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夕東的發展(2)
本章節 4057 字
更新於: 2023-09-27
「沒有什麼,字面意思。」白曉刃十分平靜地說。
「那你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我並沒有在找你,只是正好與你相遇了罷了,正好談一點話。」
「談什麼話?」
「在我們夕南政權倒台後,我才知道,我們的人民對旺卡回到大災面前的樣子是有多麼的渴望。」他說完后,嘆了一口氣。
「所以?」
「這就是我們倒台的根本原因,沒有帶領人民完成他們的願望。一旦有讓他們有了希望,又會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可以將我們給粉碎掉。」
「你這是在反思什麼嗎?」我並沒有搞懂他的意圖。
「是的,可以這麼說。」白曉刃指著我說:「而鍾小姐,你就是這一場劇變的根源。」
「嗯?」
「你讓夕東人民們有了希望,現在他們對生活更積極了,在這一點,我想去夕東人民感謝你。」白曉刃這時直接給我鞠了一個躬。
這個行為直接讓我看愣了。
而他接著說:「希望你們能保持下去,我會很高興看見你們讓旺卡走向復興的那一天。」
「所以。」我緩緩的說,將一個疑問提了出來:「在之前你率兵到達湖東村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真的是為了抓我嗎?」
「確實,不過並不是抓,我想把你請回去,那些士兵是為了防止異議人士對你造成襲擊。」
「嗯……那請我過去的目的是?」
「很簡單,因為你是大災變中倖存下來的人,我想通過你超前的知識來加固我們的統治。不過後來想一想,如果沒有向湖東村直接發動行動的話,夕南政權或許可以存活的更久一些。」
「那麼,你是承認我們這個政權了嗎?」
「是的,在正面戰場上將我徹底擊敗,證明比我更強大,我認了。」白曉刃又進一步走向前。
他一下子躺在了沙灘上,用十分輕鬆的語氣說:「現在我們已經被推倒了,也不必再從政了,我們可以平靜地的度過餘生。」
想的挺開嘛,我心中不由得想到,那我也平靜的度過這一段時間吧!
於是我也躺在了這一片沙灘上,此時,沙子已被烤的暖暖的,躺在上面十分的舒服,直接喚醒了睡意。在迷迷糊糊之間陷入了深度的沉睡。
嗚~不知過了多久,我才緩緩的結束了睡眠的時間,此時天上的恆星光依舊是非常的暖和,讓我有了一些起床氣,掙扎了好一會才睜開了眼睛。
此時我發現白曉刃已經不見了,看來他比我先走一步了。我拖著被新光星照射地非常舒服的身體,十分滿意的回到了居住地。
現在我的精力已經完全恢復了,可以繼續持續地進行高度集中精神的工作了—還是算了吧,一天工作特定的時間即可,這樣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畢竟我的身體是我最以為傲的,發育地十分完好,加上不弱的體質,有一種健康地美。
之後,我開始貫徹每天八小時工作制,三分之一的時間工作,三分之一的時間睡覺,還有三分之一的自由時間,非常不錯。
就這樣一直過了八天的時間吧,終於有了一些眉目,一個新的物品製造計劃出現了。
這一次,我們需要製作的東西是電報機。電報機這種物品的發明通常歸功於美國畫家兼發明家:塞繆爾·莫爾斯,他於1835年開發它,並於1837年獲得專利。
電報是一種通過建立和斷開電氣連接來發送信息的通信系統。它與沿摩爾斯電碼編碼的導線發送電流脈衝最相關。當開關按下時,電流流向接收器里的電磁鐵的時候,就可以傳輸信息,可以傳送到相當遠的位置,十分好用。
在歷史上電報機直接改變了人類的通訊方式,使人類開始步入信息時代,並且加劇了全球化運動。
如果我們在旺卡複製成功的話,對我們復興的行動會提供極大的便利。
說干就干,在整理了一下信息后,在3月17日,我將向執政官黃偉遞交了寫著我請求的信件。
「好吧,對此我雖然看不懂,但如果真的能遠距離通話的話,那我是全力支持的,我答應你的請求,並提供人力和資源。」黃偉也順利地同意了我的請求,看來現在的夕東人已經對我十分相信了,我應該不辜負他們的信任,計劃正式開始。
事情先一步一步地來,製作電報首先需要製作用來做電線的導電體,這裡我選擇了用銅絲。因為夕東島最容易找到的金屬礦物就是鐵和銅,並且離東港西邊不遠處就有銅礦山,銅的純度也是非常高的。
銅具有高導電性和柔韌性,非常適合用來大規模製造電線的導電體。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銅都是製作電線的最主要材料。即使是在已經是星際時代的現代,也是經常用來製作電線的。
煉銅這種事情,就交給了鐵匠。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何拉銅絲,這是製作電線的基礎。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拉銅絲的模板,這是一種鑽有大小不同的圓錐形窟窿的金屬板,它可以逐漸使鐵絲達到要求的粗細。
這裡我採用堅固耐用的鋼來製作這個金屬板,這裡並沒有什麼值得講的,也是鐵匠的任務。
把這個鋼板牢牢地固定在架子上。在鐵匠打出第一批銅之後,開始把銅絲拉長並卷上去,這裡需要巨大的力量推動捲軸,為此我向黃偉請求了一批工人。
這是一項細緻的工作,需要十分小心。預先把銅做成銅棍,兩頭銼尖,然後把銅棍插在拉模板最大的窟窿里,捲軸一面卷一面把它拉出來。然後再把它鬆開,依次在較小的窟窿里,重複同樣的操作。
在拉絲過程中,對金屬棒施加巨大的壓力以形成更細的電線。因此得到的電線非常脆,如果彎曲很容易斷裂。成品線必須柔韌,於是就又要開始進行退火。
退火是通過將線材加熱到其再結晶溫度一段時間來完成的,主要用於增加延展性和降低材料的硬度。硬度和延展性的這種變化是退火材料晶體結構位錯減少的結果。
最後是需要在電線上弄一層絕緣的物體,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危險。這個我立馬就想到了橡膠,但目前顯然是短時間的製作橡膠的。
因為東港周圍並沒有多少能製作橡膠的植物,無論是橡膠樹,還是蒲公英和榕樹之類,東港都沒有辦法提供。所以我採用了陶制管道的方法,陶土是絕緣體,用來放電線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要麻煩一下陶匠們的了。
好了,在三天之後電線製作基本完成了,現在下一步就是要製作電池了。不需要製作現在的高科技電池,那也很難製作,19世紀的初始電池就已經可以了。
當然並不是那種用炭精棒、鋅和銅製作的標準電池。因為旺卡上沒有煤,無法製造出炭精棒,只能用比較簡易的電池。
這簡易電池需要由硝酸和鉀鹼互相作用。
硝酸通常由硝酸鉀或硝酸鈉與濃硫酸加熱製備。加熱在玻璃蒸餾器中完成,硝酸蒸氣冷凝在水冷卻的接收器中, 這獲取起來是非常簡單的。
硝酸鉀可以從火藥廠那邊取得,濃硫酸可以從東港的市場上獲得,玻璃蒸餾器也可以從玻璃匠中獲取。一切都非常順利,很快就獲得了第一批硝酸。
鉀鹼溶液,可以從草木灰溶液中獲得,也是非常容易的。
接下來用一些玻璃瓶子裝硝酸,在塞上塞子,塞子中有一根玻璃管,再倒入鉀鹼溶液塞上塞子。瓶子外面由粘土包裹住,讓硝酸在粘土的作為下與鉀鹼溶液互相作用。
又用從東港市場那裡弄來的鋅片,放入瓶子中。鋅片由兩塊組成,一塊在管口,一塊在瓶底,中間有一根電線連接。這樣在管道里的鋅片就變成了陽極,瓶里的鋅片就成了電池的陰極,成為了真正的電池。
將這些材料混合起來,管道從東港區政府一直連接在吳睿的莊園里,這是第一步測試。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項步驟了,製作發報機和收報機。
這裡從東港市場上弄來幾塊磁鐵,分散在兩地。用電線將磁鐵纏上,與導線對接,兩地就可以通電了。電流通過磁鐵的時候,磁鐵會短暫地磁化,中斷就會失去磁性。
接著只要把一片軟鐵放在磁鐵前面,電路接通的時候,就會把它吸住,電路中斷的時候,它就會自然地掉下來。在一個圓盤上寫明字母,在鐵片上安上指針,兩個電站之間就可以進行聯繫了。
所用的操作方式是使用莫爾斯電碼,用兩種長度的簡單開和關信號對字母進行編碼,稱為點和破折號,這可以被認為是二進位代碼的早期示例。這種電文可以可靠地遠距離傳輸,並且相對容易學習閱讀和傳輸。
製作電報機,前前後後花了半個月,其中包括修連接電線的木竿。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操作很多都引用了法國知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神秘島》的情節。我也算很喜歡這部作品了,製造電報機的想法也由這部作品啟發。
好了,現在我在東港區政府向莊園發送了一封電報:是否收到?不一會兒就傳來了回答:是的。
這足以證明我的計劃初步成功了。
給我回電報的人,自然是王建部長,他對這次行動也是非常看重的,畢竟到時候就可以輕易地遠距離傳輸信息了。
至於莫爾斯電碼,我在製作電報機的這半個月學到了一點,基本上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交流。王建為什麼會莫爾斯電碼就不得而知了。
考慮到現實問題,因為我們兩個因為任務關係,也不可能做一個天天守在電報機旁的發報員。
需要讓一批人學習莫爾斯電碼,將他們培養起來之後,就可以大規模使用電報機了。
「所以我是否發現了一個問題?」在東港的區政府里,我回憶了一遍製作電報機的過程,感到有些步驟其實是可以省去的。
「什麼問題。」此時在研究地圖的王建說。
「我們或許可以用光能發電機給電報機供電。」
「額……」王建聽后則說:「這樣干也不是不行,就是我們的光能發電機都是大災變前的現代化產物,這樣搞屬於大材小用。」
「能用就行,畢竟現在我們那麼多光能發電機也找不到地方用。」
「並不是,我已經讓大批光能發電機投入到使用中了,你沒有注意到嗎?」
「啊?我真沒有注意到,在哪些地方啊。」我頓時有一些覺得自己信息閉塞了。
「這麼說吧,我正在組織人員做一些工程,用光能發電機為我們新建立的學校供電。」
「什麼學校?培養技術人員的學校嗎?」我聽后問道。
「是的,在大西灣的東風島上,被命名為復興學院。裡面的學生是我們的復興旺卡的關鍵。你想去看看的話,我可以帶你去。」
「哦哦哦!」這一下我算是明白了。東風島是大西灣里最大的一座島嶼,我雖然沒有去過,但也有耳聞,據說風景十分地美麗。記得在大災變之前,這座島嶼上也有一所學校,至於是什麼樣的學校我就不知道了。
在東風島上建學校,似乎有一些繼承的意味。
「復興學院教莫爾斯電碼不?」我於是半開玩笑地問道。
「不止,這座學校會集中我們能找到的所有資料,只要培養成功,或許鐵甲戰艦都能造。」不過王建似乎沒有看出來,非常認真地說。不過這也能由此知道,他非常地有信心。
這種積極的態度是非常好的,但願我也能保持。
之後也繼續進行電報機的製造,不僅會有一部分是用來教導學生的教具,還有一部分會儲存起來,待學生們出師之後,就可以立刻投入使用。
我也開始規劃電報機建造的路線,看怎麼樣能讓整個夕東都緊密的聯繫起來。為此,我決定向北方前進,因為我不了解現在夕東北方是什麼樣的情況,需要一番實際考察,得出一線資料。