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初見篇(三):江東虎將
本章節 2042 字
更新於: 2025-08-20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狼煙四起。黃巾餘黨作亂未止,各地軍閥蠢蠢欲動,將這片古老的土地攪得風雲變色。長江流域雖非戰事最前線,但也暗流湧動,綠林盜匪與割據豪強如野草般瘋長,將昔日的太平盛世蠶食殆盡。
就在這渾濁亂世之中,來自江東的孫家猶如一塊頑石,在洪流中屹立不搖。孫堅,這位被譽為「江東之虎」的英雄,剛被朝廷任命為長沙太守。返程連夜趕到長沙近郊,將軍隊安紮在長江沿岸,搭建起十餘座軍帳,準備與麾下將領議事。
月光如水,秋風涼爽。軍帳前,旌旗獵獵作響。
孫堅多年來始終維持著嚴格的治軍風格,他命令將士們日夜輪流站崗,防範趁夜打劫的海盜。儘管海盜勢力時有騷擾,但面對孫堅嚴密的防線,始終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這七年來,江口的盜賊問題仍未根除,這也成了孫堅走馬上任後,亟需解決的燃眉之急。
營帳內,文武幕僚齊聚一堂。孫堅盤腿坐在簡陋的草蓆上,這是他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他相信只有與將士們處在同樣的環境,才能真正體會他們的感受。在他的兩側,分別坐著程普、黃蓋、韓當、吳景、朱治等人,這些都是他從軍以來,長期跟隨左右,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心腹將領。
「孫河呢?」孫堅剛進帳中,隨即卸下沉重的行囊,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儘管身居高位,他卻從不假手於人,所有武器與隨身物品都親自背負,更不願以「主僕」的階級來對待部下。
「主公,孫河跟大公子…已經出門三天了。」祖茂摸了摸後腦勺,無奈地回答道。
祖茂是孫堅的親兵統領,常年跟隨他衝鋒陷陣,深受信任。這次孫堅遠行,他奉命留守,負責軍中軍械的守衛。豈料剛回營帳,就碰到了孫堅單刀直入的質問。
「哦?你可知獅兒去了何方?」孫堅卸下頭盔,轉頭看著祖茂,以暱稱稱呼孫策,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芒。
祖茂沒有回答,只是沉穩地向孫堅鞠了一躬。這舉動無疑是在告訴孫堅:我知道,但我不能說。
孫堅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一旁的副將吳景見狀,哈哈大笑起來:「祖將軍,你就別賣關子了!大公子究竟去了哪兒,快說說呀!」吳景性情沉穩,但與孫堅交情深厚,兩人猶如兄弟。他雖是孫策的舅舅,平時對孫策的行為也多有包容。
「吳將軍別鬧了,這事可不小。」一向沉穩的程普輕輕搖頭,他是軍中資歷最老的將領,也是孫堅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伯符年少氣盛,怕是又耐不住性子,去哪兒惹事了。」他的語氣雖有責備,卻也帶著幾分長者的關懷。
「哼!這小子!都這麼大了,還這麼衝動!」性子耿直的黃蓋聽了,忍不住發出不滿的哼聲。他平日治軍嚴格,最看不慣年輕人這種不守軍紀的行為:「主公,依我說,待他回來,理應嚴加訓誡,否則日後如何服眾?」
「元蓋說得有理,不過…」朱治這位溫和的將領,向來善於調和,此時也開口了:「大公子此次出行,或許另有緣由。我看,還是先弄清楚狀況再說。」朱治是孫堅的妻舅,與孫堅情同手足,凡事總會為他多想一步。
祖茂被眾人盯得無法迴避,最終還是鬆了口:「報告主公…老大,伯符…怕是去了雲水村了。」
此言一出,營帳內頓時一片嘩然。孫堅的眼中瞬間噴出了火光,他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沉默得令人心驚。
祖茂自從孫堅從軍以來,就一直跟隨左右,至今仍習慣稱呼他為「老大」,而非「將軍」。他看見孫堅眼中的怒火,立刻單膝跪下:「老大放心!我這就帶三百兵馬,連夜趕往雲水村,半天時間就能趕到!來人!準備備馬!」
「等一下!」孫堅低吼一聲,渾厚的嗓音中氣十足,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一震。他深吸一口氣,將眼中的怒火壓下,轉頭掃視眾將,沉聲道:「將士們,我知道你們遠道而來,疲憊不堪。然而,長沙郡的百姓正身陷賊人之手,我們身為大漢的子民,又豈能坐視不理?江東水賊,何足掛齒!今夜,就由我孫堅,親自領兵伐賊,以震我大漢天威!」
眾將聽令,包括孫河在內的將領們先是一愣,隨即高聲齊呼:「遵命!」。他們立刻動手,重新整理剛卸下的物資與軍械,準備迎接一場硬仗。
「啟稟將軍,尚有一事需讓你知道。」韓當作為孫堅的心腹大將,邊調閱士兵整隊,邊向孫堅稟報:「除了水賊之外,聽說近日還有一位名為區星的匪賊頭領,亦在長沙一帶作亂,沿途燒殺擄掠,似乎也已經到了雲水村。」韓當性格沉穩,凡事都會先將情報整理清楚,確保萬無一失。
孫堅閉目若有所思。不一會,他以獵鷹般的速度,瞬間發力,又以柔和的力道將手掌放在祖茂的左肩上,對著轉頭冒出冷汗的祖茂,大聲說道:「眾將聽令,出發!」
眾人齊聲吶喊,響徹夜空。
孫堅右手作勢朝著營帳旁的收藏櫃,向祖茂索取某樣器械。那是一柄刀鞘上刻著虎型神態的痕跡,卻未有任何破損老舊的感覺,反而更顯得與其他武器的獨特之處。
孫堅輕鬆地把玩了一下這柄被世人稱為「神器」的刀鞘,隨即丟向祖茂的懷中,冷聲道:「刀呢?」
祖茂搔著腦袋,不敢發一言。
孫堅左手一拔,刀鞘瞬間出鞘,露出真身,那只是一把普通的「鐵劍」。
然後他笑了,這柄流傳數百年的家傳之寶,飲盡無數冤孽之血的古錠刀,並不在刀鞘裡。
祖茂表面被孫堅的氣勢所震懾,心裡卻偷著樂。古錠刀在大公子手上,想也知道沒什麼好事。
但又能怎麼辦呢?誰讓大公子酒量好,竟敢在主公不在時開設酒席,並趁著酒酣耳熱之際,「酒後奪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