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2014年一月』
本章節 1976 字
更新於: 2023-12-05
除夕,是一年的尾巴。
依據華人的習俗,這天中午前要在門口貼上新的春聯,晚上一家子則應該圍在一起吃團圓飯。
天還亮時,李耀盈就趁著門外沒人,偷偷拿著鄰里發的春聯,用糨糊黏貼在門上。
以往家裡用的春聯都是李父張羅的,有時是他興致使然下的作品,有時是與他交好的書法大家所贈,用的都是左右成對,外加上排橫批,看著吉利富貴。
而不是像現在——樣式簡短、批量印刷,還只有單一一張。
在李耀盈不熟練地操作下,廉價的春聯紙被歪歪扭扭地貼在門板上,糨糊把紙張浸得皺巴巴,可以說,除了顏色是紅的,其他沒有一處是對的。
比起春聯,這東西看著更像是一張符紙,一張貼在棺木上的符咒。
李耀盈看著心裡煩悶,有股將它撕下重貼的衝動,但他手上已經沒有其他可以替代的春聯,也就只好作罷。
而且,他也已經沒有重新貼好春聯的力氣了。
好在,關上門後,他也就眼不見為淨。
他看不到外面人的眼光。
外面人看不到家裡此時的模樣。
屋內昏暗,沒有一絲光亮、也沒有一絲溫暖,有的⋯⋯只有基隆冬季特有的潮濕、陰冷。
雖然基隆常年潮濕,雨季極長,但在李耀盈的印象中,除夕跟新年這兩天卻是少有降雨,最多是不見日月星辰的陰天。
然而,今年卻格外不同。
窗外是電閃雷鳴、大雨滂沱,雨遮被雨水打出巨響,堪比過年時的鞭炮,就是沒有一點新年該有的喜慶。
就是因為這場大雨,導致室內無法開窗,而家中的空調又因為斷電,無法開啟,室內空氣堵塞著,滿室飄蕩著灰塵跟黴菌蠶食木頭的味道。
真是死寂的味道。
李耀盈有些慶幸電是到寒假前才斷的,那時的天氣也是足夠冷了,不需要硬開冷氣,不然現下家裡能聞到的,可就不只是霉味了。
今年李家的年夜飯沒有佛跳牆、沒有鮮魚、沒有三鮮⋯⋯甚至沒有熱食。
有的,就只是他在超市打折買的、二十元一罐的八寶粥。
雖然他也並不喜歡八寶粥,價錢還貴,但⋯⋯「八寶粥」聽著吉祥、有年味,吃著還有些像佛跳牆,黏黏稠稠的,配料也多。
這已經是現在的他能買到的、最像樣的年夜菜了。
會變成這樣,都是因為他做錯了、因為他算錯了、因為他失誤了⋯⋯一切都是他的錯。
最後一次的段考,李耀盈沒有拿到他需要的分數,因為飢餓跟貪財,讓他無法專心讀書、面對考試,會有這樣的結果也只能說是必然的。
無法取得需要的分數,就無法換取他需要的生活費。
都不知道自己要怎麼度過這個新年、這個寒假了⋯⋯真是自食惡果呢!他笑。
早在假期開始的那一天,李耀盈就趁著天還亮,把家裡給整理了一遍,連魚缸也洗了遍。
這是他現在能想到的、可以說服自己、可以讓自己妥協、可以合理地從父親口袋中拿錢的理由——做家事賺零用錢,以前家裡是有這條規定的。
算一算,家裡的魚缸也已經有半年沒有清洗了,就算有濾水器的存在,灰塵跟水中的礦物質還是會在不知不覺間沈澱,在魚缸底部形成一層帶綠的薄膜。
冰冷的流水如銀針,不斷地扎在他的指尖,從一開始的刺痛,到最後的麻木,李耀盈沒有一句抱怨,只是靜靜地刷洗著魚缸。
這份痛楚,就像是給自己段考失利的懲罰。
直到夜幕降下,黑暗中再也分不清手跟魚缸的界線,他才停下了刷洗的動作。
關上水龍頭,沒了流水的聲音,李宅再次回歸了平靜。
感受不到自己的體溫,想來是流水在不知不覺中,帶走了他血液裡屬於人類該有的熱度。
有點寂寞呢。
將魚缸歸位,李耀盈才晃晃悠悠地走到書房。
在置物架前,他先是將皮夾從西裝褲中取出,拿了沉在口袋最下層的零錢,輕輕地說了聲「我洗乾淨了,謝謝」。
但也不知道是對著誰說的。
就在他準備將皮夾放回原處時,鬼使神差地,他攤開了李父的皮夾,凝望著裡面的藍色鈔票。
想著幾個月前在網路上查到的內容,他咽了咽口水——
『衛生所申請死亡證明費用,一案申請一次為一千元』。
只要用這裡的錢,我就能向衛生所申請死亡證明⋯⋯我是不是就能離開這裡,去找媽媽跟妹妹,可以吃飽飯、睡在溫暖的房間裡⋯⋯也許,就不會這麼寂寞了?
他在心裡念著、想著。
無聲的淚滑過他的臉頰,恰巧地滴落在他的腳背上,不足一毫升的眼淚無法存儲多少熱量,拍在腳背上時已經變得冰冷,這也拍醒了正在幻想的李耀盈。
思即父親身前的願望、他的理想、他的抱負,基於對父親的敬愛,李耀盈還是決定將皮夾放回原位,悄無聲息地離開書房。
無事可做的李耀盈只能靜靜地窩在客廳的一角。
直到除夕的夜晚,他仍只是無聲地窩在客廳的一角。
也許,跟父親一樣,他也將死在這裡。
這三十八坪的家宅將變成他華麗的墓室。
李宅室內沒有一絲聲響,沒有魚缸濾水器的流水聲,也沒有煮水的咕嘟聲。
能聽見的,就只有窗外吵雜的雨聲。
但如果你再仔細地聆聽,或許還能聽見隔壁鄰居家裡傳來的電視聲。
那邊的電視節目似乎正迎來新年的倒數,主持人的聲音相互錯落,情緒高亢。
隨著幾聲倒數,一陣歡呼,後又是煙花鞭炮釋放的聲音。
「真熱鬧呀⋯⋯」李耀盈說道:「新年快樂。」
說的是快樂,但他的頭卻蜷縮在膝蓋處,肩背微微顫抖。
此時他並沒有注意到,不遠處電話座機的紅色訊號燈正閃著。
忽閃忽閃的,就像是春節的鞭炮。
「鈴、鈴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