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鍛體訣
本章節 3360 字
更新於: 2023-10-01
第六十五章 鍛體訣
我總結出吐納功的這些優缺點後,忽然發現吐納功真是生錯了時代,要是生在國術盛行的清末民初時代,多少人搶著要。
當時有多少人不敢死命的鍛煉身體,就是怕煉出暗傷了,甚至還研究出暗勁、化勁、短勁、寸勁...等等就是為了化解暗傷。
但是在武俠世界,根本不用麻煩,只要一個吐納功就全部解決了。
我這時突發奇想,吐納功要是和鐵布衫之類的鍛體功夫結合在一起,不就是一本武功秘籍了。
像鐵布衫、金鐘罩和金剛不壞體神功等外家橫練功夫都是讓身體處於極限狀態下的武功,對身體的破壞性特別大,但是結合修復身體特別強的吐納功不就完美了。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我的幻想,但是這同樣說明吐納功和鍛體功法非常相容。
於是我的腦海當中,浮現一些現代鍛體的方法,西方的舉重、健力、健美、健體訓練方式與飲食控制,拳擊的練習方式,印度的瑜伽術,連學生時期的健康操都有想起一些。
我花了一些時間,以鐵布衫和吐納功為核心,加入了舉重、健力、健美、健體訓練方式與飲食控制,還將拳擊,瑜伽術,健康操和在這個世界得到基礎武術當中一些鍛煉的方法。融合出一種可以鍛煉筋骨皮的全面提升身體素質鍛體法。
我把自己研發的這套功法稱為鍛體訣。
當然現在鍛體訣還非常粗糙,還需要不斷改正,改造和打磨,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鍛體訣遲早會成為不輸給易筋經和無極純陽功這些頂級功法。
不過這需要大量觀看其他武功秘籍,積累知識慢慢修改,加上一點靈感才有可能。
我想了又想,反正這段時間還不是加入華山派的時機,最起碼要等劍氣衝突之後再加入會比較好。
我現在有一定的自保實力,可以外出去挖寶了。
反正我已經打定主意,去終南山一趟,至於目標嘛,當然就是活死人墓中的《重陽遺刻》了。
當年五絕之首王重陽與古墓派祖師林朝英兩人愛恨糾纏,林朝英避居古墓之後因愛生怨,創下《玉女心經》這門奇功,將王重陽所創全真教的功夫破個乾乾凈凈。
林朝英死後,王重陽偷偷潛入古墓弔祭,見了古墓中所刻的玉女心經將他全真教的所有武功盡數破解,心生不忿,於是將他所會的《九陰真經》上的一部分功法刻下,又將玉女心經破去,留下了玉女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兩句話,以證明林朝英所創武功雖然破去了全真教的武功,但他卻並不弱於林朝英,這也就是重陽遺刻的由來。
我此番就是要去終南山活死人墓偷抄重陽遺刻,畢竟想要將自身實力大幅度提升,非修煉頂級功法不可,而作為金庸世界中頂尖功法之一的九陰真經自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盡管重陽遺刻中所錄只是九陰真經的一部分,但也足以讓我一身實力突飛猛進了。
第二天我收拾好行李,向寧不凡他們說明有事要離開一段時間,請他們幫忙看管自己的醫舘和房子。
臨走前,還特意去了一趟城中最富盛名的兵器鋪子,在那裡以不菲的價格買得一口寶劍護身,雖說不是切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神兵,卻也是百煉精鋼打造而成,非尋常刀劍可以匹敵。
這也是為了以防萬一,避免一些東西曝光,加上我所置身的這個時代可不算太平,獨自一人行走江湖絕不是安全之事,如果沒有一定的本事,弄不好就得被什麼山野毛賊給劫財索命嘍。
所以為此還買了一匹健馬代步,這才瀟灑的離開了西安城,向著終南山方向前進。
一路向北,接連渡過長江、淮水、黃河三大水道,轉入陜西境內,取道直奔終南山而去,跋涉數月,行路數千里,終於到達終南山地界。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踏進終南山地域,目光所及,只見岡巒回繞,松柏森映,層巒疊嶂,蔥郁渾然,可謂是鐘靈毓秀,景色非凡。唐代大詩人王維曾曰:「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以描繪終南山的宏偉氣勢和變化萬千的韻致,終南山之美可見一斑。
眼看終於到了終南山,我鬆了一口氣。
說來我還真幸運,這一路上沒有遇到強敵,反而得到不少打鬥經驗。
但也並非一帆風順,除了城鎮其他地方都可以算是法外之地,山賊土匪多到嚇人,可以說每到一個地方就有一個土匪窩。我不僅遭遇了好幾次劫匪,尤其是投宿黑店的那次,要不是覺得情況不對多長了個心眼,沒有吃喝那黑店準備的酒菜,恐怕我可能就得像《水滸傳》一樣被地壯星母夜叉孫二娘謀財害命剁成人肉包子餡了。在前往終南山的途中就被人解決在半路上了。
在這個有內功的世界,我根本算不上高手。自己在江湖上也只能算是三流底層,勉強只能打贏那些沒有內功的人。
當然,這也是因為一路上消滅的土匪山賊,也都是一些莊稼把式,許多根本是活不下去的農民,沒有一個會內功的,這也是我還活著的原因。
這一路上我也沒有殺幾個人,因為在這個武俠世界當中,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沒有能力做惡,有時候看他們可憐,甚至還給他們一些銀兩,讓他們不要繼續做土匪,去找份正當的工作養活自已。
這樣行俠仗義,速度自然非常慢,都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才走出了陜西,來到終南山。
雖然我是第一次來終南山,不認得路,不過隨便找人一問就弄清楚了全真教的所在。有了全真教做路標,活死人墓自然也就不難找了。
依照當地人的指點,向終南山而去,一路來到全真教所在的終南山下。
.................................
終南山上的全真教還在,不過這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天下第一的門派。
當年蒙古人放火燒山,派兵攻打全真教,基本上把全真教的勢力打散了,雖說還存有勢力,像華山派就是郝大通算是發展的最好的勢力。但大部分的全真門徒都消失在戰亂當中。
而現在的全真教卻是明代重建的,雖然裡面的道士也有點內功,但卻素來不在江湖當中活動,算不得江湖門派。
我來到了這里當然要參觀一下。供奉了一些銀兩,說在要在這里藏經閣看一些經書。全真教的道長看著錢給相當足的份上,倒是同意並讓我住下。
其實像我這樣抱有小心思的人,全真教的道長們以前常見,想當初他們道觀剛剛重建那段時間,還經常有江湖之人過來,想要找神功秘籍,畢竟全真教也曾經是天下第一大派,還出了一個天下第一高手。
那些人每天都到藏經閣去,心裡都懷抱著說不定還能找到當年王重陽留下的秘籍,要是找到《先天功》那就賺大了。
但等這些武林人士,翻遍這里的典籍,發現全部都是一些普通書籍,全部都是新書,根本沒有秘籍。
而全真教的道士修煉的也是一些養生的功法,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於是就放棄了。
慢慢的全真教就變成一個普通的道觀了,不出現在江湖當中,這幾十年時間基本上沒有武林人士過來。
而我剛剛上來的時候,他們就知道又是一個想要找神功秘籍的人。
當然他們只是學得好笑,卻不制止我的行動。
但讓道長們有點驚訝的是,我的毅力還真不錯。還真的每天都到藏經閣找經書看,並且遇到不懂的地方還會向他們請教,不像是在找神功秘籍的樣子。
其實我自己有苦難言,要知道創出九陰真經的黃裳也是觀遍皇宮千卷道藏,這才寫出了九陰真經。
全真教雖然說是道教門派,但道教只是外皮,它核心是以儒家的孝經、釋家的心經、道家的道德經。
也就是說我每天不但要看道經,還要看佛經和儒家經典。尤其是儒家經典,要知道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已經有上千年時間,佛教和道教在中原大地從來不是主流,儒家才是。
這也就表示全真教的儒架典籍比起佛教和道教多十幾倍。
但我想要不看都不可能,因為越是高深的武學就越是要了解這些深奧的聖賢話語才能看懂。
就這樣我只能拿出學生時期考試的勁頭,每天在這里背誦解讀藏經閣的典籍。
在全真教這些道士看來,我是真的喜歡看經書,每天手中都有經書,以至於不少道長都會問我,要不要加入到全真教當中來。還把全真教修煉的養生之術交給我看。
當然也不是什麼機密的東西,這個內功叫養氣術,全真教大大小小的道士都學習這個內功。
當然效果和吐納功差不多,算是一個進階的版本,但多了經脈圖,可以打通五臟六腑的經脈,但都是以養生為主,而且效果非常強,歷代全真教的掌教都活過上百歲。
所以不要看現在的全真教,在江湖當中沒有半點地位。但是在達官貴人身邊,他們確是神仙中人。
每年都有非常多的王公子弟來全真教上香進修,練習長生之法。
他們的關系好可以通到京城,連少林寺和武當派這樣的大派都不願意得罪全真教。
當然,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功法不適合戰鬥。
我雖然學了功法,但留下來是不可能的了,畢竟還有任務要做。不可能真的在留在這里修道。
不過我還是待了半年時間,把藏經閣的書籍看了一大半。
而且我還從全真教的典籍中,找到了活死人墓的正確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