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南海書院

本章節 494 字
更新於: 2024-06-28

上圖為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書院,攝於2021年。

南海書院在日治時代為建功神社,設立於1928年,位於臺北市南門町的臺北植物園內,有臺灣靖國神社之稱。
神社的社格屬無格社,供奉自1895年以來在臺戰死、殉職及殉難者等,包括在各種事件中殉職的軍人、警察及其他人員,為一招魂社。

1945年,神社部分建築在臺北大空襲中受損,戰後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
到了1954年,教育部在此處籌建南海學園,1955年改建成國立中央圖書館總館,設計呈現中國北方宮殿樣式,後改為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書院,定期舉辦藝文表演及展覽。


日本時代彩色印刷明信片,正面圖為建功神社正面照,照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引用自文化部典藏網《國家文化記憶庫》。

建功神社由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井手薰設計,為鋼筋混凝土及磚造建築。
神社平面呈南北長軸向,配置與一般神社無大差異,但建築形式極為獨特,配合臺灣潮濕多雨的氣候,採「漢、和、西洋混合」的樣式。
現今神社建築外觀雖有變動,但主建築、神池及玉垣保留,在2013年列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之「建功神社」「南海學園」,共計兩項條目。
國家文化記憶庫之「建功神社」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