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人注意到的神功秘籍
本章節 9245 字
更新於: 2024-02-17
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人注意到的神功秘籍
經過多日晝夜施功,張無忌的傷勢穩定下來起碼暫時不用為性命擔憂,而他體內部分寒毒無論張三豐師徒如何努力都是無用,甚至有小部分寒毒已深入骨髓簡單靠純陽真氣難以驅動。
為此張三豐十分不甘,身體還未痊癒的張翠山跪地痛哭,殷素素什麼話都沒說,只抱著恢復精神身體虛弱的張無忌痛哭不已。
以宋遠橋為首的武當七俠心頭測然,雖然對無忌小小年紀遭受如此災難很是同情,卻還是更加關心自家師傅的身體健康。
我直接詢問張三豐的想法....
張三豐很有些頭疼,想了想表示先讓張無忌練九陽殘篇,先看看情況再做打算。
覺遠大師當年傳授九陽神功口訣時,張三豐那時還不會武功所得稀少,這些年極力苦思想要將之完全推理出來,可效果只得三成而已。
如今有了《娥眉九陽功》,雖只粗粗看了一遍也大有收益,他有信心待仔細研究一番,不說將《九陽神功》完全推理出,起碼七成內容卻是不成問題。
郭襄號稱小東邪,其頭腦自是聰明記憶力極好,所記的內容比張三豐與無色禪師都要多,盡管娥眉九陽功加入了她自身一些領悟,以張三豐此時的境界和眼裡,要將之分離出來並不困難。
花費了半月時間將手中九陽殘篇整理妥當,張三豐也不怠慢將《九陽神功》的練法和口訣傳了張無忌。
這一門功夫變化繁復,非一言可盡,簡言之,初步功夫是練大周天搬運,使一股暖烘烘的真氣,從丹田向鎮鎖任、督、沖三脈的陰向尾閭關,然後分兩支上行,經腰脊第十四椎兩旁的轆轤關,上行經背、肩、頸而至玉枕關,此即所謂逆運真氣通三關。
真氣向上越過頭頂的百會穴,分五路上行。與全身氣脈大會於膻中穴,再分主從兩支,還合于丹田。入竅歸元。如此循環一周,身子便如灌甘露,丹田裡的真氣似香煙繚繞悠遊自在,那就是所謂氤氳紫氣。
這氤氳紫氣練到火候相當,便能化除丹田中的寒毒。各派內功的道理無太多分別,練法卻截然不同。
我在武當山一直待了半月之久,本來想與張三豐探討先天武學之道。
同時也打探到,張三豐自自九十五歲起,每年都閉關九個月苦研武學。
這讓我知道張三豐已經開始研究武當鎮派絕學太極拳了。而以張三豐此時的實力。真等到太極拳完全創出實力將更上一層樓,說不定會直接跨入更高的武道之境!
可惜因為張無忌之事,張三豐一直憂心不已全力救治,根本就沒有時間和心情談論武道。
為此我也不好多說什麼,待張無忌的身體徹底穩定下來,我便跟張三豐和殷素素提出告辭,臨走之前告之他們實在不行可去找蝶谷醫仙胡青牛,我會提前給胡青牛打好招呼,直接將張無忌送去就成。
我此次武當之行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心中很有些遺憾,張三豐倒是大氣不願佔便宜,竟將自已此時的"武學心得"相贈。
由張三豐這個大宗師之人親自手書釋義自身的武學心得,讓我深深著迷之餘也收獲良多。
下了武當山,隨意找附近的明教分壇打聽最近的江湖大事。
方才得知之前在武當山紫霄宮那一番爆料開始發酵。整個江湖都亂起來了。
太湖,青藏。昆侖三地江湖好手群聚,他們不辭勞苦做地毯式搜索,務必不放過任何可疑之處。
太湖那邊沒有強大的武林門派,當年的燕子塢慕容氏也早就消失無蹤,所謂的太湖水匪在真正的江湖高手面前屁都不是,短短時間數百里浩瀚太湖,已被一群群一江湖高手搜檢了一小半區域。
因為沒有強大的地頭蛇彈壓,江湖豪傑又個個性格火暴一旦發生口角便發展成鬥毆,小規模的紛爭卻是從未間斷,短短一個月時間便有數十起傷亡出現。
青藏那邊就熱鬧多了,不僅有崆峒這家正道名門大派存在,這里還是密宗的勢力範圍,一下子涌進數百中原江湖好漢頓時繃緊了神經。
崆峒派自然想獲得最大好處,所以崆峒五老回去第一時間召集門下弟子,來不及歇口氣又氣勢洶洶出門,一邊以強硬姿態約束進入青藏地區的中原江湖好漢,一邊抽調精幹人手直撲大雪山大輪寺!
他們使盡手段拖延中原來的江湖好漢前探步伐,卻也不能完全杜絕漏網之魚。再說了在紫霄宮已經說得那麼清楚明白,當年的吐蕃國師可是出身大雪山大輪寺的,有這個明確目標要是還不知道先到先得的話那真就傻子了。
凡是能進入江湖一二流行列的好手就沒傻子,崆峒派的強硬手段只能約束那些江湖三流角色,或者沒有後臺的二流勢力,對江湖上的一流好手根本沒屁用,反倒省了他們不少煩瑣麻煩。
結果在早已破落的大雪山大輪寺,崆峒派一眾高手率先趕到,來自中原江湖的好手跟著便到一點都沒有浪費時間。
面對這些不懷好意的外來者,大輪寺僧眾自然要出手驅逐,結果這一動手不要緊卻引得一干中原江湖好手欣喜若狂。
原來大輪寺的密宗武僧之中,竟然真的有幾位高手使出的武功招式便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幾門!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
大輪寺自出了一位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後,便再也沒有驚才絕艷的人物出現,後來更是被金輪法王所在金剛宗以及八思巴所在薩迦派強過風頭,甚至甩得老遠不見蹤影。
當然在大雪山這一帶,大輪寺依舊是霸主級別存在,寺內喇嘛眾多習武喇嘛也不在少數,而且因為密宗特殊的修煉體系以及艱苦的環境,只要出師便都是難得的好手,這一次與來訪中原高手便是好一番大戰
聽說中原好手死傷不少,可這都不能遏止他們對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強烈渴望,大輪寺僧眾最終寡不敵眾全寺被滅,從寺中藏經閣里搜出了八本書頁泛黃的少林七十二絕技手抄本!
這一下,在場的武林人士都轟動了。
為了爭奪那八本少林七十二絕技,之前還一致對付大輪寺武僧的中原江湖好手,便各自拉開架勢大打出手。
崆峒派自是強硬無比,想要將那八本少林七十二絕技手抄本全部收入囊中。其他中原江湖好手哪會答應,幾方又是好一番大戰死傷慘重。
這時少林神僧空智帶領寺中精英弟子趕到,立即叫囂七十二絕技乃少林根本,要那些得到秘籍的江湖好手乖乖拿出來,還必須"請"到少林做客一段時間。
他這一手直接惹怒了地頭蛇崆峒派,領頭的崆峒五老中足有三位在場,當即便與空智大吵一架,話不投機自然得手底下見真章。
不得不說少林能成為武林第一大派確實有其底氣,出手便是三位一流高手,直接打得崆峒三老沒臉見人,要不是空智有所顧忌的話,崆峒派一下子就得失去足足三位一流高手!
眼見少林高手強勢,一番混戰壓得群雄灰頭土臉心慌手軟之際,附近的密宗高手及時趕到加入戰團。
因為有西域這個廣闊的傳教之地,這些年密宗一干中小宗門日子過得十分滋潤,有足夠錢糧培養高手。
這次中原武林一手覆滅大雪山大輪寺,可是犯了密宗大忌,過來的密宗高手數量雖然不多,質量卻是極為高端,足足六位一流高手十位二流好手二十位!
這下輪到空智帶領的少林高手倒霉了,誰叫他們最為顯眼又最是強勢。
密宗武學專修肉身,又是在青藏這等苦寒之地鍛煉而成,比起同等級別中原高手實力強出不少,而且與少林的陽剛武學正好是一個路數,一場激烈大戰爆發,密宗高手與少林高手打得慘烈無比。
加上少林人生地不熟,地頭蛇崆峒派恨不得他們全部掛了哪會出手幫忙,結果被源源不絕趕來支援的密宗高手打得大敗,來時五十來人回去之時卻不足十人,而且還個個帶傷凄慘到家了。
沒了少林和尚抵禦,剩餘中原江湖人士又哪是如狼似虎的密宗高手之敵?
結果數百江湖好漢能全身而退的不足一百,大部分不是在爭搶那八本少林七十二絕學時掛了,就是在與密宗高手糾纏中躺下了。
從大雪山大輪寺搶到的八本少林七十二絕技,有七本被密宗高手追回,只有一本《拈花指》被一位一流高手拚死帶回中原!
這一下,整個江湖都轟動了!
原本還有人懷疑消息是假,為了混淆視聽或者有其它陰謀,可是看到一家家大門大派出動大量人手他們動搖了,現在又有實實在在的少林絕學被搶了回來,那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巍巍昆侖,莽莽群山
縱橫東西數千里的昆侖山脈,像條巨龍盤伏於大地之上,讓人敬畏讓人景仰。
因為一則江湖傳言,原本人跡罕見的昆侖山,最近人氣暴增熱鬧非凡。
一批又一批持刀配劍的江湖好漢,成群結隊趕赴昆侖山脈,一個山峰一個山峰展開地毯式搜索,想要找到那傳說中的逍遙派所在。
作為地主的昆侖派自然不甘落後,幾乎將門中弟子盡數派遣出去,匯同中原江湖好漢一同尋找那不知底細的逍遙派山門。
一連尋找了一個來月卻什麼都沒發現,當然昆侖山可是一座天然寶庫,趕來江湖群雄也不是一點好處沒得,像是百年人參,百年靈芝,百年黃精,百年首烏茯苓之類中原地區難得一見的珍貴藥材,在昆侖山中不說隨處可見卻也不難尋到。
這些可都是大補之物,找位精通配藥之道的大夫好好搭配一些其它藥材輔助,可能製成增長功力的藥湯藥劑,對武林中人的誘惑可不小。
尤其是天山特產天山雪蓮可是聞名江湖的天材地寶,當某位江湖好漢欣喜若狂帶著一株品相不凡的天山雪蓮下山,頓時引起昆侖地界一陣轟動。
消息傳回中原地區,更是引得一干處於觀望狀態的江湖中人,收拾東西呼朋喚友一同趕赴昆侖天山一代碰運氣。
而為了那株天山雪蓮的所有權。包括昆侖派在內數百江湖人士大戰一場,死傷近百人後被地頭蛇昆侖派搶到手裡。
可就在這時,有江湖中人竟在昆侖山某處偏僻山谷的小山洞裡。發現了一本少林絕學《大力金剛指》,以及兩門少林寺入門武功《羅漢拳》和《韋陀掌》秘籍,頓時整個昆侖山都轟動了。
昆侖第一時間強硬宣布,凡是在昆侖地區發現的珍貴藥材以及武功秘籍,都是昆侖所有,他人不得無故染指。
可惜昆侖派的存在感實在不強,雖說與少林武當娥眉華山崆峒同列江湖六大門派之一,卻是妥妥的墊底貨色。門中除了掌門何太沖與掌門夫人班淑賢是聞名江湖的一流高手之外,再沒其他一流高手坐鎮,威懾力難免不足。
昆侖派遠處西域,很少履及中原,創派祖師已遠不可考。
後來昆侖派出了個百年不遇的奇人,在中原武林闖下了赫赫威名。至此昆侖派開始聞名。
之後昆侖派又出了幾位得力掌門,不斷壯大昆侖派,使之漸漸成為江湖上一大門派,雄據西域與中原各大門派分庭抗禮。
昆侖派自詡為名門正派,雖然遠處西域,但是卻野心勃勃,總想在中原武林呼風喚雨,隱隱有與少林、武當、峨嵋相抗衡之意。
昆侖派弟子有男有女,雖然信奉道教。但主要是指利用茅山道士的法術,弟子允許婚配,不禁葷食。
昆侖派在天山一帶就是霸主存在。呼風喚雨慣了一時難以改變其囂張習性。
說起昆侖,就不得不提起神鵰俠侶末期的昆侖一代高手何足道。
昆侖派本來遠處西域,從來不履中土,一直也不大為中原武林所知。
倚天屠龍記初期昆侖派出了個百年不遇號稱"琴劍棋"三絕的昆侖三聖何足道,受人所託,親赴少林欲替人了卻一樁舊事。不料因種種緣故卻惹下了一樁恩怨。
三個西域少林派的俗家弟子潘天耕、方天勞、衛天望聞知昆侖三聖名頭,容不下劍聖二字。想逼何足道去了這個名頭不可,何足道為人疏狂,頗有書呆子的癡氣,便派人和這三人約好在少林寺相見,想兩番功夫一番做,在少林留下紙箋,欲領教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雖最終為覺遠的九陽神功所擊退,但以武功一舉震驚中原武林,至此昆侖派開始聞名。
那時五絕已死得差不多,就剩一個隱居不出的楊過,與一個行蹤飄忽不定的周伯通,張三豐和少林三渡,以及明教陽頂天等絕頂高手還未露頭,無知無覺修煉《九陽神功》幾乎大成之境的覺遠大師,就是那個時代的絕頂高手,何足道只在他手裡稍稍吃虧,其武功實力可想而知,放在現在妥妥的超一流高手。
昆侖派也是因此一躍成為江湖矚目的大派,經過近百年發展數代人的努力,又有廣闊的天山地區為其提供錢糧人才支持,這才在倚天屠龍記的時代成為江湖正道六大門派之一,風頭之盛令一眾江湖二三流勢力羨慕萬分。
可惜涉及到高深的少林絕學,加上昆侖派名頭雖響,卻在中原武林影響力極弱,自然嚇不住一干萬里遙遙跑來尋找武功秘籍的江湖中人。
沒過幾天,又有江湖好漢在附近的一處隱秘山洞中,找到一本少林絕學《神掌八打》,頓時整個昆侖山地區都沸騰了。
昆侖派強硬要求尋得武功秘籍的江湖好漢將秘籍獻出,遭到斷然否決後惱羞成怒大開殺戒,一時間昆侖地區喊殺聲不絕到處都是刀光劍影。
有膽子萬里遙遙跑來昆侖尋寶的中原江湖好漢,哪一個不是實力強悍之輩就是手頭有一項拿手的絕藝,剛開始時被昆侖派有組織的偷襲打了個措手不及,等到他們反應過來開始抱團反抗昆侖派之時,就輪到昆侖派難受了。
昆侖派高手向來不多,都是依靠某一兩個拔尖人物作為頂樑柱,為門派衝鋒陷陣擴大名聲。在普通的江湖紛爭中自然足夠,誰都不會輕易小覷老資格的江湖一流高手,可放在大規模群毆中難免分身難顧。
也就在這時,少林神僧空性率領數十少林精英弟子趕到,二話不說直接宣布了那四本少林秘籍的所有權,以強硬姿態打趴了一干不服氣的江湖同道
這下昆侖派掌門何太?縮了,幫助少林自然不可能,可要他們幫助剛才還大打出手的江湖好手也摸不下這臉。
結果還是掌門夫人班淑賢大發雷霆之怒,揚言先把少林這股強敵驅逐再說其它,不然昆侖派還怎麼在江湖立足,還如何自稱名門大派?
確實,少林隨便派出一隊武僧,就足以掌控整個昆侖山天山山脈局勢,而且其中一流高手足有五位之多,這讓昆侖派上下震驚的同時也極為不安。
雖說少林打著追回遺失秘籍的旗號,可誰知道等他們追回了遺失秘籍,會不會留下人手組建個昆侖少林寺出來?
這一樁不可不防,西域不好有一家少林寺嗎,福建不還有莆田少林,泉州少林還有福州少林,昆侖派在天山一帶作威作福慣可,可不希望強大的少林來參上一腳。
尤其草原牧民以及西域商旅,對宗教還特別虔誠,要是少林強勢入駐進來的話,昆侖派還要不要在江湖上混了?
一想到這些昆侖派高層便忍不住頭皮發麻,手腳麻利立即行動起來。一邊與萬里遙遙趕來尋找少林絕學的江湖好漢聯絡,一邊發動昆侖派的所有勢力,包括直系以及旁系甚至稍微沾點關系的勢力全部拉上。
作為昆侖天山一帶上百年的巨無霸,昆侖派的潛勢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不說近百直系門人,還有直系門人分佈在各處的武館以及幫派,勢力,還有眾多外門弟子所擁有的勢力,以及託庇於昆侖派的江湖勢力,總之林林總總加起來能夠聚集起的江湖好漢將近兩千人!
而地處昆侖山的朱武連環莊,自然也是眾多昆侖派外圍勢力中的一個,而且還是實力十分強悍的一處勢力!
說起朱武連環莊,其創始人可是大名鼎鼎,可是當年一代大俠朱子柳,與郭靖大俠徒弟武修文後人,也是聞名江湖的武林世家,因為兩家共處一地,被江湖人士齊稱朱武連環莊。
此代朱武連環莊兩位莊主朱長齡與武烈,俱是江湖頂尖二流好手,在昆侖天山一帶也是不可多得的高手。
朱長齡的先祖朱子柳乃當年五絕之一南帝一燈大師弟子,綽號天南第一書法名家,得到南帝傳授大理絕學《一陽指》,並將自身書法造詣熔入《一陽指》中,創出一門極具特色又威力強大的絕學《一陽書指》,並與大俠郭靖夫義守襄陽名傳千古!
而武烈先祖武修文武敦儒更是大俠郭靖弟子,雖說一身武藝遠遠不及神鵰大俠楊過,卻也是當年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又是南帝四大弟子之一武三通的兒子,得到東邪桃花島一脈武學傳承,又得到大俠郭靖代北丐洪七公所傳《降龍十八掌》,還有朱子柳代父武三通所傳《一陽指》,可謂底蘊深厚神功絕藝不凡。
可惜朱武兩家一代不如一代,明明家有絕頂神功絕學卻還不知足,最近昆侖天山一帶沸騰的氣氛也影響到了兩位莊主,此時接到昆侖派的相助請求頓時心動不已,秘密商談完便各自帶著弟子門人趕赴昆侖派山門。
而距離朱武連環莊最近的一處小鎮客棧,我滿意的聽取手下匯報,知道時機已到....
深夜,朱武連環莊所在一片漆黑寂靜無聲。
莊子里的僕役早早入睡,這時莊外不遠處的樹林里十來道矯健身影迅如疾風縱躍而至,沒有發出絲毫聲響引起莊中僕役護院關注。
十個矯健身影在莊子外某處匯合,之後一人拔地而起,腳間在莊子圍墻上輕輕一點,輕而易舉躍上一丈多高的圍墻,從懷里掏出一個鋁箔包大小的紙筒用火摺子點燃引線後扔進了莊子大院。
一陣白煙升騰而起順著風向,不過眨眼功夫便將偌大一個庭院籠罩,隨後白煙逐漸變淡消失無蹤。
站在莊子圍墻上的身影揮了揮手,聚攏在圍墻下的矯健身影嗖嗖嗖直往上竄,不過幾個呼吸功夫十人已全部躍上高大圍墻,悄無聲息落入庭院之中。
這些人顯然早有預謀,翻墻入院迅速分成兩撥,悄無聲息摸到下人僕役所居之處,隔著門板縫隙掏出小小銅管吹出一股細煙,十來間居所如法炮製一番,頓時呼嚕聲摩牙聲哼唧聲各種睡熟時的古怪聲響連綿起伏。
同時,又有兩人輕手輕腳來到不遠處的狗窩,掏出懷里的迷藥給睡得死沉的幾條兇猛獵犬再上一份,直到確定所有僕役護院以及獵犬全部中招,一行人才向正堂以及後院摸去。
或許是多年沒有出現意外的緣故。又或者自覺沒人敢上莊子找茬的原因,朱武連環莊竟然沒有安排夜間巡邏和護衛的人手,這給悄悄摸進來的十來條矯健身影提供了極大方便。
跟前院處理手段一樣。他們給每一處可能住人的房間吹入一股迷煙,如法炮製之下不過十五分鐘時間整個莊子上的人都在睡夢中被他們迷翻了過去。
「右使,莊上的人已經全部中招!」
「確定了嗎?」
「確定了!」
「那好,咱們先從武烈和朱長齡的書房開始找起!」
走進朱長齡的書房,房間里早已點亮六根蠟燭,將整間書房映照得清楚可見,我打量了眼掛在墻上的名人字畫。以及博古架上的精緻古玩玉器,心中暗諷明明是個江湖人。偏偏把書房搞得這麼風雅,真以為你是朱子柳啊?
搜查這樣的事兒自然用不到我親自動手,跟隨而來的九位高手之中,自然有這方面的能手。翻箱倒櫃敲墻碰壁專業之極。
搜查沒有多久,便傳來手下弟兄一聲驚喜呼喚,在書房某副名家字畫後面的墻壁上,被查出一個長寬三十公分的小暗格,格子里放著一個精緻小木盒,我接過木盒打開蓋子,露出裡面三本包裹在綢布里的線裝秘籍。
我不慌不忙帶起手套小心翼翼將秘籍取出,封面上十幾個豎列大字格外顯眼:《一陽指》《一陽書指》《哀牢山三十六劍》!
所幸朱家雖然沒落,卻依舊保持著武林大派做法。
要知道,武林中許多門派的武功一般都是師徒親子口耳相傳,沒有記載於書本秘籍之上,生怕被外人偷搶了去對門派不利。這也就導致了一旦出了變故,某門武功便可能徹底失傳。越到後世失傳的武功數量就越多。
相反一些大門派底蘊深厚門中高手不少,為了傳承的延續就將武功抄寫書本之上。或者乾脆自己大量供後輩門人手抄修習。
往往這樣的門派經得起風浪考驗,就算出了幾乎滅派的亂子,只要傳承不失依舊能夠再起,就好比少林歷史上好幾次毀在戰亂大火之中,可後輩弟子一旦有所成就立即將門派重立起來。
我之前還擔心朱長齡也跟那些傳統武林世家一般,將祖傳武功全部記錄在腦子里,口耳相傳傳授給後輩門人,所幸他武功到是沒學到多精深,那些規矩和傳統到是傳了下來,祖傳武功也記載書本之上,不然這次就得空手而歸。
將朱長齡的書房以及臥室仔仔細細搜查一遍,確定沒有遺漏後也不作停留,讓手下小弟將書房以及臥室恢復原樣,而後便一起趕到相鄰的武家莊子上去。
同樣的運氣很好,他們同樣在武烈的書房找到了武家祖傳武功秘籍,這次的收獲更大,找到了桃花島的《蘭花拂穴手》,《碧波掌法》《落英神劍掌》以及《落英神劍》,可惜沒有東邪黃藥師的《碧海潮聲曲》,還有成名絕技《彈指神通》以及奇功《奇門五轉》極為可習,有極大的可能是大小武兩人的實力太過差勁,根本沒達到修煉這三門武功的門檻。
不過幸好除了找到桃花島的武功之外,還有《一陽指》以及《降龍十八掌》!
《一陽指》倒還好,《降龍十八掌》卻是招式不齊全只有前面十掌,我估計又是大小武實力不濟,根本就沒到學會後面八掌。
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大小武的習武資源當真逆天,到了最後襄陽被破之時,武功實力竟然還沒達到一流水準,只能說他們倆著實是扶不起的廢材,但或許也跟郭靖確實不會教徒弟有關。我覺得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就算郭靖不會教徒弟,不是還有黃容跟朱子柳,以及其他長輩可以請教嗎。
跟前面朱長齡的書房和臥室一樣,在確定沒有遺漏後又將之恢復原樣,我們一行十人悄無聲息退出了朱武連環莊,向數十裡外的臨近小鎮狂奔縱躍而去。
返回朱武連環莊最近小鎮的一處租來的寬敞院落,我一邊親自點亮五根蠟燭翻閱輕鬆得來秘籍,一邊忍不住得意輕笑。
「右使,要不要來碗麵?」
這時門外傳來一聲輕問,正是我手底下擅長竊取的能手。
「進來吧,正好肚子有點餓了!」
我頭也不抬輕應了聲
隨著房門被推開,一股冷風隨著人影吹了進來,一個木製托盤被放在小圓桌上,一股湯麵香味隨著冷風迅速彌漫整個書房。
「昆侖山那邊有什麼新進展?」
我放下手中秘籍,端起托盤里的一碗湯麵大塊朵頤,嘴裡也不忘問道。
「還是那樣,少林高手跟以昆侖為首的江湖群豪戰作一團,誰都不願輕易認輸!」
這是一名三十來歲面貌普通男性,他一臉恭敬回答。
「雙方的傷亡怎麼樣?」
「傷亡挺大的,雙方都打出了火氣下了死手!」
那中年漢子恭敬回答,臉上不右自主露出欽佩之色:「還是右使有能耐,隨便動動手便將數百江湖群豪玩弄在鼓掌之間!」
「沒那麼容易!」
我幾分鐘便吃完麵,放下碗筷拿起托盤旁邊的手巾,隨便擦了兩手和嘴角,搖頭輕笑道:「要不是有那四本貨真價實的少林秘籍,你以為那幫老江湖會上當受騙?」
「這本錢是不是下得太大,右使咱們要不是出手將秘籍搶回!」
那中年漢子一臉肉痛,對他這樣沒有門派的江湖散人而言,一本高深武功秘籍的吸引力真的不要太大,他覺得實在不甘。
「沒必要!」
我輕笑道:「你的功勛點數已經有不少了,只要這趟任務完成後就能累積足夠功勛點數,龜茲城裡的藏經閣到時候為你開放,里頭可不僅僅只有《重陽遺刻》、《紫霞神功》,《娥眉九陽功》、《天竺瑜伽功》、《密宗大手印》 和《七傷拳》,還有二十來門同等級的武功甚至《龍象般若功》前八層口訣都有,只要你有足夠功勛點數隨時都可以借閱抄寫!」
這里可是武俠世界,五行旗也是武林門派發展起來,自然不會輕忽了武的重要性。
自從五行旗拿下整個故唐安西都護府地盤後,光明右使府坐落龜茲的同時,按照我的要求建起了一座獨屬於五行旗的藏經閣。
里頭收集了大量中原,西域,密宗,還有來自西方的各種類武學,單單二三流武功秘籍便有三百來本,一流以上武功秘籍也有三十本,專門供應五行旗立功將士獎賞自我提升之用。
可以說,經過二十來年不斷發展,藏經閣的規模一年比一年壯大,同時也逐漸摸索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借閱抄寫制度,為五行旗培養出數十位的忠心好手,是西域名副其實的武學聖殿!
「多謝右使!」
那中年漢子眼中閃過熱切之色,很快便收斂了激動的情緒振奮道。
如同郭靖祖先是《水滸傳》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之一的地祐星「賽仁貴」郭盛,中年漢子時透的祖先也是一百零八好漢之一,地賊星「鼓上蚤」時遷。
時遷並不以摧城拔寨的直面衝陣見長,卻是刺探情報、敵後破壞的特戰高手。他多次深入敵後「作戰」,東京盜甲、火燒翠雲樓、刺探曾頭市、撞鐘法華寺、火燒濟州、火燒寶嚴寺、臥底蓋州城、火燒獨松關、火燒昱嶺關,起到了決定戰局的關鍵作用。
雖然能力出眾,功勳卓著,卻因為出身黑白兩道都不恥的竊賊,有過偷墳盜墓的前科,而且沒有任何派系的支持,這才導致排名在倒數第二位。排位尚不及碌碌無為的王定六、鬱保四,可以是梁山任人不公。
時透每每想起屢屢立下大功的祖先遭受的對待,都深感不滿。
所幸他遇到了用人不問出身的光明右使的平等對待,這一身家傳本領才有了用武之地。
龜茲城的藏經閣可是每一位五行旗中底層骨幹心目中的聖地,他早已用功勛點數換得不少武功秘籍和珍貴藥材,也因為如此他才能在短時間內武功大進。
雖然他這輩子沒希望成為絕頂高手,但他還有兩個兒子,他還能賺取功勛點數為後代子孫換取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