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肚豁達 孫策受召 心懷怨 許昌親征

本章節 3407 字
更新於: 2024-09-07
由於有太多這樣的類似經歷,劉備知道此刻的應對倘若支吾敷衍,勢必將功敗垂成就算了,或許還會讓局面失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立即斬釘截鐵的保證說:「劉玄德今日當著諸君及江東數萬官兵面前發誓,如果各位歸順後沒能得到妥善的安頓,備除辭官以表示負責外,更願自刎向大夥謝罪!」

話說完,同列另一個青年伍長首先拋下兵刃並沙啞的嚷喊道:「他確實是個好人哪!我曾在鉅鹿郡的黃巾總壇蒙劉大人恩赦過,才保有性命回吳郡來;要不是碰上那強拉入伍的許昌妖賊,又怎會再幹這殺頭抄家的勾當?大將軍,求您收了我做子弟兵,行不?」

「行!朝廷正急需各位以壯大邊疆的防守力量,歡迎你的加入---」對那小夥子親切點點頭,招他近前的劉備於是又說:「當然,不願從軍者亦能選擇在江東落地生根或領取路費回家去;想定居於淮、揚的鄉親,我將請陳州牧安排工作機會和宿舍,這樣可好?」

此話一入惶惑不安的他們耳裡委實窩心得緊;不久,那已剩一萬五千多人的潰逃隊伍竟全都願意棄械歸降,除了趙雲兄妹倆外,堡中的呆瞧將士無不嘖嘖稱奇。

關、張二將立刻與程普、黃蓋上前處理整編的例行工作,只剩孫策這剛下馬的火爆浪子留在一旁怔怔發著呆;劉備見他似乎有話想講,便攜著那位年輕人的手主動過去問道:「伯符,適才沒傷到你吧?你怎麼了?」

「沒---沒什麼------」難得流露靦腆神色的他不禁口吃了起來。

「你---莫非是為了咱立軍令狀的賭賽而煩惱?」因已知道偷襲的嚴白虎剛遭圍困一事,欲擒故縱的劉備就拍了拍他肩膀笑著說:「沒關係;要是伯符不願跟從於備倒也無妨,我離開揚州時再讓你返回吳郡即可。」

堅定的搖搖頭,頗重承諾的孫策忙否認道:「男子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大將軍都敢拿自己的錦繡前程下注了,孫某焉能不守信用?」

接著,他又不太好意思的低聲悄問:「陳太守適才已遣人來報,說嚴白虎---確實引了二萬賊寇襲寨,並已被叔叔和韓當、祖茂的伏兵困死在『姑胥橋』旁;我---我只是想瞭解---,您料敵之論調怎麼會如此的神準?」

聽孫策已逐漸轉為尊敬的口吻,劉備甚覺欣然的說:「知己知彼方得百戰百勝啊;伯符,將來你倘有與敵人對峙的主導機會,只須記得『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八個字,便可事半功倍且無往不利。」

趁著「小霸王」若有所思玩味這句話的空檔,他又對身旁的青年伍長和藹問道:「小兄弟,真感謝你剛剛的挺身相助,否則適才的局面,還不曉得要花多少功夫才能善後呢;對啦,尚未請教你---貴姓大名?」

「您太客氣了;我姓朱名桓,乃吳縣人氏。」年輕人忙抱拳恭答說。

雖很習慣和三國名將初見面模式,略覺意外的劉備仍不太敢置信,忍不住又重行打量對方再次問道:「你---你是朱桓,朱休穆?」

同樣感到無比的詫異,楞然仰視的朱桓亦問:「咦,大將軍,您---認識我?」

搖了搖頭,劉備趕緊搬出那套老梗理由解釋著說:「備昔日蒙先帝賜與那『討寇樞密使』時,就兼負尋找和拔擢人才之重任;休穆儘管齒齡尚輕,實則為一方俊彥,某託給陳州牧的覓訪紙冊中,尊駕名在首列。」

「是---是真的麼?」朱桓聽這比自己大不了幾歲卻權傾朝野的皇叔恁般看重於他,受寵若驚下不由得大喜過望,即神情堅毅的道:「既承您高看錯愛,日後若有用朱某之處,桓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甚滿意對方的回應,想授其官銜的劉備才欲開口,忽見那已成太君的母親與孫堅、朱治及老父童淵、趙雲兄妹正朝此處走來;他忙對恭敬的朱桓說:「休穆倘不嫌棄,便委屈你暫任屯長一職,待此間事了,備再請陳公瑋重用;現在,咱先去見見『江東虎』。」

這時,回過神的孫策已先迎上前去;而歷經此役後對此人也暗暗敬佩的孫堅就拱著手道:「大將軍果然不負『戰神』之名,兼且料事如神;舍弟方才已遣人來報說,偷襲營盤的嚴白虎,剛給咱活捉生擒了!」

先匆匆和雙親及趙雲兄妹點點頭,劉備本不存有逮到他的指望,如今聞此捷報,隨即興奮的問說:「哦?願聞其詳。」

忽稍顯忸怩;孫堅直隔了半響,才把嚴白虎遭逮的經過簡略陳述。

原來孫靜、吳景、芮良、芮玄、韓當、祖茂六將雖勉強奉命守寨,卻皆與大夥同樣抱持狐疑的心態,所以當賊寇真如預期般出現時,難免有些措手不及的突兀,不久雖仍按帥令重創並圍困多己三倍的對方,但也差點讓宛似泥鰍的嚴白虎逃跑;若不是有四名熟悉水性的熱血志士經前冀州南皮高城縣縣令陸康指點,伏於河邊助官軍一臂之力,倒真會讓那條準備遊河遁蹤的老狐狸給再次溜了呢。

「文臺,這四位壯士可曾透露過姓名?」心想別字季寧的陸康,可是智將陸遜及東吳名臣陸績的爺爺啊,喜上眉梢的劉備又忙著續問。

微一頷首,即使頗為不滿他們此刻方始來投的表現,倍感無奈的孫堅聽完還是如實回答道:「有,除了那個名叫陳武的漢子是廬江松滋人氏外,凌操、董襲、虞翻三位全是我餘杭縣土生土長的當地居民------」

心想難怪嚴白虎會在劫難逃,因舊史中,他腦袋瓜可是被投靠孫策的董襲拿去做晉見之禮呢---;但劉備只不過暗自嘀咕,裝詫異的他又說:「太好啦,這四位正是我要找的其中幾名豪傑;特別是那虞仲翔,備知此君擅於內政且精通醫理,正是咱急需的菁英。」

「您---初下江東,怎對我們這裡的人如此清楚?」孫堅忽疑惑的問。

習以為常的劉備剛想要解釋,朱桓已在一旁「護主」的開口道:「那有什麼好奇怪的?大將軍既身兼拔擢專才要務,自然有識人之明。」

見弱冠之年的朱桓尚穿著賊兵制服,向來以「兵聖」後裔為傲的孫堅不禁斜睨一瞟,又隨口問說:「恕某眼生;大將軍,這位是---?」

「他姓朱名桓,別字休穆;亦為吳縣人氏,此君乃備甫自那一批降兵中擢選的新任屯長。」反而因他鄙夷輕視的態度而暗喜,劉備不以為忤的回答道。

鼻孔忍不住哼了一哼;這「江東虎」雖未口出嘲諷之語,但大夥都曉得他那意思是:「一個小小的低階軍官,也敢來此胡亂插嘴哪------」

孫堅畢竟為此一世的嫡親骨肉,汪蝶這附體的孫太君不忍大兒子太過離德離心,忙出面緩頰說:「既能令玄德所看重者,必非池中之物;何況英雄不論出身低,你怎知那位小兄弟的未來前途不會遠勝於爾等?」

「母親責備得是---」驚覺又犯了以貌取人之毛病,趕緊改顏相向的孫堅便對朱桓拱手致歉道:「朱兄弟,是孫某無禮在先,你別見怪。」

儘管亦馬上抱拳回揖,目前人微言輕的朱桓總是已於內心留下了一塊疙瘩;而外交手腕較高明的朱治正要替舊主挽回這面子,與周瑜、貂嬋押送二萬多名歸順俘虜至此的馬忠忽匆忙報知:「啟稟主公,許昌那廝反賊一聽到獨生兒陣亡,攻堡的人馬又已全軍覆沒,復領著萬餘寇軍從城內殺來了!」

眾人心中一凜,孫策更立刻請纓去打前鋒,然而保持鎮靜的劉備卻不忙下令迎擊;直到群英皆翹首以待,沉吟良久的他才說:「伯符欲往也無不可,然而卻非與敵硬槓;我要你和德謀、公覆領兵一千,換上對方衣服旗幟,速往吳郡趁機奪佔城郭,你---敢嗎?」

「這件小事有何難哉,我為什麼不敢去?」信心滿滿的孫策連忙拍著胸脯道:「再說倘一舉拿下郡城,可比啥功勞都來得強;您寬懷,一切就交給咱吧!」

劉備等召程普、黃蓋上前交代完細節,又囑咐馬忠說:「致遠,此處即託你和嬋妹、君理、休穆及沙摩科兄弟襄佐公瑾照看了;記住,無論任何情形,一定要幫徐琨、芮祉將軍牢守堡塢陣地,不得有誤。」

接著,他便轉頭向雙親、孫堅及趙雲兄妹道:「各位,那心懷竄逆的許昌已成末弩之勢;從『姑胥橋』來援的部隊就留在這協助整編降眾,咱即引雲長、翼德的馬步軍去破此妖佞,今日必定要為社稷剪除江東禍害!」

於是當六人火速趕至早佈陣嚴待的前線與關、張二將會齊,那打著「陽明帝」巨纛的一萬八千名賊寇亦剛到達;而俟雙方弓箭手均射住了陣腳,繫戴黃金盔冑的許昌便騎了匹異種良駒且手持黃金三刃叉出列罵說:「你們這些刁民!多次抵抗我朝神兵就算了,怎還敢離間吾與『景行天皇』結盟的扶桑友軍,更殺死朕的唯一嫡傳太子?爾等哪一個是狗屁漢家的大將軍劉備,叫他快快滾出來見朕!」

那嫉惡如仇的關羽聽他如此謾罵兄長,沒待三把弟先開口已掄舞著「冷豔鋸」拍馬衝向纛旗,並喝了聲:「大膽匪酋,吃關某一刀!」

瞧這赤臉長鬚漢勢頭兇猛,弩兵隊又恐誤傷萬歲爺而不敢發箭攔阻,許昌身後一名驍將即刻揮斧策馳以迎,誰知才交鋒一招,卻險被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連人帶桿劈做兩截;那都因關羽有把義兄禁濫殺的告誡銘記在心,因此這幸運傢伙方得免於一死。

潛稱帝號的許昌大駭之下忙勒韁後退了幾步,讓旁邊四個近衛將領前去格擋;不料環眼怒睜的張飛見狀亦挺刃急馳罵道:「狗賊!想仗著人多欺負我二哥嗎?來、來、來,讓你們也試一試俺『丈八蛇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