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責州牧 威攝公堂 奇少年 槍鬥狼刀

本章節 3375 字
更新於: 2024-08-20
「令璦資質聰慧,備有此門生亦屬難得的巧遇福緣,且未來社稷的進步繁榮與否,說不定還須多多倚仗她的機關巧藝呢;」也想打他歪腦筋的劉備先客套了兩句,忽話鋒一轉試探的問:「其實依先生之博學多才,何苦屈居在荒野山林?漢室甫避開一場崩危之禍,國家正值用人之際,公倘有心入仕,朝廷無異於是增加一擎天巨柱------」

是的,以黃承彥足任州牧的政治才能,為何甘願選擇歸隱生涯就此埋沒自己?追根究底還不是對桓、靈二帝的狗屁倒灶及閹佞橫行失望到了極點,於是長嘆一聲,他即語調沉重的喟然說:「先前施政者不卹百姓苦難,又聽信饞宦屠錮忠義之輩,賣爵私歛導致禽獸食祿、民不聊生;我既無回天之法,只好任憑蹉跎白首,遁隱鄉間以明哲保身了。」

「現在呢?」劉備展露誠摯笑意的道:「當朝天子雖還年幼,但一上位便大刀闊斧肅清姦邪,積極著手根絕引發弊端的貪腐吏治;幾位託辭之清流如蔡伯喈及備的授藝恩師康城先生,均已奉召回京復官佐政,我此刻亦欲整頓荊州軍紀,公可願鼎力相助?」

終於忍不住心動了;的確,擺脫歷史陰影並將年號改為「彰武」的少帝雖就任才短短數月辰光,然而不僅剛徹底解決了宦侍與外戚的長久危害,同時還以身作則的大力推倡儉樸政令,率先砍掉了自己平常開銷預算的三分之二,更命王允為「監國按察使」嚴懲大小的索貪官員,革新氣象使先前辭官潛走的楊彪、鄭泰、荀爽均陸續重返原職,所以本有滿腔抱負的黃承彥待沉吟了一會,即向言詞懇切的劉備拱手說:「承蒙大將軍不棄,黃某願供朝廷驅策,以效犬馬之勞。」

等成功邀他入夥,劉備便轉頭對地下受縛賊兵喝道:「不想死的就全給我起來;荊州城內若有一句話不老實,我當場活剮了你們!」

* * *

聽完由李嚴、李通暨門人押解來的百餘名俘虜招認口供,在大廳下首陪同旁審的王叡不禁全傻眼了;居中而坐的劉備先目視這施政期間尚無太大惡跡之州牧,才緩緩的問說:「王刺使,如今你可知罪?」

慌忙離座並「咚」聲跪地,王叡蘶顫顫發抖道:「卑---卑職不曉得黃祖那廝---竟膽敢任用張武、陳孫二賊,請---大將軍明察------」

「這是什麼渾話?水師守將擢升幹部的命令,你身為州牧都無須蓋印簽字的是不?」存心嚇唬以讓他有所警惕,劉備站起身鐵青著臉說:「好!即使先不算你輕忽江夏軍紀散漫的責任,那宛縣悄悄進駐了幾萬名黃巾餘黨閣下又如何解釋?有像你這樣當刺使的麼?」

見誠惶誠恐的上司低著脖頸被罵到狗血淋頭,久任別駕且與玄德輩屬同宗的劉先忍不住跳出來護主道:「大將軍請息雷霆之怒;咱王大人對匪酋鄧茂和程遠志的行蹤絕非毫無知悉,均因本州才剛弭平了長沙前太守張羨謀叛之兵變,日前又為資助左、右兩位中郎將征討穎川侵掠的賊軍,籌措糧餉之餘委實無暇再顧及二寇竊奪尚乏人守禦的南陽各縣,加上武陵郡守曹寅因怨懟拒不配合,我主---只好先暫時按兵不動。」

一旁的治中鄧義也忙著打圓場緩頰說:「是啊;王大人為了要收復宛城失地,方託付左近的江夏劉太守代募兵員,哪知道和區星同謀的張、陳二賊會藉機混進黃祖部曲,此事還請您高懸明鏡,務必恕罪則個------」

因瞭解荊襄正規軍除水師外實無較強的勁旅,不過是找個理由發作的劉備亦打算趁此下梯階,便抓住了機會道:「鄧茂和程遠志那票流寇應是我踏平鉅鹿前赴召的參戰隊伍之一,當時冀州牧王芬雖於不久後遇害,他們卻也遭咱立刻平亂的上黨官兵阻隔在南並竄據宛城,這一點我倒不怪王刺使;然而轄境中有那區星賊患勾結將士你兀矇懂不察,縱沒包庇之嫌,畢竟難辭督導不周的責任,對不對?」

「下官---下官知錯了---」心驚膽跳的王叡仍仆俯著說。

「通耀先起身吧;」在廳上空闊處來回踱思了片刻,劉備接著又續問:「劉祥與黃祖那兩個糊塗傢伙什麼時候可以到此?」

王叡忙哈著腰恭敬的回覆:「快馬加鞭,約莫---明日中午就能抵達。」

冷冷一哼,儘管曉得現今江夏太守有個名叫劉巴卻十分討厭自己的兒子,用人惟才的劉備斟酌半響後還是裁定說:「你們三人若依大漢懲治律例---,原都該撤職交查,解入囚車赴京候審;但姑念爾等非出本願,且適逢朝廷急需復甦建設,均暫時留任察看,全減俸三成一年以儆效尤,若有再犯者二罪併訴絕不輕饒,王刺使可心服口服?」

「多謝大將軍---高抬---高抬貴手;」捏一把冷汗的王叡趕緊揖拜道:「某在此亦代表劉太守及黃督軍,向大人致上萬分謝意------」

「別太過高興,閣下與武陵曹寅的樑子倘不化開,我保證你這個位置也甭想坐得安穩;別以為每個人都像長沙作亂的張羨一樣容易對付---」劉備深沉望著提早弭平叛變的對方,又說:「且莫和此人再起衝突,等我長沙正事一辦完,會另設法幫你們調解。」

語畢,他復把目光移至到劉先的臉上道:「至於劉別駕,您既身為荊州幕僚之首席,理應輔佐刺使分擔大小州務;如今境內發生匪徒勾串軍隊意欲謀反之事,相信始宗責無旁貸,亦難辭其究吧?」

慚愧的低著頸項,內心忐忑的劉先額鬢涔冒著冷汗說:「卑職---卑職確有未盡之責,大將軍教訓得是;某---願領怠忽罪罰。」

很滿意的微微頷首,切進主題的劉備即順勢安排道:「南陽郡久經戰亂,現在又飽受蛾賊虐躪,你便去遞補此地的太守遺缺,替我把郡轄各縣重新整頓以將功贖罪吧;荊州別駕一職,我另請黃承彥先生來接任。」

廳裡眾人無不臉色詫異,心想對方的面子果然夠大,竟請得動那向以高風傲骨著稱且頗鄙視族弟黃祖的沔南文士來做官,一時間堂上均鴉雀無聲;而劉先則是暗暗喜慰,因這南陽目前雖暫離荊襄的控制,不過終究是個地方首長的實際缺額,比起那沒行政權的幕僚長可要更加威風,何況有「戰神」在此賊兵指日必敗,這道連帶處罰之懲誡口諭等於是巧變名目的獎賞,感激萬分的他忍不住就叩謝說:「劉某謹遵大將軍號令!」

「公既肯去補替那南陽郡守,可得要多帶一點能幹之部屬,荊州城也要補充些施政團隊的成員---」見他意會欣從,劉備索性掏出一份名單再道:「這冊子裡所載列的對象即託各位費心尋訪了;上面皆有他們的別字、籍貫和大概年紀,找到後先予以妥善安置,武將則可逕行授階練兵,等我返回時會重行分派,協助征討宛境的眾賊。」

恭敬的接過單冊,王叡陪笑著說:「您寬懷,一切交由下官處理。」

等叮囑完細節並輾轉探知任職主簿的諸葛玄正出使洛陽去繳歲貢,轉頭瞧向俘虜的劉備又動側隱之心道:「若肅清了那幫附匪兵丁,便拉他們去屯田拓荒;咱日後還需大量民工伕役來建設有待復甦的中原,就此殺卻未免太過可惜,勞動個十年再放其歸鄉吧。」

* * *

在客棧和大夥耐心等候音訊的黃承彥,一聽人家竟空降自己為荊州別駕如此重要之職缺,心想這倒頗能一展施政專才與恩澤佈民的長久理想,即欣然答允翌日赴任;而劉備於隔日臨行時又託他打探亦從穎川來襄陽定居的「水鏡先生」司馬徽及龐統、徐庶之下落,並留下李嚴、李通二兄弟保護其安全後,便領原班人馬及新收的女徒弟黃碩繼續朝長沙方向兼程趕道,希望能早一點和父親、小周瑜跟眾把弟等人會晤。

也不過才剛步出襄陽的城郊地界,忽見後方一小撥輕騎正朝驅車緩行的他們策鞭追馳,為首那人更高聲疾呼的問道:「前面可是劉大將軍麼?且等我一等!」

群豪多屬萬夫莫敵之能手,自無懼這區區的幾名騎士,好奇之餘皆掉轉了馬頸注視來者;關平瞧那領頭者是一位和己歲數相仿的持槍少年,又惱他舉止莽撞,就拍馬上前喝問:「你是誰?敢擅阻將軍虎駕?」

或許是有小孩子不甘示弱的毛病;少年聽對方言語無禮,忍不住大剌剌回嗆反問說:「怪了,某找大將軍與汝何干?你又是何人?」

「大膽鼠輩!光天化日下居然敢率眾追截車仗,爾等非奸即盜---」舉起家傳的「狼刀」指往這冒失傢伙,怒火中燒的關平乾脆直接叫陣大喝:「想知道我是誰亦無甚難處,待你贏了小爺便能得到答案!」

聽罷不禁來了興緻;那位精力旺盛的少年再顧不得此行用意,只喊了聲「好!」就把槍桿一橫,驟挾馬腹的疾朝對方殺至!

早由長子扶著從蓬車探出頭的關定本待喝退么兒,已挨近身旁的劉備忽對他搖了搖手;於是,大夥視線即隨著主公望向開戰的二少。

在尚未罹患難醫咳症時,關平的武藝刀法全是由老父親自調教,單刀路數雖無演義中收他為子的關羽所傳授招式恁般威猛,卻也十分凌厲且攻守有度;而陌生少年則舞槍成圓,砸擊範圍內盡是令人眼花繚亂的點點爍光!

這樣的功夫在幾位行家看來當然是未臻頂尖水準,但兩個男孩小小年紀竟已具有如此火候確實算極為難得;尤其那儀表堂堂的不知名少年槍招更是狠穩兼俱,佔住了「寸長寸強」的便宜中,已逐漸加重出槍的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