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後記 (2020二版)

本章節 3415 字
更新於: 2020-05-17
(有整本劇情洩漏)


  融合懸疑推理、熱血戰鬥的都市輕奇幻,Math Server Volume 1,不知道各位還滿不滿意呢?在進入Volume 2之前,在下還想以作者的角度,跟大家聊聊這部作品。
  相信許多讀者對本作的第一印象都是取材特殊,但作品眾多,其實以數學為主軸的作品並不算少。有讓一群高中女生算數學的(高中女生做什麼都可以變成一部作品)*1,也有讓年輕數學家穿越到異世界龍傲天的。不過在現代都市背景下融合戰鬥、推理的,Math Server大概可以算是第一個沒錯。
  當然,作者也知道自己是劍走偏鋒*2,所以在寫作時有意識地削弱閱讀門檻。某種程度上直接將數學當作本作的「魔法」體系也未嘗不可。雖然以(前)數學系學生的身分而言,多少希望能在文章中置入一些科普內容,但作為作者,終究還是以劇情為優先。若是讓科普打亂劇情節奏,就和惱人的置入性行銷相去不遠了。

●關於Volume 1
  來談談具體的劇情吧!第一冊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大段。第一段的開場由一到三章構成,介紹了主要腳色們和Server系統。萬事起頭難,寫作亦如是。從無到有形塑腳色和世界是最難的。世界觀直接取材現實,雖然有那麼一絲偷懶的味道在,但同時也希望形塑出故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感覺。
  第二段的演習場篇從第四至第六章,承襲第一段的介紹拓展世界觀,同時開始雙線發展。學生線以演習場的血漬出發,讓美好日常隱隱蒙上一層不安。此外孤高天才久韶學長也在第五章登場,並由他暫時以半暗示的方式收掉這條線(作者沒有忘記,該引爆的事情終究會在某時引爆)。教授線則透過渥塔檢察官來訪,引入本作的主線。
  第三段「雲端的不在場證明」篇算是全系列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篇章。推理用到的線索或許隱晦,但都誠實地放在劇情裡讓大家看了,不知道有沒有讀者第一次看時就對真相有所眉目呢?而夾在中間的挾持事件,大家看的時候有沒有嚇一跳呢?這樣的設計是從初版大綱就決定的,一開始的想法是「非日常總是讓人措手不及」;當然從劇情整體而言,都到後半了,下點猛藥也是正常的。
  雖然本作品分類在輕小說,作者多少還是希望能在其中帶給讀者一些思考空間。某篇書評提到本作品想探討的命題是「犯下不可犯的罪之人是否值得被法律原諒」,或許不能說錯,但其實本質更簡單:所有的罪都有相對應的罰嗎?什麼樣的罰才叫相對應?又或著更為直接:什麼是正義?作者認為在以數學為背景的本作品中問這個問題饒富趣味,畢竟數學是(接受公理後便)是非分明、不容質疑的。但現實不一樣。每個人藉由不同的際遇養成了不同的價值觀,當價值觀相互碰撞,殘存下來的又是什麼?
  此外第一冊也寫到不少性別議題,不管是長武的自我認同,還是佳蒂時不時對作為社會印象中女性的質疑(女生同樣能學好數學;女性不該只能由男性保護),都是作者寫作時常常思考且注意的面向。另外在第六章提到的育幼院,也是作者一方面引進關鍵人物圖魯斯,一方面也是(或許有些任性的)關懷;主角們的生活或許亮麗多彩,但過得辛苦的人們同樣存在。

●關於二修
  這次二修主要是因應在巴哈姆特上連載的產物,修改後也在原創星球上更新;和初稿真正寫完的時點其實有兩三年(或更多)的差距。在回顧本文及初版後記時,作者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很委婉地說當初有進步空間);劇情架構倒是沒修得太多,畢竟當初就有通盤考量,不敢隨意更動,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主要修的內容有下面幾點。
  首先,部分人物的個性和對白在初版時淺白地太過頭。當時是為了強化人物故意為之;現在再回顧,效果是有的,但不見得是正面的。佳蒂在初版時非常大喇喇、甚至有些粗魯,在二版弱化任性的一面,強化活潑的個性;久韶在初版時可謂目中無人、甚至出言不遜,在二版修改成直言不諱,個性上強化了冷酷和謀略,削弱和人針鋒相對的習性(對,已經削弱過了)。這當然讓大家的個性相對保守了些,但作為讀者看起來應該也順眼一點。
  另外一個則是「欸」的使用。這個字只有四聲,但初版使用時常常訛讀為二聲。個人推測是被日文影響太深,中文是沒有常用字(僅有「誒」)來表達二聲的感嘆詞「え」的。這次二修大部分都修為「嗯」或是「咦」。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嘛」上,將其置於句首是日文的「まあ」,中文原先是沒有這種用法的。這裡還是不得不說在人設上,作者知道自己被日系作品影響不少,但還是希望在小地方上作出在地特色(但並非為了在地化而在地化)。
  稍微大一點的更動出現在2-3,小飯館內佳蒂、德雷和長武來用餐的場景是二版才新加的,主要是希望補充眾同學的描寫。另外則是其後檢察官的現場勘查景。當初在第四章引入主線時同樣希望塑造突如其來的感覺,但實際看了感覺有些不明就裡,所以就在此時補上一些劇情潤滑劑,同時也強化了日常崩壞的不安感。
  其他的小地方包括了渥塔檢察官自我介紹時,在初版為「國北市警署」,二版換成了「國北市檢署」,這是作者的失誤*3。原先有考慮直接將他換成刑警,但最後考量第二冊某些腳色的定位問題,還是希望有檢察官在。此外第六章的「孤兒院」換成了「育幼院」,讓圖魯斯看出迷路小男孩雙親去世的推論不那麼自然,但這是部分認同目前社福政策希望去標籤化的改動(雖然作者認為再過幾年新的名稱也會變成新的標籤)*4;這是作者在寫完這些內容到這次二修間,曾在社福體系工作了一年的關係*5。
  當然,二修完不是沒有缺點。作者自己知道最大的弱點是「暖機太慢」。雖然本來就想塑造日常慢慢被非日常侵蝕的氣氛,但相信在其他選擇這麼多的現代,有耐心的讀者終究不是那麼多。一個替代方案是讓讀者直接讀第二冊,但這就少了一些伏筆呼應的醍醐味。而考量篇幅,作者也不認為在前期再插一個案件是好選擇(但不是沒有素材,呼應後面劇情更動後,應該是會寫成外傳和大家見面)。這除非痛定思痛打掉重練,否則是沒辦法解決的。但正如以前所說過的,作者也不喜歡大規模改動腳色記憶。真的大改下去,腳色們的個性也很可能會前後不一了吧?

●比較輕鬆的話題
  人物的設定稿是在巴哈姆特連載空檔,靈機一動的產物。自己的腦中本來就多少有想像,但無奈手拙,實在是畫不出來。這時就要讚嘆Picrew多少填補了遺憾。大家畢竟是比較喜歡看圖(筆者也是),能讓大家對角色更有概念和更有愛,花點時間捏人物出來,何樂而不為?
  每個腳色的成品筆者自己是都很滿意。雖然多少有預料,但果然喜歡亨利克教授的好像佔多數。自己捏完的時候也有種「啊,我教授這麼颯爽的話就不翹課了」的感覺(實際上筆者並沒有翹課)。雖然亨利克作為某種程度的裡主角當然也很受作者關愛,但想到表主角瑞爾在人氣投票很可能被亨利克輾壓還是有些於心不忍──呀,果然老師都很能打(桐須真冬:「當然。」)。
  二修還有修到一個小地方讓作者有些感慨。第一章瑞爾因為灌酒而發起酒瘋,二版是中二病發說醉的是世界,其實初版是高唱二姊江蕙「酒後的心聲」。一來是想了想還是要規避版權問題,二來是──天呀,二姊都封麥了(初版的時候還沒),再提這梗真的太暴露作者年齡。

●關於Volume 2
  人物和設定觀在Volume 1逐漸成型,Volume 2的劇情就相對緊湊完整不少。原先看起來離散的各線也會在Volume 2整合起來,請各位多多期待。不過在那之前,終究還是要感謝看到這邊的你。你的支持是這篇作品能繼續前進的動力。每篇建議和書評都讓我很感激,即使是留言(各位亨利克粉的迷弟迷妹發言之類的)也都讓我會心一笑,覺得能寫出或設定出這樣的世界和人物真的太好了。倘若有任何指教(或想跟哪位腳色告白之類的),也請不吝提出(即便這篇後記過了很久也歡迎隨時留言)。
  那麼各位,我們Volume 2見!

*1.這裡主要指《數學少女》系列,嚴格上我覺得其劇情濃度不高,與其作為輕小說,不如當作一般科普書。(不過作為科普對普羅大眾好像又有點太難…)
*2.某盜文網站直接將Math Server系列放在恐怖靈異區裡,不要看到Math就覺得恐怖好嗎?
*3.更正式的名稱應該是「國北市地檢署」,但是唸起來沒有檢署好聽。如果有真的在司法體系工作的朋友覺得應該修改,作者也會從善如流。
*4.初版小男孩對工作人員的稱呼是「老師」,實際上一般育幼院工作人員為了拉近距離(實際上大部分人員也的確對孩子們視如己出),是讓孩子們稱其「婆婆」、「阿公」、甚至是「爸比」、「媽咪」。但以原文而言,讓小男孩稱其「爸爸」會讓劇情邏輯不順,二版只好妥協以「主任」稱之。
*5.不過筆者並非在兒少機構服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