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存於一個網球大小的黑洞上
本章節 1993 字
更新於: 2020-04-08
小宇亦好像知因圖報地就説下去:
「小行星帶好明顯將太陽系內四個較小的石質行星與較外圍的四個大氣態行星分開了,情況十分像原子的第一電子殼層與第二電子殼層,而奧特星雲則在太陽系最外層柯伊伯帶之外,就好像是整個太陽系的包衣,相對於原子,就如第二電子殼層的界限。」
王大師老師:
「——」
各同學:
「——」
小宇繼續説:
「而其中最唔同的地方有二,
其一是原子中的電子以數量多少來排列,內層少,外層多,
而太陽系行星以星球質量大小來排列,內層質量小,外層質量大。
其二是原子可以有多至六七層電子殼層,而太陽系表面上看來只有兩層。」
「小宇老師,好野!頂呱呱!」
「其實兩者還是有很多不同的,不過這些不同,大至可理解為大小影響了結果,就如 HCl 與 HF 之分別,又如 C 與 Si 的分別,本來它們應該很相似的,但因為質量大小不同而令它們出現了極大分別了,雖然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它們擁有同源定理,就連一百年前提出波爾原子模形與量子力學的波爾教授與偉大至你們全都熟悉的愛因斯坦教授,他們也爭論了半個世紀,但我理解這些不同還是合理的。而且,較近代的超弦理論(M-theory)更加成功地把愛因斯坦教授的廣義相對論和以波爾教授為首研究的量子力學歸納了,用弦或膜波動的原理已經成功地解釋了所有粒子包括亞原子粒子的所有動態及性質了。」
「即是說,太陽系行星的排列狀況與原子中的電子排列狀況十分類同了?」
「用我們中學生聽得明的話來說,它們都是中間的主體(太陽系就是太陽的重力波囉,原子就是原子核的力場波囉)對周圍的空間因衍射現象而扭曲了,造成的能量波峯就是周圍粒子(行星之於太陽系,電子之於原子)的坐落之處了。」
「醉了!小宇太美了!」
「但是,有大,有小,為何沒有中的!?!」
莫有聊實然好像自言自語的自説自話……
菱小宇:「這……」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十億零一千年前的太陽糸第四行星……咪住……這到底算不算一個行星?算了,當住它是一個行星先啦……
一隻大白兔跑得比豹子還快,
「鍾馗捉妖來了,大家快跑啊!」
「鍾馗是七重天的半聖,我們往那裏跑啊!」
「長老,你快想想辦法啦!」
「沒法了!只有破地獄往魔界去避難了!」
「魔界裏的是惡魔,我們只是善良的小妖」
「還説!你昨晚沒吃人了!不要裝著是兔子就好像善良了。」
——
「還是給牠們跑掉了,回去又要被師父丙了!」
一個小個子但滿身滴著汗水兼一身肌肉的小肌肉人跑到這裡不追了。
他放眼一望,好美啊!
有一種電視劇裏的仙山的感覺(筆者語,如果可以住這裡,我地球都不住了!),千丈高空中,漂浮著數以千計的仙島,真的可以這樣嗎?(筆者語,在地球根本不可能的,是夢嗎?)地上出現一個破地獄留下的大洞,想必牠們是從這裡逃到魔界去了。
「你班死妖精,跑深一點啦!比中心黑洞吸咗你地入去壓扁你班野變妖渣!」
鍾馗辛辛然地自言自語……
藍髮界王頭年輕人突然爆一句:「what?中心黑洞!?!」
美少女嘟嘟:「咪嘈咪嘈,講得好好地咪插嘴!」
小寶啤了藍髮界王頭年輕人一眼然後継續講「道」⋯
「老師這附近經常有妖出沒啊!為何還要跑來這裡外展啊!」
「你沒看見前面鍾馗在執勤嗎?有鍾馗在,這裡沒危險。」
中年老師帶著小弟子説:
「帶你來這裡上地理課,因這裡地殼最薄,可以看清楚天地人三界,在上一劫,盤古皇者借太陽系進入銀河系中心的機會借取宇宙神祕力量,結合本來只得中心黑洞及一重天的世界,把一重天分裂成三界,就如原子裏的電子殼層一樣,我們現今就有三個世界了,更好些安排天界,人界,魔界各得其所,才有千萬年的相對和平,再不要好像上一劫一樣,年年月月戰至天崩地裂,要不是盤古皇者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換來這美麗世界,我們現在不要説讀書了,連飯都可能沒有得吃了。」
「老師點解太陽系中,只有我們星球有高智慧生命,而且有天地人三界嘅?」
「第一,我們星球處於星系宜居帶,所以溫度剛剛好
第二,全宇宙都很少有我們這麼幸運,我們生存於一個網球大小的小黑洞上,因為這小黑洞的引力剛剛好,在它的空間外層造成層層疊疊的因衍射而造成的空間駐波,盤古皇者就是用最內三層波谷造成我們現今的天地人三界,黑洞的引力與大小要剛剛好才能造到,所以我們非常幸運,億萬個宜居帶行星都不會有一個這麼幸運,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黑星了……」
「噢!雪!是克拉克的剋星還是無敵黑星的黑星啊!?!」藍髮界王頭年輕人又忍不住多嘴了⋯
筆者的話:寫寫下,真的有些擔心只有理科生才看得明,不過唔緊要啦,我自己讀中學時看古文詩詞也非常辛苦的,就是當時看三國演義也有這感覺,不竟,我是想寫一套有些不一樣的小說,如文科生看得難明也是理科生中學看三國演義那感覺吧了,希望你們看看下會喜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