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天才不一定聰明
本章節 4300 字
更新於: 2025-07-30
第8章 天才不一定聰明
秘密基地在我這段時間努力下正在逐步成型,進行了細化,添加了書房、臥室、浴室、廁所、車間、實驗室和儲藏室等設施,如今已經有了一個模樣。整體看起來很像超級英雄蝙蝠俠的大本營,地下實驗室"蝙蝠洞"了。
我不誇張的說,為了收集這些必要的材料和投資的金錢,我是真的把大部分財產砸進去了。甚至不惜跑去參加倉庫拍賣,善用X光眼找到三個有值錢物品的倉庫,靠著差價賺錢貼補空癟的錢包。
以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裡將不只是我的藏身所和存放一些東西的倉庫。我會用透過X光眼尋找其它洞穴,進行連接並擴大了洞穴的用途。建立作坊、車庫、機庫和一個醫療區。
「接下來只要剩下網路架設通訊設備搭建好,主電腦就幾乎完成了,但等待起來卻特別的漫長。」
抬頭環視一圈,我低聲喃喃道。
我現在安裝的主要電腦是Intel公司的一款CISC架構的x86 CPU。是Intel最新的i486處理器,內建4MB的內存和120MB的硬碟。
顯示適配器可是VGA卡,256色的VGA卡,裝有5.25吋與3.5吋的軟盤以及光碟機,目前是最新的型號,運行效率在這時代算是快了。
電腦不只是遊戲機,它的用途也不是只能拿來玩遊戲和下載檔案。
主要的功用是運算,然後是基於信號傳輸原理的網路功能。這些可都是大有可為的方向。
既然有這樣的想法,我也不可能說等到電腦效能進步到自己曾生活過的那個世界,再來接觸這些事情呀。
這種事情要趁早,況且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技術,硬體或許會不斷進步,技術卻是能夠一直累積的。
而且很有趣的一點是,雖然硬體的進步速度堪稱日新月異,但實際設備的淘汰卻沒有那麼快。
很多老東西,沒有什麼特別需求的話,基本上只要不壞就一直用,這是人之常情。就像美國的核武系統,至今竟然仍是由 1970 年代開發的電腦系統在控制。
以 IBM 的 Series/1 為主體,並且使用 8 吋軟碟機做為資料傳輸。雖然說同一套電腦系統用了幾十年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套古老的系統反而有著意外的優勢 -- 它跑的是完全客製化的程式碼,且完全不與網路相連,因此不僅完全無法由外部控制,甚至就算是你人站在機器旁邊了,都不見得能搞得懂要怎麼操作,其實是一種意外強大的安全保障呢。
為了建設基地,這時間以來我幾乎都是忙著弄資金和材料,整個加利福尼亞州到處跑。回到秘密基地除了打掃和建造外,就是上傳一些資料或程序。
現在裡頭的設備,除了市售音響外,就剩那台自已動手製作的實驗型伺服器級電腦。
雖然不比那些有企業財團大量資金支持下,所建立的超級電腦。但是我有信心,這台伺服器效能,可是不比人家差。光是CPU就裝了四顆上去,還有擴充的空間。至少混到二十一世紀沒問題。
硬體部分倒是不用思考怎樣發展,按照未來的進展,大概能用的就好。現在不急一步到位,也算是給自己一些技術儲備。軟體部分最重要的,莫過於作業系統了。
1982年,蘋果的Lisa開啟的窗口界面風潮,讓他免於被財大氣粗的IBM消滅。
明年,也就是1992年,微軟會推出了基於DOS環境下的窗口軟體Windows_3.1。
三年後,1995年,改變整個人電腦使用生態的Windows_95即將誕生。電腦的使用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目前的話...或許我可以選擇Linux 。
其實這一兩年誕生了開源共享相關計劃,並廣泛存在於歐美世界的大學校園中。
最主要是教授與大學生的研究五花八門,市面上不一定能找到剛好合用的商業軟體。所以對他們而言,自己開發自己需要的軟體是最好的選擇。
這些開發出來的軟體,都是基於某系統的應用程式,不涉及核心繫統。
電腦想要使用的話,一樣要去購買這些已經商業化的系統軟體。直到Linux這個以開源共享為目的的核心誕生,才給了風氣開放的大學校園另一種免費的選擇。
尤其在可見的未來,必然是走入資訊時代。那麼早一點插足其中,總好過等待。畢竟硬體效能的進步是沒有極限的,等待沒有意義。
.......................................
用過午餐後,我下午就跑到加州理工的圖書館公用電腦區報到。
這年代的個人電腦還屬於昂貴的奢侈品,背負著學費貸款後,對普通家庭裡還買得起的大學生並不多。
不論是遊戲性或是計算所帶來的方便性,這種新興事物在可預見的未來,必然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加州理工的眼光,必然會全力培養著這方面的人才。所以公用電腦區時常是客滿的,有時還會有人排隊等待。
我當然不可能乖乖排隊,等著其他人用完。
我直接找了個人少的位置,走了過去。
「抱歉!我需要用電腦,可以先讓我使用嗎?」
拍了拍正在區域網路瀏覽的大學生肩膀,再拿出一張一百美元。
正想轉頭罵人的大學生先看到綠油油的鈔票,再看到拍他的人語氣溫和,態度禮貌,他立刻露出一個笑容,立即起身讓座。
對於那把別人坐過的椅子,我是想也不想,一屁股就坐上去。拿錢起身的大學生沒有直接走人,他退到了我身後,想看看我究竟要做些什麼。見我做的是附帶管理程序的系統,便跟我聊了起來。
不得不說,在這個駭客剛剛興起的時代,主要還集中在病毒與殺毒之間。很多後世常見的網路入侵與誤導手法,在這時侯可都是不存在的。
而這個大學生卻能跟我邊聊天邊討論深奧的問題,看來這間擅長理工科的頂尖學府,不說資訊院所的教授們,就是考進來的普通人也是有兩把刷子。
這或許就是世界如此之大,厲害的人如此之多。能讓人好好思考強大與規則之間的關係,謹小慎微的理性比起一些熱血、羈絆之類的有用的多。
雖說現代人的普遍認知都認為「強者可以為所欲為」的不正確的,但更多是在道德上否定,而不是事實上否定。
實際上大多數國家的規則都是由擁有壓倒性權力的人群制定的。但如果個體或群體的力量超過了製定規則的人,那麼個體和群體應該被規則束縛住嗎? 假如世界上真的存在超人,而且還在現實世界現身了,那麼超人是不是應該遵守人類的規則,而不是要求人類遵從超人的任性?
熟悉漫威宇宙和DC宇宙,腦袋瓜子變聰明的我更加堅信在地球隱藏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時多閱讀期刊、論文、書籍、報紙、雜誌,儘量去和聰明人交流、討論、學習,增進大腦的「智慧」與「知識」。
合理合法合情地使用規則、法律和利益去擺平麻煩,而不是無知到像個龍傲天一樣,以為所有事情都能靠拳頭解決。
.......................................
敲了敲實驗室的門得到回應後,我開門進去,一個看起來未老先衰的年輕人轉過頭來,隨後又轉回去。
他帶著不修邊幅的學者氣息,樣子長得還算可以,但一臉沒刮的鬍渣,一頭沒整理的棕髮,不時閃過高傲的眼神,足以讓神經敏銳的人不怎麼舒服。
對方毫不掩飾其麻煩感,說:「你自已隨便看看,有感興趣的再問我問題,我會盡量解答。如果太笨,聽不懂解釋,我也不想浪費時間再說一遍。也不準帶任何東西離開,這些當然都是非賣品。在實驗室看看就好。」
當然了,整個說話過程,他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沒有抬頭看過我一眼。就算想交流,我也只能看著他的後腦勺說話。
這個人是里德·理查茲,被人嘲諷一個自翊為天才的蠢貨。讀了一堆大學跟博士學位,不過是個到處去騙研究經費的傢伙。
在漫威宇宙中,最聰明的人究竟是誰。
基本上分好幾派支持者,鋼鐵人托尼·史塔克,史塔克工業的霍華德·史塔克,瓦坎達的公主蘇睿,X戰警的野獸漢克·麥考伊,綠巨人(浩克)布魯斯·班納,初代蟻人漢克·皮姆,毀滅博士杜姆。甚至還有銀河護衛隊的火箭浣熊。
但在漫威世界,這個問題可是有官方認證的答案。那就是驚奇4超人的領導者,驚奇先生里德·理查茲。
他擁有極高的智商,而且幾乎精通所有高科技領域的科學技術,包括時間旅行、空間移動、生化人、機器人學、計算機科學、通信、合成聚合物、突變、
運輸、全息影像、發電和頻譜分析等,並在不同的領域上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因為製造出來的發明都非常厲害,有的甚至能與神明抗衡,所以被譽為「地球上最聰明的人」。
雖然在智商上,還有設定比他高的人,但成就與表現可遠遠不如這位熱衷搞事的天才。人生基本上就是在捅婁子跟收拾自己捅出的婁子。
假如人在漫威世界,不是什麼英雄都能認識,抱大腿的。最需要遠離的瘟神就是眼前這位里德·理查茲了。
目前這位里德·里查茲還沒被宇宙射線輻射搞變異,我以贊助研究經費的名義,根據教授的介紹,去實驗室拜訪這位天才。他的實驗室里確實有不少有趣的小玩意兒。
首先是一個管家機器人,造型很像《瓦力》(英語:WALL-E)中的主角「瓦力」(WALL-E),是使用履帶移動,有兩條三爪機器手臂和望遠鏡般的觀察鏡頭。
還有很像《回到未來2》裡面出現的懸浮滑板的磁懸浮板,一把像是從《異塵餘生4》中拿出來的雷射槍,根本就是鋰電池的微型電池..等等一系列的成品、半成品。不得不承認,有很多東西我也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
不過,這並不妨礙我X光眼將內部構造整個看透透,用超強記憶力記下來,不懂的地方就詢問。等以後有空自已動手做出來。
等我把想要的全記下後,看他還是愛理不理的態度,我也沒計較太多就離開了。
後來我才從他人口中知道,里德·里查茲會被人處到處宣傳,逢人就說騙經費,可是有確實的證據與證人。
他的態度總是如此。跟學校要研究經費,但是成果論文總是用各種保密理由封存起來。這是真把人狠狠得罪了。所以每一所學校幾乎是給了他學位,就把人踢出去。
吃虧的學校多了,也沒人願意繼續給他經費。他就把目光換到了華爾街,那些指望著跨行成為科技大佬的有錢笨蛋身上。
只希望他的法律知識或法律顧問,有像他的天才頭腦一樣夠力,否則他早晚要淪落到上大街乞討的地步。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值得同情。
里德·里查茲是純粹的科學家,最大優勢是他的聰明才智,但在我看起來,驚奇先生的人生就是在捅婁子和收拾殘局外,再加上一個到處騙經費的行程。
根據電影,就連結婚都是抽空做的。某個版本設定中,還一度認為女人只會妨礙他的科學研究,所以曾打算離開隱形女蘇。
我對這樣的心態,有一些不太理解,就算認為自己的研究太過先進,也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一些出來。讓別人做降級的研究。又或者是他親自進行這方面的降級研究。只要稍微超出現有科技那麼一點點,這樣應該就可以滿足華爾街的那些人了。
但是很可惜,那傢伙就是個IQ滿分,EQ不及格的天才,不肯交出自己的成果,也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做降級研究,所以跟他合作過的人沒有不抱怨的。所以才有人批評他,就是個騙經費的。
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和管理他人情緒能力,以及一個人在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跟後天的培養、學習、成長環境息息相關,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可以逐漸提高。
可是沒有人有義務教會他這些,不是嗎。真是天才的話,他會找到自己成功方法的。在那傢伙學會察言觀色、能說會道、 處事圓滑這些之前,他的現狀不會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