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我們(2)
本章節 4066 字
更新於: 2020-08-26
「所以我說,妳和莊裕群到底在一起了沒呀?」
「唉,我就說我們不可能了,而且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
看著蔣詩涵發亮的眼睛,姜於婕很無奈,偏偏劉明瑩和簡靜雯也跟著幫腔:「可是妳跟他感情不是很好嗎?你們每天都一起來學校,放學也一起走,我們還常常在走廊上看到他拉著妳的手。」
「跟朋友間,這很正常吧。」姜於婕不當一回事。
「正常?就算再怎麼要好,除了情侶以外,哪對高中男女還會牽手的啊?」劉明瑩不敢置信。
上了高中以後,姜於婕被分配到了三班,莊裕群則是進入了隔壁的四班,雖然班級不同,但一面牆的距離並沒有使兩人因此變得疏遠,相反的,他們的感情甚至更勝於從前。
由於石板高中位在台北,兩人的家都是在基隆,所以火車是他們共同的交通工具,他們每天早晨都會搭同一班火車來學校。或許是因為他們時常走在一起的緣故,有不少人都在私底下猜測著兩人的關係,這些對他們關係抱持懷疑的人中,也包含了姜於婕班上的朋友:蔣詩涵、劉明瑩和簡靜雯三個。
對此,姜於婕覺得有些困擾。
「……況且,妳喜歡的那個學長,他不是---」劉明瑩話還沒說完,就被蔣詩涵用手肘撞了一下。
「怎麼了?」姜於婕歪過頭,疑惑地望著她們。
蔣詩涵偷覷著姜於婕的眼色,小心翼翼地開口:「於婕,妳喜歡的那個男生,聽說他已經有女朋友了,不是嗎?」
姜於婕露出笑容:「原來是在說這回事,那會怎樣嗎?」
她當然知道廖嘉佑交了女朋友的事,他的女朋友她還認識,是與學長同班的女生,也是姜於婕高中社團的前輩,叫做董馨淳。
董馨淳是個溫柔婉約的女孩,成績優良,彈得一手好琴,長的秀氣,簡直像是漫畫裡才會出現的人物,不得不說,她與廖嘉佑十分登對。
「妳不會難過嗎?畢竟,妳都為了學長,特地追著他進來了這所學校了,可是,他卻喜歡上了別的女孩。」簡靜雯憂心地問姜於婕。
姜於婕連眉頭也沒皺一下:「說來也奇怪,當初得知他的對象是馨淳學姊後,我一點也不感到難過,可能是因為他們非常相配吧,所以我是打從心底為學長感到高興的。」
「哇塞,於婕呀,妳該不會就是『只要我喜歡的人過得幸福,我就感到很滿足了』那種聖人等級的類型吧?」劉明瑩一臉佩服。
放學的鐘聲響起了,姜於婕啟示收拾書包,其實她也不是很懂,但她真的從未因為廖嘉佑和董馨淳的事掉過任何一滴眼淚,她只知道,她想成為學長那樣子的人,這一個想法不曾改變。
「妳男友來接妳了啦。」
「就說他不是我男友了。」
姜於婕白了嘻笑著的簡靜雯一眼,來到教室門口,那裡,莊裕群已經在等著了。
因為姜於婕說有幾題生物要問,所以莊裕群便讓她來自己家開的雜貨店邊吃邊問,看著那加起來目測不下五十題的問題,莊裕群完全傻了眼。
「這哪叫幾題啊?看來,今天可能又要讓妳問到很晚了。」
莊裕群嘴上嫌著,內心卻有幾分高興,能與她多些相處的時間,可是這份喜悅卻沒持續多久,因為姜於婕下一句就是:「謝謝你了,如果生物成績能提高,我就能往學長在的位置更進一步了。」
「等一下,妳還沒放棄他嗎?」莊裕群驚訝的甚至忘了克制自己的音量,「他和董馨---」
「哎呀,在吵架嗎?」
莊裕群的祖母駝著背,緩緩地從店面走進房間,拿了兩支店裡販售的雞蛋冰給他們一人一支:「來,請你們。」
「謝謝裕群奶奶。」
姜於婕開心地接過冰棒,莊裕群則尷尬地跟祖母說:「沒有啦,我們沒在吵架。」
莊裕群的祖母慢吞吞地踱出了房間,姜於婕咬下冰棒,延續剛才的話題:「你放心吧,我不是要去跟馨淳學姊搶男友,應該這麼說,我連一次也沒有興起過想要跟學長在一起的念頭,我只是想要站在跟他一樣高的位置,僅此而已。」
不對,這太奇怪了。莊裕群下意識地脫口而出:「我從以前就很想問妳了,妳是真的喜歡他嗎?」
「為何這麼問?」
「雖然妳總是說他是妳喜歡的人,但我認為,妳對他的態度和想法實在是太過奇怪了,妳對他的感情太過理智,妳只願意看他的優點,只希望他能繼續保持著現在的優秀,我認真的覺得,妳對他的感覺,不是愛情,而是憧憬、崇拜,妳把他當成偶像,而不是愛慕的對象。」
莊裕群的這番話,姜於婕是在升上高二後才明白的。
為了應付高二繁忙的課業,姜於婕在無法雙面顧及的情況下,退出了社團,除了星期五學校不開放自習教室外,她每個星期一到四都會在學校留晚自習到九點,盡可能地把時間都投注在功課上,她的校排名也一日一日地向前靠攏。
莊裕群為了能夠在申請大學的自傳上有好看的經歷,他選擇參加班聯會,時常要負責規劃各種大型活動,為了不落下課業,他也參加了學校的晚自習,即使在忙得腳跟打後腦勺的情況下,他還是每一次都考出了漂亮的成績。
然而在接近寒假時,傳來了一個讓姜於婕無比驚訝的消息---廖嘉佑與董馨淳分手了。
人人稱羨的校園情侶分手本來就是很有八卦的價值的,尤其是廖嘉佑分手隔天,就宣布交了新的女友,新女友張思是其他高中的學生,抽煙、喝酒、翹課、無照駕駛樣樣不漏,與他前女友董馨淳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的差別。
所有人都無法理解廖嘉佑為何會拋棄優秀的董馨淳而選擇張思,可廖嘉佑卻真的像著了魔似的整天跟張思和她那群豬朋狗友混在一起,染上了各種惡習,開始不來學校,成績也一落千丈。
品學兼優的學生變成了人人唾棄的不良少年,當然是令人唏噓的,佇立在公佈欄前,姜於婕靜靜地看著廖嘉佑的名字,這是第一次,她的校排名贏過了他。
那瞬間,好像有什麼東西破碎了,她知道,那是廖嘉佑在她心中完美的形象,在此同時,他對她也不再重要,甚至連一點痕跡都沒有在她腦海中留下。
她終於了解莊裕群說的是什麼意思了,她以為的愛情,其實只是強烈的憧憬,她只是崇拜著廖嘉佑的優秀,憧憬能像他一樣成為大家景仰稱讚的對象,一但廖嘉佑不再完美,他就失去了讓她崇拜的理由,所以她自然也就不「愛」他了。
也就是說,她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喜歡過廖嘉佑,這麼簡單的事,她卻花了三年才明白。
愛情離她依舊遙不可及。
這一日晚自習結束,在搭車回家的過程中,她把這件事及她的想法全都完整地告訴莊裕群。
莊裕群張開閉著的眼,凝視著她的側臉:「意思是,妳從來沒愛過他?」
「大概是吧,或者該說,我這輩子,都還沒有喜歡過任何人。」姜於婕頭靠著車窗,垂下眼簾,「裕群,我問你,喜歡一個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喜歡一個人……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跟對方相處會感到快樂,會期待每一天看到他的時刻,大約就是如此吧?」
「那,裕群你,有喜歡的人嗎?」
「嗯。」
「真好阿,我從來不曾體會過呢。不過,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對某人產生『愛情』的話,我希望那個對象能是你呢。」
姜於婕握住他擱在座位扶手上的手掌,莊裕群垂著頭,緊盯著自己的腳尖:「是這樣嗎?」
姜於婕鬆開手,伸了個懶腰:「我是這麼想的呢,但是,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課業吧。」
「妳現在有理想的學校了?」莊裕群順著她的話轉移了話題,他的目光還是沒從腳尖上移開,他甚至沒敢看姜於婕的臉。
「這個嘛……近山?「
「太高了吧?考高中和大學難度可不是同一個等級的,以妳目前的分數來看,可能還是有點困難呦。」
姜於婕偏頭想了想:「那清泉或環河?」
「……妳的目標裡,難道就沒有公認前三志願以外的學校嗎?而且清泉是以理科聞名的吧?」
「那就松木大學,反正我會努力的,這次段考,我的校排名可是進步到三十九名了呢。」姜於婕又報了間分數同樣高到不行的大學,似乎有些不大高興被看扁了,「不過不管去哪裡,我都還是希望能夠繼續像現在這樣和你待在一起。」
她當然不會曉得,那一天,她與他道別後,就因為她隨口說出的那些不負責任的話,那個夜晚,莊裕群徹底失眠了。
時光飛逝,五月十四號,星期五的晚上,莊裕群身為班聯會的成員,需要留校處理有關高三學長姊畢業典禮的策劃及事前準備,這一弄就折騰到了將近九點。
「莊裕群,你要走了嗎?」
班聯的同學背著書包,詢問正操作著電腦的莊裕群,而後者搖搖頭:「我還沒處理完。」
「你怎麼用這麼久?是工作量太多嗎?要不要我幫你?」
「不用啦,我是因為前幾天都留晚自習的關係,所以才會拖到現在才在趕工,我大概還要很久,你先走吧。」莊裕群苦笑。
「那我先走了,回家小心一點,掰囉。」
「再見。」
門被關上了,窗外漆黑一片,外頭還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整間學校似乎只剩下他所在的這間教室還亮著。
唉,快點弄完海報趕緊走人吧。莊裕群嘆息,又重新握起了滑鼠,這時手機叮咚一聲響了。
是姜於婕傳來的訊息,她劈頭就是一句:「你到家了嗎?」
「我還在學校。」他回傳。
姜於婕回得很快:「什麼?都要九點了耶?」
「沒辦法啊,廠商要求明天就要交上電子檔,不然來不及印製,我很可憐的,東西還沒做好,外面又在下大雨,看來得淋雨回家了(笑)。」
「你沒帶傘?學校沒有其他人了嗎?」
「是啊,只剩下我一個了,問這個幹嘛,難道妳要來給我送傘來嗎?」
他半開玩笑地又傳了個『笑』的貼圖給她,姜於婕已讀後沒有再回,他的手機也跳出了電量不足的提示窗,他索性把它關機,然後繼續埋頭苦幹。
等他終於完成時,正好是九點五十四分,他起身關上教室的燈和電扇,推開門,背著書包下到了一樓,眼前的景象卻讓他愣住了。
台階下,撐著傘的女孩,正是姜於婕。
「為什麼,妳會在這裡?」
姜於婕不好意思地笑了:「因為你說你沒帶傘嘛,要是淋雨回去,你一定會感冒的。話說我剛才快到學校時,想起自己只帶了一把雨傘,本來想去超商買一把,但是又擔心和你錯過了,偏偏你的手機又打不通,所以我---」
莊裕群從台階上下來,緊緊抱住了她,姜於婕反應不過來:「---裕群?」
「妳就為了我,特地從基隆趕過來嗎?為什麼,為什麼妳要為我做到這種地步?為什麼妳要對我這麼的溫柔?」
明明,那只是一個玩笑,他隨口說出的玩笑,但她卻在下著大雨的夜晚從基隆風塵僕僕地趕來,只為了他無心的話語。
「為什麼?當然是因為你是我最---」
聽著莊裕群的心跳,姜於婕感受到與平時不一樣的氣氛,「最要好的朋友」,這句她本來正要說的話,她卻怎麼樣也說不口。
溫熱的氣息、炙熱的肌膚、從他身上傳來的,好聞的味道,但是,看不見他的表情。
「我喜歡妳,姜於婕,一直喜歡著這樣溫柔的妳,從國中開始,不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