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鎮江篇(四):盧江之變

本章節 3010 字
更新於: 2025-08-26
「我居住的盧江城,是座位於揚州和豫州交界處的城池。爺爺曾說過,早期此地廣人雜,曾長年飽受戰亂所苦,盜匪橫行。朝廷當時為了解決此問題,任命爺爺為太守。

爺爺治軍有方,賞罰分明,我六歲時,就曾親眼見證爺爺率領的官兵,大破了十萬名荊蠻,爺爺也因此名聲遠播,朝廷也將爺爺視為忠臣良將。

然而好景不常,三個月前,城中冒出一群自稱「太平教徒」的門生,宣稱『大賢良師』後代已經現世,將重新領導人民起義,打造一個太平帝國。起初爺爺並不介意外來者在城中傳教,他認為宗教的目的是給予百姓內心的寄託。最一開始只有十來個人在城內各個公共廣場傳教,路人經過都不以為意。

豈知過了半個月,在街上大肆宣揚的人數突然暴增好幾倍,熱鬧的街道上總能看到裹著黃巾的道士聚集眾人,大肆宣揚『蒼天已死,志在何方?』,更開始陸續出現信眾憑藉喝下的「符水」,與官兵產生衝突的事件發生。

太平教的符水,據說喝下去後能治癒百病,讓人力大無窮。城內的許多百姓信以為真,紛紛入教,甚至不惜與家人反目成仇。爺爺的守軍不僅要應對『城外的賊人』,還要防備城內隨時可能發生的叛亂。」


陸遜想起那些雙眼赤紅、身軀膨脹的太平教徒,心有餘悸。那些曾經的街坊鄰居,如今卻像嗜血的野獸般,毫不留情地襲擊著任何反抗的人。

孫堅與祖茂聽得眉頭緊鎖,他們曾見識過黃巾賊的瘋狂,但如此有組織、有宗教力量的蠱惑,還是頭一遭。這已非單純的軍事叛亂,而是一場徹底的人心之亂。

「你剛才提到『城外的賊人』又是怎麼回事?是指從江夏來的荊蠻嗎?」祖茂故事聽到一半,忍不住還是打了岔,但這次孫堅並沒有阻止,只是靜待著陸遜繼續說下去。


「城外的敵軍就是荊蠻。帶頭的首領叫黃穰,是個孔武有力的壯碩大漢。兩年前曾連結江夏等地的勢力,號召十餘萬賊軍攻陷盧江。爺爺上任之後立即部屬官兵圍剿,花了好大的力氣才將敵人驅逐出境。

然而這次叛亂很明顯是由兩方勢力:太平教與荊蠻聯手,我親眼目睹城外賊軍集體喝下符水後,各個表情變得猙獰且興奮,作戰時彷彿完全不顧自身安危般拚命廝殺。

爺爺的手下出城作戰,卻被打得節節敗退。最讓爺爺擔憂的是,這個賊首手裡,似乎還握有傳說中的《太平經》。」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張角當年便是憑藉《太平經》中的奇術,號召信徒,掀起滔天巨浪。

「你確定?」孫堅語氣變得凝重起來。

身旁的大夫聽到《太平經》後,也感興趣的追問:「你剛才提到的符水,就是太平經內的秘方吧?我雖未曾經歷黃巾之亂,但也聽說過張角曾用符水替人治病。」

然而陸遜所見到的,並非神祕的符咒,而是一種更為冷酷的手段。


「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但逃離城池時,我曾親眼見到他施展一種可怕的手段。他並沒有使用什麼妖法,而是從懷中掏出一本古書,然後發出一個尖銳的哨音。

與此同時,他的手下立刻點燃了一堆特製的煙火,發出濃烈的黃煙。那些被符水強化過的賊人,見到這黃煙與哨音,就像被觸動了開關一般,雙眼變得呆滯,但力量與瘋狂卻更加強大,悍不畏死地朝著爺爺的護衛衝殺而來。」


陸遜說到此處,臉色因驚恐而發白。他永遠忘不了那些士兵,面對著這群看似沒有痛覺的「行屍走肉」。當刀劍砍在這些賊人的身上,卻像是砍在鐵石上一般。

祖茂聽得正起勁,看到陸遜驚魂未定的模樣,便遞上一塊糕點,想要利用食物來安撫孩童的情緒。結果陸遜嘴巴還沒吞嚥完,祖茂便忍不住拍拍他的背,催促繼續說下去:「既然敵人已經包圍城池,你又是怎麼逃出來的?」


「敵人圍城的第三天,我們失去一切對外聯繫的機會,眼看將士們已經累得人仰馬翻,爺爺看得很是心疼。加上糧草也快用盡了,百姓也....被太平道慫恿在城裡不斷喊著爺爺快出來投降。

爺爺已經不只一次派遣斥侯向外送信求救,但是大多數都在出官府時就被百姓攔截,斥候從馬上被拖進人群中被拳打腳踢,即使突圍出城門,到我離開盧江前也都音訊全無,很有可能是被荊蠻給逮住了。

也因此,爺爺決定冒險讓我與一名士兵佯裝成來自農村的父子。這是因為在太平教的規矩中,他們並不會傷害一般的平民百姓。爺爺希望把握這次出城的機會我尋訪盧江周遭有哪些援兵。

我們躲過了太平教的騷擾,可惜卻無法逃過城外荊蠻的眼目。士兵與我出城沒多久,就被一群全副武裝的蠻人看見,藉機想要盤查我們的行頭與身份。

士兵的衣服中藏著印有爺爺官印的求救信,自然不可能輕易就範。眼看事跡即將敗露,士兵奮不顧身的主動進攻敵人。

但敵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每個人都想要把我擒住藉此威脅士兵。士兵只得催促我坐上馬匹。等我一坐定時,士兵手掌種重的打在馬屁股上,讓馬迅速帶我逃離現場,他則留下來用生命阻擋敵人。

我在馬匹上面也不知過了多久,只感覺飢渴難耐,加上渾身是傷,結果就這麼暈了過去。醒來時見到疲累的馬匹已倒在旁邊全身抽蓄,想來體力也到了極限。此時我才發現身旁還坐著那位『白袍髒污』的恩人。」


「哦?所以他救了你,給了你一顆奇怪的石頭?」孫堅不理解,於是發問,只因為他並沒跟孫策、組茂在第一時間相遇陸遜的現場,自然也不清楚陸遜在路上遇到了一名謎樣男子,不僅受指點摸清楚了求援方向,甚至還得到周瑜曾使用過的五行飛石,才來到了長沙。

祖茂隨即跟孫堅解釋了一番,並請陸遜從口袋中拿出石頭來,讓孫堅查看。


「當我醒來時,可能是午夜了,天色非常昏暗,我發現自己身處於一座叢林中,恩人在旁邊生著火享受著烤好的食物。見我轉醒,刻意將帽沿壓得很低,用刻意提高的語調詢問我是誰。

我明白恩人故意想要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但並不明白他的意圖。我擔心對方是壞人,所以只是沉默的吃著剛烤出來的山豬肉。誰知道,恩人居然自顧自的說,他知道我叫陸遜,並把我爺爺是太守,我剛從盧江城逃出來的事情,全部都說了一遍,雖然不清楚細節,但我想他一定有很強的情報管道。

見我錯愕的無話可說,他語氣嚴肅地強調,他知道我是誰,卻沒有害我的意圖。於是他將這塊飛石交到我手上,並指引我長沙的方向,告訴我再走四個時辰,就能抵達長沙求援。眼下我也無其他辦法,只能相信他的話,來到了這邊。」


陸遜的話讓孫堅陷入沉思。他原本以為這不過是小規模的黃巾餘黨作亂,現在看來,這股力量比他預料的還要強大許多。他們面對的不是妖術,而是一種將宗教狂熱與戰場策略完美結合的全新威脅。

孫堅緩緩起身,在房內來回踱步。盧江太守陸康雖不相識,卻也聽旁人讚揚為朝廷做過許多的忠義事蹟。如今身陷險境,他無法坐視不理。再者,這股黃巾與荊蠻聯軍的勢力若不儘早剿滅,很可能會再次席捲揚州,甚至繼續擴散蔓延到荊州長沙與江東。

「祖茂。」孫堅停下腳步,語氣堅定,「你即刻集結部隊,整裝待發。我要親率軍隊,前往盧江解圍。」

「老大,你親自去嗎?這太危險了!」祖茂驚訝地說道。

「此賊不除,後患無窮。再說我也想親自見陸康及敵人一面。若我親自前往,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這場危機,不讓更多百姓受害。」孫堅望向陸遜,眼神中帶著一絲安慰與決心,「放心吧,你爺爺不會有事的。我們明晨就出發。」

陸遜聽聞此言,眼淚再次奪眶而出,但這次不是恐懼與悲傷,而是深深的感激。他跪下行禮:「孫將軍的大恩大德,陸遜永世難忘!」

「小子,別說這些客套話了,我們這邊有個規矩,就是在軍中不能說客套話。」孫堅扶起陸遜,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若不嫌棄,在傷勢養好之前,就先在此待著。」

陸遜沒有多想,一口答應了下來。他知道,這不僅是孫堅對他的庇護,更是一個機會——一個能讓他親眼看著爺爺脫困,並為死去將士報仇的機會。

在長沙的夜色中,孫堅下達指令,準備軍隊悄然集結救援盧江,一場關於信念、力量與人心的戰役,即將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