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教盟、紅月、深紅

本章節 1070 字
更新於: 2019-04-13
  「鮮血教盟」是公元2世紀左右誕生的小範圍宗教組織,發祥於當今依倫格拉克的南部,由第二大陸所有調停者家族共同發起建立,目的是達到思想控制的深化,以及約束家族間的敵對行為。其最高教典是根據從民間蒐集回來關於「雷特」的傳說編撰而成的、其名為《烈血之祈歌》的史詩。

  「雷特」的傳說主要是帶領特塔尼爾人抵抗帕特卡納的入侵。每個時期都會有一個名為雷特的英雄出現,擁有操縱火、水、光、暗的能力,這也是真身的標誌。在人們眼中,雷特只是一個英雄,而不是創世神,即使是有各種能力,人們還是覺得比所謂的神更加貼近自己、值得敬畏但又未到敬而遠之的程度。所以很多新生兒都被父母取了雷特之名,或許有期待他們成為偉人的意味所在吧。

  此後逐漸發展為覆蓋整個第二大陸的宗教「紅月」,教典被重新編輯成《紅月文書》。教條十分簡單,分為兩個版本。

  第一版本是「表」,對象是所有一般信徒。規定比較簡單,只信一教的基本就不多贅述,另外例行的是每週三下午五時到七時(以依倫格拉克所在時區為準),信徒們要在各地的教堂或者其它處所誦讀三章《文書》,在依倫格拉克的還要多讀兩章。這純靠自覺和信仰程度,沒辦法實施強制的約束手段。最重要的是,對於帕特卡納的「元素」,絕不姑息,一律視為異教徒,包括但不限於帕特卡納人(三代以內有帕特卡納人存在也算)。只要發現就必須向教團聖騎士團舉報,並加以驅逐,緩衝地「希坊島」除外。

  第二版本是「裡」,對象是各調停者家族,這也是「紅月」建立後,首次擺在桌子上的對各家族的約束內容增添,可以說與「表」完全不同,是一份規章制度。此版本只會在各家族中流傳,也只對其有約束效力。具體來說就是家族間的「自我制裁製度」。先是規定向各地宗教事業投入資金、可靠的人力,來降低反叛內訌的可能實力;再是必須逐漸把幕後操縱教會的權力放棄,即使要歷經多年,使其獨立,在此基礎上對家族作制衡;若然真的發生內訌,其餘家族要聯合將其討伐。

  相對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開明自由的宗教,沒有多餘的教條,也從來沒有對信徒的壓榨和迫害,平民精神有所寄託,人身安全有所保障。直到更名為「深紅」,拉諾坐上教皇的位子,也沒有引來多大質疑。

  直到「真理之戰」後,由於拉諾與依倫格拉克國王對第四大陸侵略軍的聯合戰略方針取得數場戰役的大捷,「深紅」一舉獲得最具決定性的分離機會,自此調停者家族和「深紅」完全分離,理所當然被「深紅」制衡。另外教庭有正在干涉著王權的趨勢。

  第二大陸西面的紐斯特利在戰後脫離了教庭,投靠了第一大陸的「呼嘯城」。在「降臨紀」時期主動在第二大陸拖著依倫格拉克和帕錫爾的進攻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