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與決策
本章節 1264 字
更新於: 2025-05-12
江夏城,議事大堂燈火通明。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齊聚一堂,神情肅然。
劉備緩緩起身,目光落在諸葛亮身上:「軍師,如今荊州已穩,東吳暫時同盟,曹操也未再來犯,我們該如何走下一步?」
諸葛亮羽扇輕搖,目光深遠:「玄德公,天下三分,若要立於不敗之地,需得一處堅固後方,而益州便是最佳之選。」
關羽粗獷的聲音響起:「軍師,劉璋乃劉皇叔的宗族之人,我們這麼奪他基業,恐不合情理。」
張飛拍案而起:「大哥!什麼宗族不宗族,若無根基,談何天下大業?那劉璋庸碌無能,佔著好地方卻不思進取,早該被趕下來了!」
趙雲卻微微皺眉:「可若如此行事,豈不傷了我軍的仁義之名?」
諸葛亮聞言,手中羽扇輕輕一搖,目光堅定:「若論仁義,劉璋不思進取,民不聊生,我主若能奪之,定能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也是仁義。」
劉備略作沉吟,長歎一聲:「可是,如何才能奪取益州?」
諸葛亮微微一笑:「此事不難。」
諸葛亮的計策——入蜀為援
諸葛亮取來一卷地圖,攤開在桌上,手指劃過長江與蜀道,緩緩道:「劉璋此人懦弱無能,益州雖富庶,卻無戰力。他近日來,深恐曹操南下襲擊,一直憂心荊州方向。」
劉備點頭:「我聽聞此事,據說他曾向江東與荊州求援。」
諸葛亮輕輕一笑:「正是如此,我們便可藉此為由,前往援助,順勢入蜀。」
張飛一聽,大笑道:「妙計!那我便帶五千精兵殺進去,管他什麼益州牧!」
諸葛亮卻搖頭:「不,翼德兄,此次進蜀,並非強攻,而是『為援』——我們要先得其信任,進而入主成都,再行後手。」
趙雲微微點頭:「這樣一來,劉璋無防備,我軍可順利入城,避開戰爭損耗。」
關羽摸著長鬚,冷笑一聲:「妙倒是妙,只是這劉璋若發現我等意圖,定會反目成仇。」
諸葛亮目光一沉:「那便在他反目之前,掌控局勢。」
劉備看著地圖,目光漸漸明亮:「好!就依軍師之計,我親自帶兵入蜀,以援為名,助劉璋抵抗曹軍。」
諸葛亮頷首:「主公此去,需帶關、張二位將軍隨行,且擺足援軍之勢,讓劉璋看不出端倪。而我則留守荊州,穩固後方。」
劉備轉頭看向關羽與張飛:「雲長、翼德,隨我同行,必要時,須奪下成都。」
二人齊聲應命:「喏!」
蜀中局勢——劉璋的抉擇
而此時,在蜀中成都,劉璋正與手下商議對策。
「主公,劉備已答應出兵援助,現正率兵入蜀,隨行者還有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法正立於堂中,目光中透著一絲計謀。
劉璋面露喜色:「劉玄德果真仗義!此番他若能幫我抵禦曹操,我益州必能高枕無憂。」
然而,一旁的張任卻微微皺眉:「主公,此事恐怕不妥。劉備久居荊州,與曹操、孫權皆有來往,此次入蜀,莫非別有用意?」
法正笑而不語,劉璋卻擺手道:「不會的,劉皇叔素來仁德,怎會奪我基業?況且,有他在,我也更安心。」
張任仍不放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劉璋卻大手一揮:「不用多言!我自有分寸。」
諸葛亮的暗手
當劉備大軍出發之時,諸葛亮卻秘密派遣使者前往西川,並與法正私下傳書。
書信中寥寥幾句,卻透露出一絲謀劃:「主公若能入蜀,還望孝直助我行事,成大業者,當不忘相扶。」
法正看著手中書信,目光閃爍,終於露出一絲笑意:「臥龍當真智謀無雙……或許,我法正該換個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