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宮廷對峙
本章節 1886 字
更新於: 2025-03-11
第十二章:宮廷對峙
蕭景琰回來的這一刻,我心裡那根緊繃的弦終於鬆了點。可他看著我肩膀上的擦傷,臉色卻冷得像暴風雪前的天空。他一把將我拉進書房,關上門,低聲道:「說,從本王走後,到底出了什麼事?」
我把將軍府的挑釁、宮裡的召見還有那支冷箭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他,最後把那張紙條遞過去。他看著「再不收手,下次便是你的命」這幾個字,眼神陰沉得像要吃人。他捏著紙條,低聲道:「本王才離開三天,他們就敢這麼明目張膽。」
我試著緩和氣氛,笑著說:「王爺,您這是怪我沒看住自己?」
他瞪了我一眼,卻沒接我的話茬,而是轉身對侍衛說:「去查這箭的來路,還有內務府最近的調動,一點不許漏。」侍衛領命出去後,他回頭看我,低聲道:「從現在起,你睡本王的院子,離本王近點。」
我一愣,脫口而出:「王爺,這是怕我再挨箭?」
他走過來,站到我面前,低頭盯著我,聲音低沉:「本王是怕你再逞能,把命丟了。你若不在,本王這王府還有什麼意思?」
這話說得太直,我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臉一下子熱起來。我低聲道:「王爺,您這話聽著像表白。」
他哼了一聲,伸手敲了下我的額頭:「少貧嘴,老實待著。」可他轉身時,我分明看到他耳根紅了點。我咬著唇偷笑,這男人,真是越來越藏不住了。
第二天,宮裡的馬車又來了。這次是皇帝親自下的旨,說要召我和蕭景琰一起進宮「議事」。我心裡一沉,這次怕是躲不過了。馬車上,我靠著車壁,忍不住問:「王爺,您說陛下這次召咱們,是不是因為棉衣的事?」
他閉著眼,冷冷道:「不全是。他聽到了昨夜的動靜,想拿這事做文章。」
我點了點頭,心裡卻開始盤算對策。到了大殿,皇帝坐在龍椅上,臉上帶著那慣有的似笑非笑,皇后坐在他身旁,神色溫和卻有點憂慮。殿內文武百官站得滿滿當當,氣氛壓得人喘不過氣。
皇帝開口道:「皇弟,劉氏,聽說你們的棉衣又出了岔子,還有人在王府放箭,這是怎麼回事?」
蕭景琰上前一步,聲音冷硬:「回陛下,棉衣被燒是有人蓄意破壞,昨夜的箭也是衝著王妃來的。臣已查出線索,與內務府有關,正待深入調查。」
皇帝挑了挑眉,轉向我:「劉氏,你說呢?」
我深吸一口氣,上前道:「回陛下,棉衣的事臣女已盡力補救,五日內一千五百套定能送到邊關。昨夜的箭,臣女不知何人所為,但既敢在王府動手,顯然不只是針對臣女一人。」
皇帝眯起眼,笑了:「哦?你的意思是,有人想動皇弟?」
我沒直接回答,低頭道:「臣女不敢妄言,只請陛下明察。」
殿內一陣竊語,皇帝靠在龍椅上,手指輕敲扶手,忽然說:「劉氏,你這才智,留在王府真是可惜。不如進宮幫朕,朕保你平安,怎麼樣?」
這話一出,殿內瞬間安靜下來。我心裡一跳,還沒來得及回話,蕭景琰上前一步,擋在我身前,冷聲道:「陛下,她是臣的王妃,軍需的事離不開她。臣若保不住她,這王位,臣也不配坐。」
這話霸氣得讓我心跳加速,皇帝卻笑了,眼神卻冷了下來:「皇弟,你這是跟朕搶人?」
蕭景琰毫不退讓:「臣不敢。只是她若進宮,邊關的棉衣誰來管?陛下若真為將士著想,就讓她留下。」
皇帝盯著他看了半晌,忽然哈哈大笑:「好,皇弟有情有義,朕不勉強。劉氏,五日後棉衣若送到,朕重重有賞。若送不到,你們倆一起請罪吧。」
我鬆了口氣,可心裡卻更沉重——這五天,絕不會平靜。
出了殿,我跟著蕭景琰上了馬車。他一路沉默,直到車停在王府門口,他才低聲道:「皇帝這是在逼本王交出你。你怎麼看?」
我咬了咬唇,回道:「陛下是想用我牽制您。可這暗殺的事,我總覺得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手筆。內務府的印記,宮裡的命令,背後還有別人。」
他點了點頭,低聲道:「本王也這麼想。昨夜侍衛回報,那支箭的箭羽是用宮中禁衛的材料做的,可禁衛的調令只有極少數人能動。」
我心裡一震,禁衛?那是皇帝身邊的親信,這事越來越撲朔迷離了。我低聲問:「王爺,您懷疑誰?」
他看了我一眼,低聲道:「還沒證據,別亂猜。你只管把棉衣的事辦好,其他的,本王來扛。」
我點頭,心裡卻亂成一團。回到王府,我剛進院子,翠兒就跑過來,臉色發白:「小姐,剛才有人送來一封信,沒署名,可信封上有內務府的火漆!」
我接過信,拆開一看,裡面只有一行字:「三日後,運河必斷。」我手一抖,這是衝著運河來的!我立刻去找蕭景琰,把信遞給他。他看完,眼神冷得像刀,低聲道:「好大的膽子。」
他轉身對侍衛說:「傳令下去,運河沿線加派人手,本王今夜親自去盯著。」說完,他看向我,低聲道:「你跟本王一起去。」
我一愣:「王爺,這太危險了,我……」
他打斷我,伸手握住我的手腕,低聲道:「本王說過,你一步不許離開本王。這次,誰敢動你,本王讓他後悔出生。」
他的手掌溫熱,眼神堅定得讓我無法拒絕。我點了點頭,心裡卻又暖又亂——這男人,真是越來越讓我離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