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自己定義的價值
本章節 3518 字
更新於: 2024-01-12
早上起床互道早安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拆禮物,互相把親手在對方脖子上打的蝴蝶結解開,肩頸關節都能正常轉動,看來十五歲生日不能正大光明請假玩一整天了——不過要是生日當天落枕的話,恐怕也沒辦法開心玩樂了,試想一下壽星生日一整天脖子都歪一邊,搞不好要笑的時候還會扯到脖子,哭笑不得。
本來解開親手纏繞的紅線還有些失落,但想成是拆禮物就完全不糾結了,溫紅轉念一想,假設台灣氣候極端變成只有酷暑、酷寒,從10月開始戴圍巾戴到3月,差不多半年的時間,要是一天綁一次,一個月算30天就能綁180次……不,那太麻煩了,先算一年綁三次好了,那麼假設還有60年,就至少能綁180次紅線的同時還拆180次禮物了!我真的是戀愛數學家。
(x² + y²-1) ³=x² y³(♡)
同樣為了應對圍巾沒辦法想戴就戴的情況,溫紅也想出了更完善的方案,在她炎炎夏日窩在冷氣房為愛編織之餘,跟田米討論去金銀珠寶飾品店訂製客製化項鍊,大概幾個月的工作天,設計好造型、顏色、材質後,繳納總金額的30%訂金,預計過年以前就能拿到成品,並檢查是否有需要微調或修改。
打算到時候送給田米當生日禮物,也可以當作情侶對鍊,雖然顏色和形狀都不一樣也不吻合就是了。
台灣的學校不知道是為了推廣文化、鼓勵休閒娛樂,還是有跟電影院合作,總之從國小開始以班級為單位,每個人都會從導師那裡收到學校給的一疊用釘書機釘起來的電影折價券,有人不看電影可能把折價券無償轉讓,或者就放在被遺忘的角落。
通常學生只要出示學生證即可享有學生優惠價,且優惠價與折價券是不能疊加使用的,所以理論上來說,折價券應該是給學生的親屬中沒有優惠資格的人用的。
一般是交通、電影、遊樂園票價才比較有兒童、學生的優惠價格,不過一些區域為了吸引學生顧客,一部分也顧慮到學生沒有收入,各行店家會提供鄰近好幾所學校的學生獨特優惠價,此外亦有主打當月壽星或當日壽星的額外服務或優惠。
從小學起溫紅學校的運動會時間都舉辦在11、12月份,幼稚園的運動會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應該連運動會要幹嘛都不曉得,變成自由活動了吧,反正運動會就是避開寒暑假,又不能太熱或太冷的時候,進場時分成三排,看是由班長、體育股長,還是挑選身材高挑的同學作為領隊,舉著班旗走在最前面。
各班班旗除了班級不同,也會有顏色、圖案或口號等各自的創意,有班服的班級就一致穿著班服,可能一年級會有些班級來不及在運動會前訂製好,或者有幾個人沒帶、班服有狀況,就穿著運動服上衣,此外穿長袖甚至穿外套的人也不少。
運動褲有些班級不強求長短統一,也有全長或盡短的,都看各班級的規定,只要穿著舒適且不影響體育競賽就行了。
大多都在周末,所以會有額外補假,如果在平日就等於少上一天課,前賽在11月初,總預演在運動會前幾天。
操場跑道比賽跑步項目時,操場中間的球場會同步進行跳高跳遠競賽,為選手應援、遞水、毛巾的各班級,分散聚集在球場空地或操場外圍樹蔭下,其他觀看比賽的人則分佈在環繞操場的教學樓各層。
直屬也會為彼此加油打氣,還有人用相機、錄影機、手機來拍攝、錄製畫面。
賽間上演啦啦隊或社團的表演,零食巧克力補充熱量,礦泉水運動飲料填補水分電解質,得獎頒發錦旗獎牌,獎品有文具或娛樂消費券。
以前台灣人不刻意慶祝西元跨年,只在農曆春節以家庭為單位迎接嶄新的一年,但儘管以民國紀年,卻也沒有與西元完全脫節,不如說以西元紀錄也是一種習慣,台灣的跨年演唱會不是從千禧年開始的,不過興起跨年風潮,可以說是在跨越千禧年後才席捲全台。
西元2011年也是民國第一百年,恰好是周末連續假期的開端,想避免洶湧人潮,也可以選擇待在家裡用電視觀看直播跨年晚會。
各縣市舉辦的跨年演唱會宴請多名偶像藝人歌手,除了明星的歌唱表演,還有燈光煙火秀,不管哪裡舉辦的都不需要門票,只需要自己搭乘交通工具,跨年當天的大眾運輸也會延後收班,加開午夜班次。
快樂狂歡慶祝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提早去到場地佔據好位置的人也不少,流動的人潮帶來錢潮,光是交通上的費用就提升許多,更別提還有吃飯住宿和直接留在當地度假的可能,有些店家跨年和新春假期開出的時薪都高出平常許多,也會推出節慶相關的套餐或服務。
日本會看紅白歌合戰、去寺院參拜,還有東京迪士尼、大阪環球影城的跨年活動。
日本多數學校一個學年分三個學期,第一學期從4月初到7月中,第二學期從9月到12月,第三學期從1月中到3月中,暑假7月底到8月底,寒假12月底到1月初,春假從3月底到4月初,畢業典禮在3月,入學典禮是4月。
歐美各區從聖誕到跨年都約有兩周的假期,台灣寒假根據農曆春年從一月中下到二月上中不定,一放也是三至四周。
不僅逐漸開始慶祝西元跨年,各大商業活動推廣,恨不得每天都有某個理由來促銷,聖誕節除了父母以聖誕老人的名義送禮物,還要跟同儕做交換禮物的活動。
各班級或社團等群體,或幾個知心好友彼此玩樂的小圈子,都會隨意安排時間、地點、交換方式、金額下限。
溫紅不打算費心思去揣摩送什麼好、誰會收到、收到後滿意不滿意,反正她一律請田米幫她用盡量大的包裝裝一千元現金,讓收到禮物的人把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吧。
田米的禮物也被溫紅直接提供一千元充當內容物,她就是不能接受田米送別人禮物,所以田米的交換禮物就是兩個信封,一封賀卡一封錢。
等到她們有了直屬學妹以後的歐趴糖也是比照辦理,還被打發去關心、陪伴她們的直屬學姐,隔代教養在溫紅看來就是這麼用的,雖然沒有養育小孩的計畫,但如果有的話,讓小孩去陪伴老人,老人照顧教導小孩,自己只要提供經濟和成為兩代人之間的橋梁就夠了。
不願付出更多心力的當代代表覺得,搞不好還順便擴大了本來緣分不夠的人們緊密聯繫,形成美好的人際網路。
在沒有喜歡的對象前,情人節只是商家推廣鮮花、禮物、巧克力,約會地點和情侶活動的手段,而有了喜歡的對象後不是告白確定關係,就是選擇要不要跟另一半過情人節了。
當然只要有心,每個月甚至每天都能慶祝情人節,溫紅沒什麼特別行程,早晨出門前打個蝴蝶結、進教室拆個蝴蝶結,周身就出現飄散幻想愛心的空間。
周末趁情人節熱潮,買一盒30粒的金莎巧克力,課間小心翼翼拆包裝,撕下貼紙盡量讓金色包裝紙保留完整,餵田米一顆自己一顆,把包裝紙攤平用濕紙巾擦拭後,用美工刀在切割墊上分割成兩塊三角形,就交給田米摺紙玫瑰了,一朵用三顆金莎的包裝紙,褐色皺褶的包裝拿來做花束包裝。
慢悠悠度過半天後,手工靈活的田米讓溫紅只需要負責拆包裝和餵巧克力。
溫紅要把金莎紙玫瑰放進玻璃瓶裡,內心跟一般生物學家會在家中收藏的東西做對比,自詡是個戀愛生物家。
回家最後一朵紙玫瑰完工後,溫紅愛憐圈起乍看脆弱卻又紮實的藝術品,像往心臟輸送新鮮血液一樣,填進空虛的心。
「妳會不會覺得弄這些東西很麻煩,堆起來擺放簡直像是垃圾一樣……?」
「喜歡的東西就算在別人眼中只是沒有意義的事物,也無法抹滅自己定義的價值吧?」
「我怕妳不喜歡,只是為了遷就我的喜好委屈自己啊。」
「真心不喜歡的事情我不會勉強去做的,如果妳讓別人吃妳餵的巧克力、讓別人為妳摺紙玫瑰,我更不喜歡。」
「哇~妳好會講話,愛妳~」
「謝謝誇獎,不愛的話我肯定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雖然不太懂怎樣的事情才算戀愛會做的事,但我願意跟妳一起創造屬於我們的浪漫。」
「那這個金莎紙玫瑰還要維持九年喔。」
「一共十年就夠了嗎?」
「先有穩定的十年以後再想新的花樣啊,妳這輩子不管有幾個十年,都已經全部被我預約了,知道嗎?」
「我只知道不論妳有幾輩子,都已經全部跟我綁定了。」
「呀!」
人們總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他人身上,到底是想表達只有自己認可的價值才有價值,還是以為這樣就能改寫世界對價值的定義?
看到別人唱歌跳舞,「以後是要去當藝人喔?演藝圈很亂餒!」
看到別人塗鴉畫畫,「畫畫養不起自己啦,做點別的比較實在。」
看到別人學習才藝,「學這個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嗎?做老師教學生?」
有人看漫畫小說,「整天看這些閒書,怎麼不去讀點正經書?」
有人打電玩遊戲,「只會玩遊戲以後沒前途啦,無路用欸跤數(沒有用的傢伙)。」
有人重物質享受,「敗家玩意,去看看有多少人沒得吃沒得喝沒得穿沒得住,還不好好珍惜,什麼都想要好的!」
「除了錢還有什麼?沒有錢就什麼都不是!」
「長得好看有用嗎?只會出賣自己的身體。」
「頭腦不是很聰明?怎不去發明造福世界?」
出門總會返家,爬山總會下山,誕生總會死亡。
起點有時也是終點,難道這就代表不需要中間的過程了嗎?
有些人即使自己不見得是對的,卻總會賦予錯誤,做事錯了,思想錯了,說話錯了,表情錯了,性別錯了,性向錯了,存在錯了……。
是世界錯了,是社會錯了,是人類錯了,能不能從無數個錯誤中找出不那麼錯誤的選擇,逐漸靠近對的方向?還是寧願一錯再錯,甚至不承認到底哪裡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