要做什麼準備,亦確實為機甲兵進行了很多加急的改裝,甚至應該稱讚把本來不是作這用途的兵器在短短一個月內改造到勉強能應付作戰的人員,只是事實就是如此,在士氣如虹的狀況下駕駛員順利對抗著「警戒者」,卻因為機械故障而不得不提早撤離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