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蝶殺的連鎖

本章節 3110 字
更新於: 2019-05-06
  這周要談的是第二屆天行小說賞得獎作《蝶殺的連鎖》,其實這篇到底要不要寫,我猶豫了大概八分鐘,急著上市就入手,然後不管比賽稿的進度似乎告急還是決定先讀完--有著這樣的決心還是猶豫,其中之一的原因是這次要是隨便說錯了什麼很容易就會被人指出(地區性的問題),另一個原因是陳浩基老師在書尾的解說差不多把我的感想都說光了,那我這篇還要寫什麼?
  當然,既然你正在讀這一篇感想,就代表我還是寫了。
  考慮到這是新上市的作品又是推理故事,所以本篇感想特意劃分「無雷區」和「劇透區」。
  首先是「無雷區」。嗯,在不能劇透的狀況下到底能說些什麼,實在有點頭痛,總不能用一句「棒,真棒」帶過就完結吧?那麼只好借用陳浩基老師的解說觀點來寫了。
  我不止認同「讀者會發現他(作者)在描寫社會矛盾、各階層的眾生相上更為著力。」這句評語,個人更想要把這觀點推至極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在讀小說,雖然這有點雞蛋裡挑骨頭,但這的確就是我的想法
  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太多反問、質問。
  這本書採用第一人稱,至於其他人稱這些基本功的問題就不在這裡浪費篇幅,我想要說的是,每一個篇章所讀到的角色無法成為一個角色,因為作者為了描寫社會矛盾,更直接的說法是一個「大家生活中就在身邊但可能不會去特別注意的現象」,或者套用作者借用角色嘴巴所說的「不要習慣、不要認同」,結果所有篇章的角色僅僅是某個矛盾、某個現象的縮影,即我看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
  要具體點說例子的話,也可以說藍色窗簾,在故事裡是找不到關於人物外貌的仔細描寫,最多有的是功能性地用穿著來凸出性格,非常籠統地說美醜胖瘦,或者直接說是人物的屬性也可以。這種明顯地去形象化的做法,在讀者腦海裡所形成的角色外貌就變成只能夠靠自身經驗的聯想,亦即每個角色所代表的群體自然而然產生的形象。
  我沒有說這不好,但要說好就說不上了,畢竟我是在讀小說吧?我並非指說教意味過於濃厚,而是我沒辦法作為一個人的觀點或者視角去看待故事、享受旅程,每一刻我都像和一個特定的團體在交流,導致閱讀下來的感覺就是一直有「多數人」在向我灌輸某種價值觀,不論你認不認同其價值觀,作者也沒有要求你要去認同什麼,只是在這樣的狀況下根本難以享受故事。
  為何會有這麼強烈的感覺呢?就是一開始說的「反問和質問」。考慮到一本小說(實體書)的篇幅而影響章節的分佈,實在容不下更多的角色了,因此作者借用第一人稱之便利,索性讓「角色」的內心想法替代「演繹」,其結果就是比起在讀故事,更像在讀一篇日記式散文。
  至於第二個原因,我放在「劇透區」。
  啊,明明是要讚的,卻好像寫了奇怪的東西,那麼來寫寫好的方面。以一般讀者而言,佈局稱得上精心巧妙──也就是說有非一般的讀者囉?對,如果讀者是一個很習慣用時間性去記憶事件的話,某程度上來說就是破了這個佈局,不過!饒是如此依然會看得過癮,這就是本書厲害的地方,如何穿針引線。
  基於書名的關係(我就不吐槽那個言情小說的舊書名啦,有興趣請自行去找作者的FB專頁,也別忘了點個讚支持作者),會讓人很合理地期待書中每一個「小事件」到底要怎樣串連起來,亦是個人覺得算是這本書稱得上「小說」的地方,而就結論來說的確能夠滿足到這方面的期望,作者還很友善地在最後添上一個解說章節,生怕那些「小事件」沒辦法串連起來,換言之某程度上來說放空腦袋不作細想(不與作者鬥智)仍然可以輕鬆體會到全書的佈局以及樂趣。
  另外在這裡想特別一提,文案可以是作者寫、編輯寫或者是作者編輯一起寫,但不論實情如何都想在這裡特別說一下,未買書或者不知道要不要買的讀者可以去看一下書背的文案,個人覺得寫得非常好,超級戳中我的興趣點,那就是六個身份以及其描述,三個字,簡而精,坦白說放在大部份地方都能夠引起人的好奇心,畢竟,「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咳咳,特地空了那麼多行,就代表接下來是「劇透區」了,不過雖然說是劇透,但實際上會盡量避免直接說穿結局或當中的細節連繫,就只是因為接下來的感想需要一定劇情的輔助才能說得清楚。
  那麼,首先補完之前提到的第二個原因,其實也是個人的問題。在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認為這想法必須寫進這篇感想(當然這論點在陳浩基老師的解說中已有指明),那就是「他、她、它、牠、你、妳」這些代稱,個人在這些上面近乎可以說到了偏執的地步,所以與其說發現當中的詭計,倒不如說讓我出戲了。
  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這種體驗有多糟糕,嗯,套個近日看到的悲劇,一對學生好友拿到了免費的海洋公園門票,卻被告知不能使用,因為該票只限於非熱門季節才能使用──話說基本上適合學生去的時候都是熱門季節呢。
  這本書有一個部份值得至少看兩次,第一次當然是第一次讀,另一次是讀完全本後再讀一遍,那就是序章。坦白說,我個人覺得序章是全本書最有小說味道的地方,也基本上是我最感嘆、佩服的地方,因為它帶起來懸疑引人之處,同時亦成為了全書的綱目,在閱讀後續的章節時,會很自然聯想到序章的內容,這個序章就像在引導讀者閱讀整本故事以致不會迷失於各個論題之中的指南針。
  序章之後自然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亦是讓我完全出戲的部份。這某程度上可以說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導致,在序章被挑起了尋根究底的慾望之後,緊接著第一章「死者」毫無疑問會起「承」的作用,而第一章成功完成了其使命營造了氣氛,因為知道是死者是誰以及如何死的。
  問題是在第二章「兇徒」,因為「他」不是男的(抱歉在這裡玩梗,想加添一些ACGN成份嘛),在這部份我前前後後翻了大概五次,確保不是自己理解錯誤,然後幹了一聲,隱約猜到了部份真相,導致後續所有故事的觀點與角度都已經被破梗,失去了當局者迷以及最後公佈真相時的震撼,要說怪自己也是可以啦……嗯,算了。
  這只能說美中不足,並非什麼不好,始終故事發展得要「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埋下伏筆讓後面解釋起來時才顯得震撼,才會有「啊!原來如此」的感覺,可惜的是本書採用了「群像劇」的模式來推進故事,如果有經驗的讀者恐怕會很容易察覺到這一點,畢竟交錯視角來推進故事實在太常用到這招了。
  既然常用,那就代表一般來說問題其實不大的,畢竟小說是寫角色,然後是角色身上所發生的故事,可是這本小說欠缺「小說」的味道,喬老大說得很好,這本書很出色地寫了「人味」,但就如之前所說,僅是有「人」但沒有「角色」,最終結果就是在破了精心設計的佈局之後,就感覺沒什麼剩下了。
  至少,在讀完一遍再回想的時候,我想不起什麼角色,我只想到了「某個現象、價值觀或團體」發生了什麼事。
  啊,我又好像說了很多奇怪的事,那麼回歸到讚賞的部份。作者採用了「非常多香港的時事」,基本上只要是二十歲以上並在香港生活而又有留意時事的話,近乎每個事件都會有所共鳴和回憶,不得不再次說在篇幅的限制下,這種處理手法非常高明,節省了不少對事件狀況的形容與描寫但依然能把氣氛與畫面營造出來。
  當然,這也可能是把雙刃劍,要是讀者沒有這些背景的話,恐怕偶爾會產生不知道來龍去脈而難以想像的迷惑感。
  嗯……寫得有點多了,那麼來作一個結論──買,都買,絕對值回票價。別看上述感想好像都很微妙,實際上都是傾向個人的問題以及一些細微之處,客觀來說完全具有得獎作品的說服力,用字淺白簡單很輕鬆就能完食,看完序章你就沒辦法停下來會想看到結局了。


  題外話,陳浩基老師真的很厲害,如果閱讀這篇感想的人是小說創作者的話,雖然這樣說很可能被打但我還是得坦白說,光是看完那篇解說就有買書的價值了。
  當年參加第一屆比賽有幸得到陳浩基老師的評語,對寫了多年甚至有點麻木只是瘋狂地寫的我,真的有當頭棒喝的感覺,獲益良多,偷偷借這個機會再感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