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絲.萊克斯《追!致命的抉擇》3
本章節 1542 字
更新於: 2023-12-29
其實我是先看第四集再看的第三集,原因是我當時借不到三隻能打破閱讀習慣退而求其次借了四......反正回過頭來,有些第四集讓人看得霧煞煞的情節也有了解答,算是另類彩蛋?
順便提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譯者的習慣問題,本書有超級多的註釋——除了一些重要名人的介紹外,還有各種簡單法文語如les motards、Bon、Mais oui等還有一些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的用詞翻譯、組織名詞縮寫的全稱與解釋。
各式各樣的註釋看得我有點眼花,更別說裡頭出現很多大概只有當地人才能理解的地理常識,以及該領域的人才懂得的專業知識,可矛盾的是如果直接講結果,又會很無趣。
總得來說就是這些文字我看進眼裡,又好像沒看進腦袋裡,因為很難透過文字去想像這些知識畫面啊!但還是很好看很精彩就是了。
還記得第一集的故事,幫我們認識布蘭納博士這個人、她的工作與她的婚姻,並藉著疑似連環謀殺案的發生讓她展開不同的人際關係;第二集則是以「邪教」為主題,同時進一步擴展她的親友圈,還有新的感情發展。
這回的故事主題,聚焦到了非法機車幫派的文化以及不同派系之間的長年鬥爭上,並同時帶入博士其他的親人以及她的童年過去。
我覺得裡頭有一個有趣可以與簡介連結的部分,那就是最初的幾名死者中,有一位的刺青圖案是三顆做出「勿視」、「勿聽」、「勿言」的骷髏頭,恰好對應到書封的圖片及簡介的第一句話:「我再也無法看、無法聽,無法說話了。」
本書開端藉著獵狼行動小組的簡報,簡潔又詳細的說明非法機車幫的起源與歷史,還有他們的組成,當我看到底層的女性成員會設法提高自己的價值,例如販毒或是當間諜時就有留心,並在之後幾頁立刻懷疑起某名角色,原因無他,因為這名角色的身份是「女性」+「臨時僱員」,還恰好是在主角因為幾起事件出名之後登場。
重點是作者有特別描寫出她三次與博士碰面的反應,用文字看都覺得古怪,足以讓讀者就算她不是兇手,鐵定也與本集故事主題有密不可分的關連!再加上後面博士跟外甥提起她的上司突然生病在實驗室倒下的事,外甥還詢問是不是有臥底......字裡行間的種種蛛絲馬跡都在暗示這人很可疑。
順便我也懷疑了一下博士新認識的女性朋友,她看起來認識很多行業的人物,感覺也很符合機車幫女性成員的描述,更何況她還告訴布蘭納有個人特別想見她——而這個人恰好在本書中的行為超級可疑,但最後事實證明他只是個天真的倒霉蛋,估計又是作者另一種故佈疑陣的手法。
沒想到到最後慣例的案情真相大白,兇手又是一個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角色,因為他也在故事最高潮的槍戰之前就先掛了,所以完全沒想到他身上去。
本集的重要角色也包含布蘭納博士的寶貝外甥,得說這個妹妹一家三口還真是很會找麻煩,前一集是妹妹出事,這一集是外甥搞事......不過他對哈雷機車的熱衷與豐富的知識,給了我們(主角與讀者)不小的幫助。
話說我對哈雷機車唯一的印象,就只有好幾年前去美國西部玩時,在路上看到有個絡腮鬍大叔騎著一輛哈雷機車,龍頭手柄高得像牛角,手得高高舉著騎車看起來超累的。
五集看下來,可以發現萊克斯很喜歡讓主角做夢,有時是反應主角太過忙碌,但也可能是往後故事的暗示。
而在故事的中後半,通常會藉由布蘭納博士自我整理思緒,用各種事實、問題才幫助自己(與讀者)歸納整理目前已有的線索,與至此為止的所有發現。
順帶,當博士有什麼重大發現足以成為突破案件的關鍵點或是即將發生什麼危險事情時,她總是找不到人——克勞得爾、萊恩都是這樣,因為不這樣大概劇情發展不下去吧?。
閱讀懸疑驚悚犯罪類型的小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任何角色、任何事情、任何對話,都要抱持著懷疑」,有的時候甚至要連主角都懷疑進去咧。
在此再來一句我最愛的話,創作的座右銘:「魔鬼藏在細節中。」
(但問題是有時候會不小心速讀,一目十行甚至數十行,然後細節就被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