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武當
本章節 1988 字
更新於: 2025-09-07
時至正午,春雨自拂曉便細細飄灑,至此仍未停歇。
雲海翻湧如濤,涼風挾著松林清香拂面,天地一片朦朧蒼茫。
松下石案前,李鳳盤膝而坐,呼吸平穩,脈息生猛有力。
經一夜調息,傷勢已好得十之八九。
李清揚端坐在她身後三尺,雙指凌空如雨,未觸其身,卻準確點落經穴,替她疏通氣脈,清除暗患。
餘下四尊分列兩側,凝神護法。
昨夜長談,眾人對李清揚已有幾分了解,此刻再見他出手相助,更覺俠義無雙,心中疑慮早消。尤其見他隔空點穴,雖未至化境,但內力之深厚,令人驚歎。
江湖中能將真氣外放數尺者已是鳳毛麟角。
五尊中以謝萬峰《神照經》功力最盛,亦不過如此;李清揚卻能凌空連點十穴,神色自若,氣息不亂,真氣純厚似更勝一籌,而且顯然尚未盡力。
他的真氣剛正清和,帶著少林一脈的正宗氣息,斷非常流旁門可比。
昨夜激戰,他的舊衣早已破敗。
幾尊見狀,便各自解下衣物,湊成一身,雖顏色款式不一,卻總算不至失禮。他披上之後,舉止端穩,氣度自然,竟真有幾分名門弟子風采。
最後一指點下,李鳳只覺全身氣脈暢通,真氣歸於丹田,胸中濁氣吐盡,心知再無後患,且比往日更為通達有力。
她睜眼時,神采一閃,隨即起身,抱拳深揖:「李兄大恩,李鳳必銘記於心。往後只要力所能及,赤刀門上下必傾力相報。」
李清揚抱拳回道:「李姐言重了。若非我倉促現身,也不至讓妳受此一劫,反讓我心中愧疚。」
昨夜長談之後,彼此已無生分,遂以同輩相稱。
今年黃山之約,雖波折不斷,終歸圓滿。酒已同飲,卻未能比劍。
五尊門務繁重,手下弟子成百上千,不可久留。李鳳既已無礙,眾人便約定來歲花開春雨時再聚。
臨別之際,趙安忽問:「李兄,此後有何打算?」
李清揚輕嘆,語中帶著幾分沉重:「百年已過,世事全非。昨夜細思,知已錯過太多,往昔人事只怕早已不在。前路茫然,暫無定計。當下只想回武當山一趟,或許能尋得些許頭緒。」
此言本屬自然,但五尊聞之卻神色微變,互換眼神。
趙安上前,緩聲道:「李兄莫急,且聽我一言——你所說的武當派,如今江湖上並無此門派。」
李清揚聞言大驚:「趙兄,此話何解?」
趙安望向不遠處的信鳥,續道:「說來慚愧,說書人素來消息靈通,我身為其首更是如此。但我與同道翻查舊案,打探四方,卻從未在江湖上找到這個門派的記錄。」
他抱拳道:「在下並非不信李兄,只是說書人以求真為職,難免細加查證,還望見諒。」
李清揚並未在意被查,心中只餘震駭:「武當二百年傳承,齊名少林,比肩五嶽,江湖無人不知。趙兄,難道消息真有遺漏?」
文致遠忍不住插口:「李兄弟有所不知。江湖消息,趙兄的說書人可謂天下第一,耳目遍布四方,規模之大連丐幫也自愧不及。既然趙兄都查不到,那便不可能有遺漏。」
文致遠所言非虛。「說書人」既是人,也是當今江湖最龐大的組織。宗旨在於傳佈江湖事聞,記錄世間風雲。無論市井茶肆,還是深山大澤,都能見到他們的蹤跡。
其中有固地成員,也有往來客席,滲透諸派門戶。以此之故,說書人幾可稱「無事不知,無處不至」,消息靈通天下無雙。
而「說書人之首」趙安,更是此龐然組織的定海神針。年方四十餘,卻已穩坐首席二十載,其人沉穩機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消息之廣,無人能及。
江湖中傳言——趙安一語,可動天下之勢,定江湖之局。
李清揚聽罷,臉色平靜,唯眼底閃過一抹難以言喻的錯愕:「百年雖長,卻不該讓武當從江湖上徹底消失。我相信武當山中仍有人能知一二。」
趙安終於開口:「如李兄不介意,能否讓在下同行?實不相瞞,說書人以記錄江湖為己任,我對李兄之事也深感興趣。沿途我可安排行腳之便,也能為你講解時勢;而隨李兄而行,邊走邊記,聽你談些往事,便是我最大的所求。」
李清揚未多思索,旋即抱拳道:「如此甚好。那便有勞趙兄。」
「李兄,一路順風。」李鳳上前一步,輕輕抱拳,道:「赤刀門立足秦涼之地,頗有些聲望。若有需要,隨時來尋我。」
說罷,輕點其首,與李清揚別過。
幾句寒暄後,眾人便各自散去,分道揚鑣。
謝萬峰素來不拘,飄然如風,行止無定。
沈天華返平遙,重理落花莊商務。昔年以劍成名,如今以謀略威望坐鎮一方。
丐幫號稱天下第一大幫,幫務繁重,文致遠也不得不親赴江西主持大局。
唯獨趙安,仍未動身。他心下思量,覺得尚需安排。
畢竟李清揚雖神采沉穩,但身上衣衫仍是拼湊之物,勉強成衣,難以長途遠行。若以此形貌行走天下,終有失體面。
再者,武當一派之名,不僅他趙安未聞,說書人翻檢古籍也無絲毫痕跡。李清揚所言之山門,遠近未卜。
是以趙安意欲先至山下小鎮,整備衣物與行程,再同行啟程。
「李兄,不若先下山整理一番如何?」
趙安誠聲道:「還有一事——恕我直言,武當山之名,在下實在未曾聽過。此行何去何從,仍需你明示。」
李清揚點頭,並不介懷:「趙兄多慮了。武當山本在荊楚之地,自黃山北上,日行三十里,過大別山入襄陽,十餘日便可抵達。至於沿途去向,自然一切聽趙兄安排。」
趙安聞言,沉吟片刻,喃喃自語:「荊楚……黃山以北……十餘日行程……難道李兄所指,竟是太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