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針鋒辯 瑜亮聯智 才氣顯 黃碩索官

本章節 3295 字
更新於: 2024-08-24
亦展露那童稚般的招牌笑容;早擬妥說詞的劉備立刻侃侃而談道:「漢室之所以積弱不振引發賊烽四起,縱肇始於元和年代拔擢外戚專權,導致與宦官持續內鬥方埋下了朝綱腐敗、貪吏橫行之前因,加上桓、靈二帝施政欠佳,默任閹佞賣官鬻爵及誣陷忠臣義士,才使得各州郡經濟衰退、生靈塗炭;備雖僥倖助新天子暫免了社稷崩危惡運,但黃巾匪寇猶未蕩平,國家諸項規模仍待建設,這絕非劉某和如今有限人手可一蹴即成,先生說我尚嫌實力不足,也算中肯正確。」

此番憂心國事的言語非但聽得司馬徽復一再道好,便是在座眾人亦皆暗暗點頭;然而個性玩世不恭的龐士元似有意考較對方,趁著業師未及作進一步示意,就起身拱手的問說:「在下龐統,斗膽進言尚請明公恕過潛越之罪;經耳聞大將軍慷慨論諭,委實令人熱血沸騰不已,但尊駕適才曾提到遲至乃因『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並使漢疆免遭左衽屠戮』,前一句我懂,只是為何將被那蠻夷侵屠一事,還盼明公不吝開導我等。」

「請士元安坐,待備補充說明---」看了這相貌果真抱歉且年輕的「鳳雛先生」,劉備曉得此時的知識份子大都僅以中原為思考點,並無所謂的世界觀,更不清楚蟄伏於周遭異族的歹窺心態,略清了清嗓子即又朗聲道:「我華夏之邦因物博地大,自軒轅氏起便有三苗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反覆舉事,之後更出現東胡、山戎、氐等族類侵犯咱四方疆域,尤其當前者遭漠北崛起之匈奴擊退,更演變成如今的鮮卑、烏桓持續擾我幽、並二州;其中固也有臣服或漢化者,終不達擅引兵禍的十分之一,故秦贏政所為雖暴虐不仁,仍決定將臨洮至遼東舊築之城加以連結,為的就是防那些貪婪之輩趁虛來犯邊境。」

瞧游俠模樣的青年徐元直亦專注聆聽,他又接著說:「事實上,涎覬咱豐饒國土的又豈止北狄人等?西羌各部落時降時叛,荊楚的南蠻、揚越更從不服王化,見我漢室疲於討寇而久傷元氣,定當興兵肆掠甚至藉機霸佔鄰州郡縣;諸君既有匡國濟世之學,安忍獨善其身而坐視大漢子民在若干年內,皆淪為砧板魚肉任憑胡夷宰割?」

「將軍此語會否太過?」與江東越族有交情的龐統不禁駁問道:「據某所知,非我族類而稟性善良者也大有人在,反倒是部份漢胞喜歡恃眾欺壓少數原民,且常編造不實開戰罪證以作吞併該轄屬領地之理由;尊駕所言似武斷了些,有以偏蓋全的嫌疑哪------」

另側旁坐的徐庶忍不住亦質問著說:「何況眾蠻即使皆存有掠奪之企圖,畢竟尚未顯露撲噬敵意;徐某不才,敢問大將軍適才夷侵之論,是以何為憑藉?」

心想這兩個頂級謀士的確不好應付;詞窮的劉備略一皺眉思索,他身旁的孔明忽開口道:「二位先生言之差矣;周幽王因烽火戲諸侯,犬戎部落一度攻陷鎬京,迫使平王舉國東遷,我高祖皇帝更曾遭匈奴聯軍圍於白登山,後雖以許親換取雙方互弭兵禍,但其屢屢背約的南侵舉止豈不足彰顯他們染指中原之野心?試想嚴寒貧脊的漠北,向來不提供糧餉予麾下戰士,胡騎強搶邊關郡縣甚至烹煮百姓以充軍伙時有耳聞,謂之『打草鼓』及『兩腳羊』,在座莫非都不曉得?那蜀南蠻酋多年來更准許族人獵斬漢胞充當祭祀牲物,而此惡習並不是小子信口誣蔑,各位只要跟該地軍民稍加打聽,均可查證真假。」

見諸君變顏動容,曾從師父口中略知龐統一二的周瑜也跟著下猛藥說:「小子故居附近的丹陽境內越人自武帝平定呂嘉、趙建德之亂後雖率眾臣服,不過歷代首領由於無法約束隱居山林未肯同化之旁裔,亦無法阻止他們常假扮盜寇於水陸截我朝廷糧草,逼使多任郡守不得不出兵討伐鎮惡,進而導致了雙方百姓逐漸隔閡仇視;公等若還不信,隨時可向我恩師調閱丹陽郡的檔案公文,真相立刻大白。」

「大將軍,這兩位---呃,」甚覺詫異的龐統忙肅然問道:「這兩位小兄弟的見識頗為不凡;他們---他們當真全是您的徒兒?」

「既承士元錯看,那便容備為大夥介紹一下---」劉備微笑指著兩得意門生說:「剛剛剖析揚越外患的是我二徒弟,姓周名瑜字公瑾,這位則是四徒弟諸葛亮,字孔明;小孩子家不知天高地厚,妄語勿怪。」

徐庶待仔細打量完那對一鳴驚人的少年,又試探的揖問道:「公瑾與孔明先生適才儘管曾點出左衽邊寇為禍中原的嚴重性,但東胡、西戎、南蠻、北狄人數何其眾多,兵馬驍銳兼且散佈之區域遍及我土四方,咱總不能為了防範未來可能發生之憾事,就抹眛良心將那些番邦的婦孺老幼一概殺絕吧?關於如何安內攘外,願聞兩位高見。」

經師父頷首默許,早思妥良策的諸葛亮即再度朗言說:「彼雖勢猛,卻乏臨機應變的團體戰術,更無強大補給線以穩陣腳士氣,倘真犯邊,欲破有何難之?惟此等僅仗匹夫之勇的悍夷因久驕其心,當先盡挫淫威方收賓服之效;我軍只需在他們奇襲前把握住後勤建設的黃金時段,運用此消彼長的優點,不必妄殺便可解決蠻患弊害。」

一番符合兵法「以靜制動」要旨的必勝策略只聽得對方連連點頭;而周瑜這時也接續的道:「揚越之會產生劫糧亂因,原則上應咎責於州郡幕僚的安排欠佳所導致;咱起初若能妥善規劃降民的納編與就食等細項,確保他們均享安居樂業的生活條件,長期融合的漢化環境後焉得使其有再復叛之機會?餘者諸夷皆同,盡量招安肯歸順之各部,並於征討過程將擄獲戰犯投入轄境開發工作,藉此削減禍害中原之實力,則大事可成。」

那與龐統擬定的撫越之計簡直不謀而合;張嘴愣了好一陣子,他方如夢初醒的拱手說:「兩位的匡國大論宛似醍醐灌頂,令統茅塞頓開,先前衝撞之罪尚請大將軍多多海涵;倘有用某之處,統願效犬馬之勞。」

語罷,他身旁的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及叔父龐德公亦離座拜道:「我等以大將軍之令馬首是瞻,為朝廷盡一份棉薄之力。」

如願以償的劉備即起身揖謝;司馬徽則在皆大歡喜後撚鬚笑道:「玄德此行可算是滿載而歸了,不過老朽看得出你似另有它求;說吧,只要我和『水鏡山莊』力之能及,定當不負所託;你是不是想把公瑾和孔明留在此處學藝?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困難------」

「先生果然快人快語;備確實有求而來,但卻非僅止於替他倆尋訪名師而已;」劉備聽完亦不再客套,且執禮甚恭的直言:「貴莊今日雖不吝將人才借予朝廷重用,可是為漢祚的長久打算,劉某想請水鏡先生不辭勞苦,再幫國家培育出更多的棟樑英傑。」

先怔了一怔,那又哈哈大笑的司馬徽隔了半響方盯著他說:「我耳聞你於兼牧上黨時,便自掏腰包讓無數遭販孩童接受領地內的基礎教育,看來此消息並無半分的誇張虛偽;好,老朽就瞧在你這一腔為國為民的熱忱份上,放棄將要退隱山林的愜意日子吧。」

心中先暗暗鬆了一口氣,圓滿達成目標的劉備隨即把并州擴建學堂之計劃告訴了眾人,同時力邀司馬徽及諸門生子弟擔任院長與授課教師;待敲定了北遷行程與地點後,三師徒才領著龐德公、龐統叔姪及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王粲、郭攸之一行俊彥,返回已處於備戰狀態的襄陽城。

黃承彥的工作能力確實很強,任荊州別駕一職方個把多月,除了已將郡務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外,更助已陣打探到賊兵的部署情形;而出征前最後一次的軍事會議中,他便在模型沙盤邊正向劉備陳述著匯整資料。

「根據探子的可靠觀察,程遠志、鄧茂自盤據南陽後不但又強拉了不少當地青壯入伍,還從穎川的難民潮裡吸收一部份偏激者為生力軍,人數已增聚至約十萬之眾---」指往主城池的黃承彥分析著道:「二酋為了避免被官軍逐個消滅,強搶的糧草輜重全屯放於宛城,義陽、新野各縣僅留小股兵力掠奪往來客商,隨時能撤回此處固守。」

「對方最好都把主力全移去那座城池,咱僅圈牢另三門就可一網打盡,順道叫他們試試姑娘新研發的火砲厲害;」黃月英忽將幾輛木雕小投石車放在正門前,信心滿滿的問說:「爹、師父,碩兒此番倘能用這些東西轟塌賊兵的陣腳,您兩位要如何嘉勉我呢?」

與劉備莞爾對望了一眼,黃承彥慈愛的笑問:「鬼靈精的ㄚ頭,恁的市儈;大將軍多難得交待些工作給妳,怎動不動即要討賞?」

「碩兒,妳想讓為師獎勵你些什麼?」早發覺到她的聰明才智絕不亞於諸葛亮、周瑜二人,喜得佳徒的劉備不禁打趣著問道:「莫非妳也要我封為主將,去戰場親自指揮妳改造的投石車嗎?」

「那批火彈、車組只需依法施為,誰當指揮官效果都相差無幾;」本以為她是羨慕諸葛亮、周瑜皆曾有調度軍隊作戰的經歷,誰知這妮子卻搖頭說:「我是想以後待從水鏡先生那裡結了業,爹及師父若有打算再開設一座理工學院的話,碩兒亦要擔任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